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匀胶机旋转转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07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匀胶机旋转转头,包括转头本体以及其上表面覆盖的用于吸收胶液的吸收膜,所述吸收膜为锥形漏斗状,所述吸收膜的锥形部贴合地铺展覆盖在转头本体上;吸收膜的下端伸入转头本体中央的空柱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匀胶机装置面对高转速、长甩胶时间造成的胶液沾至基片背面、影响吸收膜质量的缺点,从而避免了每次试验反复擦拭旋转转头的麻烦,减省大量实验时间,实用性强。

A rotating head of glue leve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匀胶机旋转转头
本技术涉及实验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简易的匀胶机旋转转头。
技术介绍
匀胶机主要应用于溶胶-凝胶法制备吸收膜材料,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转基片时产生的离心力,使滴在基片上的胶液由中心向外扩散均匀的涂布在基片上,厚度视不同胶液和基片间的粘滞系数而不同,也和旋转速度及时间有关。可在工矿企业、科研、教育等单位作生产、科研、教学之用。在实验室中,主要利用真空泵抽真空将载玻片直接吸附在旋转转头上,当基片尺寸较大或溶胶-凝胶的粘稠度较大时,容易使旋涂后的吸收膜均匀性变差,因此需要更高的旋转速度及较长的甩胶时间,但是高转速、长甩胶时间很容易导致胶液被甩至旋转转头上并流入转头上的凹槽从而沾附在基片背面,影响吸收膜质量,导致测试数据不准确,且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反复擦拭旋转转头,造成实验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匀胶机旋转转头,解决了现有匀胶机装置面对高转速、长甩胶时间造成的胶液沾至基片背面、影响吸收膜质量的缺点,同时减去实验人员的反复擦拭旋转转头的麻烦,提高实验人员的实验效率。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匀胶机旋转转头,包括转头本体以及其上表面覆盖的用于吸收胶液的吸收膜,所述吸收膜为锥形漏斗状,所述吸收膜的锥形部贴合地铺展覆盖在转头本体上,吸收膜的下端伸入转头本体中央的空柱内。匀胶机高速旋转时,飞溅的胶液可沿漏斗状吸收膜的锥形部分流向吸收膜中心,为吸收膜吸收胶液留有一定的吸收时间,提高吸收效果。漏斗状的吸收膜下端伸进空柱,方便拆卸替换,进而提高匀胶的质量和实验效率。进一步地,吸收膜的厚度为10~300μm,透气率大于60%。在匀胶机真空“吸片”时,吸收膜的厚度及透气率要求保证了不影响原本的转头抽气吸片效果。优选地,为了使吸收效果更好,所述吸收膜锥形部的形状与转头本体上表面的形状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吸收膜为可拆卸替换的。匀胶机旋转转头可以通过替换安装不同的吸收性吸收膜材料,从而吸收匀胶过程中溢到转头上的胶液,减少胶液沾到基片背面,实验中无需擦拭转头上的胶液。进一步地,所述吸收膜上方的锥形部径向长度大于转头本体上表面的半径。优选地,吸收膜上方的锥形部径向长度大于转头本体上表面的半径约100~200μm,在保证吸收膜全覆盖转头表面、降低胶液飞溅到转头上的可能性的同时,不影响转头旋转速率,减小实验误差。同时,在匀胶机旋转转头上安装吸收膜材料,根据实验所用的胶液性质,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主要是透气性好、吸水性优良的吸收膜材料,如吸水纸、高吸水性树脂制成的吸收膜、超细纤维制成的吸收膜等材质。优选地,所述吸收膜的吸水倍率为每1min大于60%。这种吸收膜材料主要针对水性胶液,如水性ATO溶液、超纯水作为溶剂配置的化学试剂等。另一种为透气性好,吸油性好的吸收膜材料,如有机聚合物纤维材料(如:聚丙烯、烷基乙烯聚合物等)、凝胶型吸油材料、高吸油性树脂等材质制成的吸收膜材料。优选地,所述吸收膜的吸油倍速大于5。这种吸收膜材料主要针对油性胶液,大多是有机溶剂,如用乙二醇甲醚作溶剂配制的CuSbS2胶液、油性ATO溶液等。技术原理:本技术中的匀胶机旋转转头表面贴合地覆盖吸收膜,采用厚度为10~300μm的吸收膜材料,在高转速、长时间甩胶时,吸收膜可以较好地吸收胶液,进而避免了胶液沾至基片背面,影响吸收膜质量的问题。针对不同的胶液性质,可以采取不同吸收类型的吸收膜材料,通过替换安装不同的吸收性吸收膜材料,从而有针对性地吸收匀胶过程中溢到转头上的胶液,减少胶液沾到基片背面,实验中无需擦拭转头上的胶液,提高了实验效率。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传统匀胶机的基础上,改进匀胶机旋转转头,解决了现有匀胶机装置面对高转速、长甩胶时间造成的胶液沾至基片背面、影响吸收膜质量的缺点,从而避免了每次试验反复擦拭旋转转头的麻烦,减省大量实验时间;(2)本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胶液有针对性地安装不同吸收特性的吸收膜材料,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转头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转头的俯视图;图3是吸收膜的立体图示意图;图4是安装吸收膜后的转头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匀胶机旋转转头示意图,转头是一体式的,转头的上表面带有凹槽,转头的上表面中央设有空柱2的端口。转头安装在匀胶机本体上使用。本实施例以吸水性为主的吸收膜为例。用明胶和十二烷基乙烯聚合物通过静电仿丝法制备厚度为100μm、1分钟吸水倍率为62.3%、透气性为62.7%的吸水吸收膜。具体制备过程为现有技术,如申请号为CN201810447677.8、名称为《一种静电纺丝制备高吸水3D纳米纤维气凝胶的方法及其所得材料》的专利技术中所记载,在此不详细描述。本实施例所用的明胶和十二烷基乙烯聚合物的均为市售购买得到的。将制备得到的吸水吸收膜材料制成简易漏斗状,吸收膜1的锥形部贴合地铺展覆盖在转头本体上,转头本体的上表面为圆形,吸收膜1的锥形部形状也为圆形,吸收膜1的下端伸入转头本体中央的空柱2内,其中锥形部的径向长度比转头本体上表面的半径大130μm。本实施例的匀胶机具体工作过程:将吸收膜1的下端伸入转头本体的空柱2内,适当调整,用玻璃棒蘸取少量酒精润湿吸收膜边缘,将吸收膜1上表面铺展开使吸收膜1上表面贴合地覆盖在转头本体的上表面,将贴好吸收膜1后的转头按仪器操作步骤正确安装到匀胶机上。连接好仪器并打开仪器电源,设置好匀胶时间及匀胶速度等试验参数,按下控制按钮,放玻片、抽真空、滴加配制好的水性ATO胶液、盖上盖子、按下启动按钮,开始匀胶,匀胶结束后,取出玻片。此时,当匀胶机的转速较高或者在长时间甩胶的情况下,溢出的胶液被吸收膜1吸收,避免了沾至基片背面,从而避免了每次试验反复擦拭旋转转头的麻烦,减省大量实验时间,提高了吸收膜质量。实施例2:本实施例以吸油性为主的吸收膜为例。本实施例用甲基丙烯酸丁脂(BMA)和丙烯酸树脂(MA)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厚度为200微米、吸油倍数为10、透气性为62.7%的吸油吸收膜。具体制备过程为现有技术,如2016年青岛科技大学的名称为《新型聚丙烯酸酯吸油树脂的合成》的文献中记载,在此不详细描述。本实施例所用的甲基丙烯酸丁脂(BMA)和丙烯酸树脂(MA)的均为市售购买得到的。将制备得到的吸水吸收膜材料制成简易漏斗状,吸收膜1的锥形部贴合地铺展覆盖在转头本体上,锥形部的形状与转头本体上表面形状相同,吸收膜1的下端伸入转头本体的空柱2内,吸收膜1锥形部的径向长度比转头本体上表面的半径大100μm。本实施例的匀胶机具体工作过程:将吸收膜1的下端伸入转头本体的空柱2内,适当调整,用玻璃棒蘸取少量酒精润湿吸收膜1边缘,将吸收膜1上表面铺展开使吸收膜1上表面贴合地覆盖在转头本体上表面,将贴好吸收膜1后的转头按仪器操作步骤正确安装到匀胶机上。连接好仪器并打开仪器电源,设置好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匀胶机旋转转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头本体以及其上表面覆盖的用于吸收胶液的吸收膜(1),所述吸收膜(1)为锥形漏斗状,所述吸收膜(1)的锥形部贴合地铺展覆盖在转头本体上,吸收膜(1)的下端伸入转头本体中央的空柱(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匀胶机旋转转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头本体以及其上表面覆盖的用于吸收胶液的吸收膜(1),所述吸收膜(1)为锥形漏斗状,所述吸收膜(1)的锥形部贴合地铺展覆盖在转头本体上,吸收膜(1)的下端伸入转头本体中央的空柱(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胶机旋转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膜(1)的厚度为10~3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胶机旋转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膜(1)的透气率大于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胶机旋转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膜(1)锥形部的形状与转头本体上表面的形状相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悦王威夏雅文刘广辉咸贵阳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