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板拖挂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82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板拖挂车,包括运板车(1),运板车(1)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拖车(7),拖车(7)包括支撑架(10),在支撑架(10)的两侧分别转动配合连接一个平衡架(11),在每个平衡架(11)上均安装车轮(22)。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运板拖挂车实现了轨排的整体运输,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通过第一回转支架和第二回转支架能够实现在拖挂车的转弯,通过第一铰接架和第二铰接架实现运板车和拖车在转运时,自适应的调整。

A kind of trailer for transporting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板拖挂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施工
,具体为一种运板拖挂车。
技术介绍
在轨道施工建设中,需要大量的预制轨道等大型物料。运输预制轨道等大型物料时,现阶段所采用的方法是,先是通过吊装设备将其吊至平板车,待平板车运行至卸载区后,再利用吊装设备将其从平板车上吊下,并吊至指定位置。这种方式在铺设过程中需要人工配合进行准确位置调整,由于轨道的质量较大,需要借助辅助设备,施工中拼接次数较多,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占用的设备多,同时也消耗很多人力物力,增加了施工成本和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板拖挂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板拖挂车,包括运板车,其特征在于:运板车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拖车,拖车包括支撑架,在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转动配合连接一个平衡架,在每个平衡架上均安装车轮。优选地,在所述运板车上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第一回转支架,在支撑架上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第二回转支架,第一回转支架和第二回转支架对应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回转支架和所述第二回转支架结构相同,它们均为方形框架,第一回转支架通过两排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辊轮支撑设置在所述运板车上,第二回转支架通过两排对称设置的第二支撑辊轮支撑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优选地,所述连接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架和第二铰接架,第一铰接架和第二铰接架均为V型架,第一铰接架开口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第一铰接座连接在所述运板车上,所述第二铰接架开口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第二铰接座在所述支撑架上。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铰接架上设有第三铰接座,在所述第二铰接架上设有第四交接座,第三铰接座和第四交接座通过铰接轴连接,在第四交接座上设有调节孔,铰接轴设置在调节孔内,在铰接轴上套接调节杆,在调节杆上套接弹簧,在调节杆上设有挡块,弹簧设置在挡块和四交接座之间。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在支撑板的下侧设有铰接筒,在支撑板的上侧设有连接板,铰接筒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平衡架,平衡架为L形板,L形板的立板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第一连接轴,在L形板的底板两侧均设有一个通孔,在通孔内通过固定轴连接车轮罩,在每个车轮罩内均连接一个所述车轮。优选地,在每个所述平衡架的两个车轮罩之间均连接一个连杆,在每个平衡架和其中一个相应车轮罩之间均连接一个转向油缸。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运板拖挂车实现了轨排的整体运输,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通过第一回转支架和第二回转支架能够实现在拖挂车的转弯,通过第一铰接架和第二铰接架实现运板车和拖车在转运时,自适应的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为拖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撑架与平衡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板拖挂车,包括运板车1,运板车1为现有技术,本方案采用本申请人申请的专利号为201410210556.8的平板运输车。在运板车1的支撑板上焊接第一转轴2,在第一转轴2上套接轴承,且在第一转轴2上转动连接第一回转支架3,第一回转支架3为方形框架,第一回转支架3内设有两个U型板,每个U型板的开口均向下设置,两个U型板设置在第一转轴2的两侧,在每个U型板内均连接一排第一支撑辊轮4,每个第一支撑辊轮4均通过轮轴连接在相应的U型板内,且每个第一支撑辊轮4均能够自由转动。第一回转支架3通过两排第一支撑辊轮4支撑设置在运板车1上。结合图4所示,运板车1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拖车7。连接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架5和第二铰接架6,第一铰接架5和第二铰接架6均为V型架,在第一铰接架5的两个侧板之间焊接加强杆。在运板车1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铰接座29,第一铰接座29为U型板,在每个第一铰接座29内均通过一个第一销轴30连接第一铰接架5的侧板5.1。在第一铰接架5的拐角处设有第三铰接座8,第三铰接座8由两个平行的三角板组成。结合图2所示,在第二铰接架6两个侧板之间焊接V型加强杆,在拖车7一侧设有两个第二铰接座19,第二铰接座19为U型板,在每个第二铰接座19内均通过一个第二销轴20连接第二铰接架6的侧板5.1。在第二铰接架6的拐角处设有第四交接座9,第四交接座9为三角板,在第四交接座9上设有调节孔,调节孔为腰型孔,第四交接座9设置在第三铰接座8的两个三角板之间。在第三铰接座8的两个三角板上均设有通孔,通孔与第四交接座9的调节孔对应设置,在通孔和调节孔内插接铰接轴28,第三铰接座8和第四交接座9通过铰接轴28连接。在铰接轴28上套接调节杆31,调节杆31包括圆杆,在圆杆的一端设有套接在铰接轴28上的套环,在圆杆的另一端设有挡块,挡块为环形凸板,在圆杆上套接弹簧32,弹簧32的两端分别与挡块和四交接座9接触配合,且弹簧32一直处于压缩状态。结合图3所示,所述拖车7包括支撑架10,支撑架10包括方形的支撑板,在支撑板的下方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铰接筒10.1,两个铰接筒10.1对称设置,且两个铰接筒10.1的轴线共线设置。在支撑板的上侧设有方形的连接板10.2。在每个铰接筒10.1内均通过轴承连接一个第一连接轴13,第一连接轴13为圆杆,在每个第一连接轴13的外侧均设有一个方形杆12,每个方形杆12内均设有一个连接孔,在连接孔内通过轴承连接一个第二连接轴14,第二连接轴14也为圆杆,第二连接轴14的轴线与对应的第一连接轴13的轴线垂直设置。在每个第二连接轴14上均连接一个平衡架11,两个平衡架11对称设置。平衡架11为L形板,在平衡架11立板的端部设有安装孔,方形杆12设置在安装孔内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每个第二连接轴14的两端连接一个圆形的固定盘15,每个固定盘15均通过对应配合的螺栓和螺母固定在平衡架11的立板上。在L形板的底板11.1两侧均设有一个圆形的通孔11.2,在每个通孔11.2内通过固定轴28连接车轮罩21,在每个车轮罩21内均连接一个所述车轮22。车轮罩21和车轮22均为现有技术。在每个所述平衡架11的两个车轮罩21之间均连接一个连杆23,每个连杆23均设置在相应底板11.1的外侧。在每个车轮罩21上均设有一个连接杆24,每个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板拖挂车,包括运板车(1),其特征在于:运板车(1)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拖车(7),拖车(7)包括支撑架(10),在支撑架(10)的两侧分别转动配合连接一个平衡架(11),在每个平衡架(11)上均安装车轮(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板拖挂车,包括运板车(1),其特征在于:运板车(1)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拖车(7),拖车(7)包括支撑架(10),在支撑架(10)的两侧分别转动配合连接一个平衡架(11),在每个平衡架(11)上均安装车轮(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板拖挂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运板车(1)上通过第一转轴(2)转动连接第一回转支架(3),在支撑架(10)上通过第二转轴(16)转动连接第二回转支架(17),第一回转支架(3)和第二回转支架(17)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板拖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支架(3)和所述第二回转支架(17)结构相同,它们均为方形框架,第一回转支架(3)通过两排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辊轮(4)支撑设置在所述运板车(1)上,第二回转支架(17)通过两排对称设置的第二支撑辊轮(18)支撑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板拖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架(5)和第二铰接架(6),第一铰接架(5)和第二铰接架(6)均为V型架,第一铰接架(5)开口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第一铰接座(29)连接在所述运板车(1)上,所述第二铰接架(6)开口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第二铰接座(19)在所述支撑架(10)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恒鹤周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兴宇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