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904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净化筒,所述净化筒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铁丝网,两个所述的下端面均安装有两个固定卡槽,所述固定卡槽与净化筒固定连接,所述脱水器位于铁丝网的下端,两个所述铁丝网之间设置有生物滤料,所述净化筒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出气口,所述净化筒的右侧下端开设有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二出水孔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孔盖,所述所述净化筒的左侧可拆卸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气管的左侧连通有生物滤池,所述生物滤池的左侧设置有进气管。

A kind of odor waste gas treatment device based on biological treatment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国内外现有无组织废气主要处理技术有:热氧化法、物理化学法、低温等离子法、植物提取液法、生物过滤法等,生物过滤法:是将人工筛选的特种微生物菌群固定于生物载体上,当无组织废气经过生物表面时被特定微生物捕获并消化掉,从而使污染物得到去除,此法运行费用低,易于自动化控制,不产生二次污染。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目前现有的微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设备成本投入大、维护费用相对较高。2、目前现有的微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进气管不可拆卸,同时也不能伸缩,不方便替换。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具有成本低和进气管损坏后方便替换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净化筒,所述净化筒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铁丝网,两个所述的下端面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净化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筒(3)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脱水器(303),所述净化筒(3)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铁丝网(304),两个所述铁丝网(304)的下端面均安装有两个固定卡槽(3041),所述固定卡槽(3041)与净化筒(3)固定连接,所述脱水器(303)位于铁丝网(304)的下端,两个所述铁丝网(304)之间设置有生物滤料(305),所述净化筒(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出气管(4),所述出气管(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出气口(401),所述净化筒(3)的右侧下端开设有第二出水孔(302),所述第二出水孔(302)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孔盖(3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净化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筒(3)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脱水器(303),所述净化筒(3)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铁丝网(304),两个所述铁丝网(304)的下端面均安装有两个固定卡槽(3041),所述固定卡槽(3041)与净化筒(3)固定连接,所述脱水器(303)位于铁丝网(304)的下端,两个所述铁丝网(304)之间设置有生物滤料(305),所述净化筒(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出气管(4),所述出气管(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出气口(401),所述净化筒(3)的右侧下端开设有第二出水孔(302),所述第二出水孔(302)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孔盖(3021),所述净化筒(3)的左侧可拆卸连接有输送管(2),所述输送管(2)的左侧连通有生物滤池(1),所述生物滤池(1)的左侧设置有进气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池(1)的内部底端活动连接有水槽(103),所述生物滤池(1)的上端面安装有上翻门板(101),所述上翻门板(101)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一拉手(1011),所述生物滤池(1)的右侧下端开设有第一出水孔(102),所述第一出水孔(102)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孔盖(10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处理技术的臭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5)包括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玲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和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