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形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169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形夹具,用于对待整形的壳体进行整形,包括底板,凸台,第一复位弹簧组,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托板,轴销,整形压块,模柄,限位块,第二复位弹簧组和导柱。该种整形夹具,能够有效处理该种壳体工件的变形问题:整形夹具中具有复位弹簧结构,能够对待整形工件起到力补偿的作用,从而能够应对形变程度较大的工件的整形;设置有多个限位部件,可有效防止可能存在的整形过度问题;同时,该种整形夹具结构原理简单,方便组装和应用。

A kind of shaping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形夹具
本技术涉及工件整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形夹具。
技术介绍
一种外部壳体,该种壳体的壁厚仅有1.5mm,如说明书附图图2所示,由于该种壳体的工件壁薄,且一周圈的壁连接不完整有间断处,所以在生产制备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受热收缩和外力的影响而发生形变,如说明书附图图2所示,零件的内腔尺寸会因形变而变小,在A处与B处均会变小且变小尺寸不稳定,致使工件的凹腔尺寸不合格,进而造成产品不能装配,甚至装配功能异常等品质问题;同时经测量研究发现,如说明书附图图2所示,A处的尺寸偏小的程度要大于B处的形变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整形夹具,对上述壳体产品进行整形,使其内腔的尺寸符合设计尺寸,以保证产品的组装效率及产品装配后的功能,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整形夹具,包括上模体与下模体;下模体进一步包括:一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复数个圆形孔洞;凸台(11),所述凸台(11)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凸台(11)上设置有装配孔(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形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体与下模体;/n所述下模体进一步包括:/n一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复数个圆形孔洞;/n凸台(11),所述凸台(11)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凸台(11)上设置有装配孔(111);/n第一复位弹簧组(2),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组(2)包括复数根第一复位弹簧(21),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1)与所述圆形孔洞一一对应,并固定于所述圆形孔洞中;/n第一限位板(3);/n第二限位板(4),所述第二限位板(4)与所述第一限位板(3)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n一托板(5),所述托板设置于第一限位板(3)和所述第二限位板(4)之间,所述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形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体与下模体;
所述下模体进一步包括:
一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复数个圆形孔洞;
凸台(11),所述凸台(11)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凸台(11)上设置有装配孔(111);
第一复位弹簧组(2),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组(2)包括复数根第一复位弹簧(21),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1)与所述圆形孔洞一一对应,并固定于所述圆形孔洞中;
第一限位板(3);
第二限位板(4),所述第二限位板(4)与所述第一限位板(3)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
一托板(5),所述托板设置于第一限位板(3)和所述第二限位板(4)之间,所述托板(5)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组(2)的上端相接处,所述托板(5)的前端(55)设置有一装配通孔(51);
一轴销(52),所述轴销(52)依次穿过所述装配通孔(51)与所述装配孔(111),将所述托板(5)与所述凸台(11)可转动的连接;
所述托板(5)与所述底板(1)呈预定角度;
所述上模体进一步包括:
一整形压块(6),所述整形压块(6)呈楔形,所述整形压块(6)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螺孔;
一模柄(7),所述模柄(7)固定设置于所述整形压块(6)的上表面;
一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设置有多个导柱通孔(84);
第二复位弹簧组(9),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组(9)包括复数根第二复位弹簧(91);
复数根导柱(10),所述导柱具体包括导柱台肩(101)和柱体(102),所述柱体(102)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复位弹簧(91),所述导柱通孔(84)和所述螺孔,并固定于所述螺孔中,将所述限位块(8)与所述柱体(102)可滑动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环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