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酸及其中间体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7268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酸及其中间体的方法和装置,所述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酸的中间体包括3‑甲硫基丙醛、2‑羟基‑4‑甲硫基丁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酸的方法,包括:步骤(1),使丙烯醛与甲硫醇反应制备3‑甲硫基丙醛的步骤;步骤(2),使3‑甲硫基丙醛与氢氰酸反应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腈的步骤;步骤(3),2‑羟基‑4‑甲硫基丁腈用硫酸进行水合、再水解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酸的步骤;其中,在步骤(1)、(2)和(3)中在线检测物料的反应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物料配比以使得反应进行完全。

Preparation of 2-hydroxy-4-methylthiobutyric acid and its intermediat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酸及其中间体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产品的制备方法和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酸及其中间体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2-羟基-4-甲硫基丁酸又称液体蛋氨酸、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用作饲料添加剂,也可作为蛋氨酸营养补充剂,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据文献报道,液体蛋氨酸的生物效价同蛋氨酸相差不大,且合成工艺相对简单,因此有很好的市场前景。目前工业上生产2-羟基-4-甲硫基丁酸的方法主要是以丙烯醛(简称ACR)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先同甲硫醇反应制备得到3-甲硫基丙醛(简称MMP),之后采用气态或者液态的氢氰酸和3-甲硫基丙醛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腈(简称氰醇),2-羟基-4-甲硫基丁腈在硫酸存在下水解得到2-羟基-4-甲硫基丁酸,即液体蛋氨酸。上述反应过程中,所涉及的物料或是有恶臭(如CH3SH),或是毒性大(如HCN、CH2=CHCHO),因此,生产过程中对于操作安全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对制备过程中的监控不及时,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风险。另外上述原料丙烯醛、氢氰酸的过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酸中间体3-甲硫基丙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丙烯醛与过量的甲硫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得到3-甲硫基丙醛预反应液;在线检测3-甲硫基丙醛预反应液中半缩醛的量,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丙烯醛的补加量;将补加的丙烯醛与3-甲硫基丙醛预反应液混合、反应,使得3-甲硫基丙醛预反应液中半缩醛反应完全,制备得到3-甲硫基丙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酸中间体3-甲硫基丙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丙烯醛与过量的甲硫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得到3-甲硫基丙醛预反应液;在线检测3-甲硫基丙醛预反应液中半缩醛的量,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丙烯醛的补加量;将补加的丙烯醛与3-甲硫基丙醛预反应液混合、反应,使得3-甲硫基丙醛预反应液中半缩醛反应完全,制备得到3-甲硫基丙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醛与甲硫醇投料摩尔比为0.95~0.99:1,优选为0.97~0.98: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选自有机碱、无机碱、或者叔胺与酸形成的盐;优选为叔胺与2-羟基-4-甲硫基丁酸形成的盐;所述的叔胺为三乙胺、三正丙胺、三正丁胺、三异丙胺、N,N-二甲基苄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叔胺与2-羟基-4-甲硫基丁酸的摩尔比为1.05~2.0:1,优选为1.1~1.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添加量为所加入丙烯醛与甲硫醇总质量的0.05~0.5%,优选为0.1~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醛与过量甲硫醇的反应和补加丙烯醛与3-甲硫基丙醛预反应液的反应,其反应温度为20~60℃,优选为20~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酸中间体3-甲硫基丙醛的方法还包括,在线检测得到的3-甲硫基丙醛中半缩醛的残留量,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所述丙烯醛的补加量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检测采用在线拉曼光谱检测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检测采用在线拉曼光谱检测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醛与过量甲硫醇的反应在第一反应器R1中进行,所述的补加丙烯醛与3-甲硫基丙醛预反应液的反应在第二反应器R2中进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反应器R1为循环反应器,第二反应器R2为平推流反应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反应器R1为塔式反应器、多级搅拌反应器;优选为内设折流板的塔式反应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反应器出口设置在线拉曼光谱检测器D1,用于在线检测3-甲硫基丙醛预反应液中半缩醛的含量。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反应器出口设置在线拉曼光谱检测器D2,用于在线检测3-甲硫基丙醛中半缩醛含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甲硫基丙醛预反应液中的一部分进入第二反应器R2,其余部分用作第一反应器R1的循环物料;进入第二反应器R2的物料量与用作第一反应器R1的循环物料量之比为1:10~50,优选为1:15~30。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得到的3-甲硫基丙醛用于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腈。


16.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得到的3-甲硫基丙醛用于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酸。


17.一种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酸中间体2-羟基-4-甲硫基丁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3-甲硫基丙醛与过量的氢氰酸反应2-羟基-4-甲硫基丁腈预反应液;检测2-羟基-4-甲硫基丁腈预反应液中氢氰酸的量,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3-甲硫基丙醛的补加量;将2-羟基-4-甲硫基丁腈预反应液和补加的3-甲硫基丙醛混合、反应,使得2-羟基-4-甲硫基丁腈预反应液中氢氰酸反应完全,制备得到2-羟基-4-甲硫基丁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甲硫基丙醛与氢氰酸的投料摩尔比为0.95~0.99:1,优选为0.97~0.98:1。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甲硫基丙醛与过量氢氰酸的反应和补加3-甲硫基丙醛与2-羟基-4-甲硫基丁腈预反应液的反应,其反应温度为20~80℃,优选为25~45℃。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酸中间体2-羟基-4-甲硫基丁腈的方法还包括,在线检测得到的2-羟基-4-甲硫基丁腈中氢氰酸的残留量,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所述3-甲硫基丙醛的补加量的步骤。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检测采用在线拉曼光谱检测方法。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检测采用在线拉曼光谱检测方法。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甲硫基丙醛与过量氢氰酸的反应在第三反应器R3中进行,所述的补加3-甲硫基丙醛与2-羟基-4-甲硫基丁腈预反应液在第四反应器R4中进行。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反应器R3为循环反应器,第四反应器R4为平推流反应器。


25.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反应器R3为塔式反应器、多级搅拌反应器;优选为内设折流板的塔式反应器。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三反应器R3出口设置在线拉曼光谱检测器D3,用于在线检测2-羟基-4-甲硫基丁腈预反应液中氢氰酸的含量。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四反应器R4出口设置在线拉曼光谱检测器D4,用于在线检测2-羟基-4-甲硫基丁腈中氢氰酸的含量。


28.根据权利要求23~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反应器R3中的2-羟基-4-甲硫基丁腈预反应液中的一部分进入第四反应器R4,其余部分用作第三反应器R3的循环物料;进入第四反应器R4的物料量与用作第三反应器R3的循环物料量之比为1:5~30,优选为1:10~20。


2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甲硫基丙醛用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30.根据权利要求17~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得到的2-羟基-4-甲硫基丁腈用于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酸。


31.一种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使丙烯醛与甲硫醇反应制备3-甲硫基丙醛的步骤;
步骤(2),使3-甲硫基丙醛与氢氰酸反应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腈的步骤;
步骤(3),2-羟基-4-甲硫基丁腈用硫酸进行水合、再水解制备2-羟基-4-甲硫基丁酸的步骤;
其中,在步骤(1)、(2)和(3)中在线检测物料的反应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物料配比以使得反应进行完全。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使丙烯醛与过量的甲硫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在第一反应器R1中形成3-甲硫基丙醛预反应液;在线检测3-甲硫基丙醛预反应液中半缩醛的量,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丙烯醛的补加量;将3-甲硫基丙醛预反应液与补加的丙烯醛混合后进入第二反应器R2,使得3-甲硫基丙醛预反应液中半缩醛反应完全,制备得到3-甲硫基丙醛的反应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荣尹红胡柏剡王正江王志轩陈聪邱贵生李其川石清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