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污水余料过滤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715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污水余料过滤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器、污水池、热交换器、反应池、分离池、污泥池以及清水储存槽,所述热交换器具有相对应的污水进口和污水出口以及相对应的净水进口和进水出口;所述反应池上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呈Y型,Y型输送管上端分别用于输送絮凝剂和助凝剂,Y型输送管下端用于絮凝剂和助凝剂混合;所述分离池设置有斜管分离器,所述分离池底部具有多孔排泥管。所述污泥池后连接有灰浆池,所述污泥池与灰浆池之间的输送管路上安装有污泥泵,污泥通过多孔排泥管排往污泥池。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清水完全分离出并有效利用、不污染环境及土壤水资源,且能回收污水残留的余热,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A filtration and recovery system for industrial waste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污水余料过滤回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余料过滤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工业污水余料过滤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会产生较多的污水,同时污水中还带有一定的余料,随着国家对环保的加强及重视,需要对排出污水进行相应的处理,目前,大多数的污水处理都是非常简易的,无法做到有效处理,处理成本高,处理不系统效果差,大大的浪费了水资源,也会污染环境及水质土壤等。并且,对于某些行业,排出的污水为高温液体,如果对这些余热不及时回收,大量余热散失,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污水余料过滤回收系统,结构简单紧凑,清水完全分离出并有效利用、不污染环境及土壤水资源,且能回收污水残留的余热,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污水余料过滤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器、污水池、热交换器、反应池、分离池、污泥池以及清水储存槽,所述热交换器具有相对应的污水进口和污水出口以及相对应的净水进口和进水出口;所述反应池上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呈Y型,Y型输送管上端分别用于输送絮凝剂和助凝剂,Y型输送管下端用于絮凝剂和助凝剂混合;所述分离池设置有斜管分离器,所述分离池底部具有多孔排泥管。作为前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污泥池后连接有灰浆池,所述污泥池与灰浆池之间的输送管路上安装有污泥泵,污泥通过多孔排泥管排往污泥池,经污泥泵送往灰浆池。作为前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清水储存槽后连接集水总管,所述集水总管入口处设置有pH调节管,所述pH调节管用于添加98%的浓硫酸。作为前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Y型输送管下端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用于将絮凝剂和助凝剂混合。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Y型输送管下端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从左到右设置有多组搅拌叶片。更进一步的,多组所述搅拌叶片等间距安装在搅拌轴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清水完全分离出并有效利用、不污染环境及土壤水资源,且能回收污水残留的余热,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业污水余料过滤回收系统的流程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工业污水余料过滤回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器、污水池、热交换器、反应池、分离池、污泥池以及清水储存槽,所述热交换器具有相对应的污水进口和污水出口以及相对应的净水进口和进水出口;所述反应池上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呈Y型,Y型输送管上端分别用于输送絮凝剂和助凝剂,Y型输送管下端用于絮凝剂和助凝剂混合;所述分离池设置有斜管分离器,所述分离池底部具有多孔排泥管。本实施例中,所述污泥池后连接有灰浆池,所述污泥池与灰浆池之间的输送管路上安装有污泥泵,污泥通过多孔排泥管排往污泥池,经污泥泵送往灰浆池。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水储存槽后连接集水总管,所述集水总管入口处设置有pH调节管,所述pH调节管用于添加98%的浓硫酸。本实施例中,所述Y型输送管下端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用于将絮凝剂和助凝剂混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Y型输送管下端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从左到右设置有多组搅拌叶片。多组所述搅拌叶片等间距安装在搅拌轴上。工业污水通过过滤网去除较大杂物后自流入污水池,用污水泵将具有余热的污水提升至热交换器,经过换热后,污水通过热交换器上的污水出口排入至反应池内,净水通过热交换器的净水出口送入保温储水罐中储存。污水通过热交换器上的污水出口排入至反应池内,由Y型输送管向反应池内加入絮凝剂、助凝剂,在Y型输送管内混合后进入反应池,在进入分离池。在分离池内,经絮凝、混合、反应处理过的污水,再经过分离池内斜管分离器分离后,污泥迅速下沉,沉入分离池底的污泥通过多孔排泥管排往污泥池,经污泥泵送往灰浆池。澄清水通过分离池水下孔进入清水储存槽汇入集水总管,由集水总管入口处设置的pH调节管加入98%的浓硫酸,调整pH值后,流入下一工序。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动,这些改进和变动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污水余料过滤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器、污水池、热交换器、反应池、分离池、污泥池以及清水储存槽,所述热交换器具有相对应的污水进口和污水出口以及相对应的净水进口和进水出口;所述反应池上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呈Y型,Y型输送管上端分别用于输送絮凝剂和助凝剂,Y型输送管下端用于絮凝剂和助凝剂混合;所述分离池设置有斜管分离器,所述分离池底部具有多孔排泥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污水余料过滤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器、污水池、热交换器、反应池、分离池、污泥池以及清水储存槽,所述热交换器具有相对应的污水进口和污水出口以及相对应的净水进口和进水出口;所述反应池上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呈Y型,Y型输送管上端分别用于输送絮凝剂和助凝剂,Y型输送管下端用于絮凝剂和助凝剂混合;所述分离池设置有斜管分离器,所述分离池底部具有多孔排泥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污水余料过滤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池后连接有灰浆池,所述污泥池与灰浆池之间的输送管路上安装有污泥泵,污泥通过多孔排泥管排往污泥池,经污泥泵送往灰浆池。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锋严冬殷永福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鑫源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