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开口鼻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7198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铜开口鼻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放置有长条铜排,沿工作台的长度方向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冲压机构、多个冲压折弯机构、第二冲压机构;第一冲压机构适于在长条铜排上冲压出与铜排主体连接的第一开口鼻连接部;多个冲压折弯机构适于逐步将第一开口鼻连接部由平板状弯折为U型;第二冲压机构适于在长条铜排上冲压出与铜排主体分离的第一开口鼻平板部;送料机构,适于控制长条铜排相对工作台移动;控制系统,适于控制工作台上各个机构的工作。铜开口鼻在冲压成型之前,第一开口鼻连接部始终与铜排主体连接,其在上述多个冲压工位之间的切换移动均由送料机构输送,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提供了加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A processing device for copper open no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开口鼻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接线端子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铜开口鼻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线鼻子常用于电缆末端的连接和续接,用于让电缆和电器之间连接更牢固,且更安全。铜开口鼻是线鼻子的一种,如图3所示,其包括一体连接的平板部01和连接部02,连接部02为U形或弧形,平板部01上设有通孔03,平板部01用于与电器产品连接,连接部02用于与电缆连接。现有铜开口鼻的加工方式如下:先在长条铜排上冲压出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平板部,然后将该待加工零件依次放入如图4所示的第一冲压折弯装置04、第二冲压折弯装置05、第三冲压折弯装置06、第四冲压折弯装置07,使第一连接部逐渐弯折角度,由平板状弯折为U型,该待加工零件在多个冲压折弯装置之间的位置转换,以及第一连接部在冲压时、对第一平板部进行夹持固定,上述操作均需要通过人工手动操作,这样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铜开口鼻加工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铜开口鼻加工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开口鼻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工作台(1),放置有长条铜排(2),沿所述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冲压机构、多个冲压折弯机构、第二冲压机构;/n第一冲压机构(6),适于在所述长条铜排(2)上冲压出与铜排主体(21)连接的第一开口鼻连接部(31),所述第一开口鼻连接部(31)为平板状;/n多个冲压折弯机构(7),适于逐步弯折所述第一开口鼻连接部(31),以将所述第一开口鼻连接部(31)由平板状弯折为U型;/n第二冲压机构(8),适于在所述长条铜排(2)上冲压出与所述铜排主体(21)分离的第一开口鼻平板部(32),所述第一开口鼻平板部(32)与所述第一开口鼻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开口鼻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1),放置有长条铜排(2),沿所述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冲压机构、多个冲压折弯机构、第二冲压机构;
第一冲压机构(6),适于在所述长条铜排(2)上冲压出与铜排主体(21)连接的第一开口鼻连接部(31),所述第一开口鼻连接部(31)为平板状;
多个冲压折弯机构(7),适于逐步弯折所述第一开口鼻连接部(31),以将所述第一开口鼻连接部(31)由平板状弯折为U型;
第二冲压机构(8),适于在所述长条铜排(2)上冲压出与所述铜排主体(21)分离的第一开口鼻平板部(32),所述第一开口鼻平板部(32)与所述第一开口鼻连接部(31)一体连接;
第三冲压机构(9),适于在所述铜排主体(21)上冲压出第一通孔(33);
送料机构,适于控制所述长条铜排(2)相对所述工作台(1)移动;
控制系统,适于控制所述工作台(1)上各个机构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开口鼻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冲压机构(9)设置于所述冲压折弯机构(7)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建胜刘庆国孙光磊王荣红高湍斌陈宏元
申请(专利权)人:凤凰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