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氧湿化瓶冷凝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750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氧湿化瓶冷凝水收集装置,包括套于吸氧湿化瓶外围的硅胶套,硅胶套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设计,硅胶套的上部有挂钩,硅胶套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有位于吸氧湿化瓶底部下方的内凹形硅胶托水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吸氧湿化瓶冷凝水收集装置解决了冷凝水滴到患者床头或床头柜甚至患者头部的问题,从而不需要清洁床头或床头柜,减少了劳动量,也避免了给患者造成不舒适感。

A collection device of condensation water for oxygen absorption humidification bo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氧湿化瓶冷凝水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氧湿化瓶冷凝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上需要吸氧患者均需要使用氧气湿化瓶,在使用过程中,湿化瓶外身会生成冷凝水,滴到患者床头或床头柜,甚至直接滴落到患者的头部。冷凝水滴到患者床头或床头柜则需要经常清洁,增加了劳动量;冷凝水滴落到患者的头部则给患者造成不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氧湿化瓶冷凝水收集装置,解决了冷凝水滴到患者床头或床头柜甚至患者头部的问题,从而不需要清洁床头或床头柜,减少了劳动量,也避免了给患者造成不舒适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吸氧湿化瓶冷凝水收集装置,包括套于吸氧湿化瓶外围的硅胶套,硅胶套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设计,硅胶套的上部有挂钩,硅胶套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有位于吸氧湿化瓶底部下方的内凹形硅胶托水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硅胶套是由一块长条形的硅胶板的两端弯曲并相互可拆卸搭接构成的圆柱形结构,硅胶板的两端通过魔术贴结构可拆卸搭接。方便硅胶套套在吸氧湿化瓶上,也方便拆下。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硅胶套的上部为朝内倾斜的缩窄部,硅胶套的上端敞口处位于缩窄部的上端,缩窄部的上端敞口口径小于吸氧湿化瓶的瓶身外径,硅胶套的下端敞口口径大于吸氧湿化瓶的瓶身外径。避免硅胶套套在吸氧湿化瓶上之后往下掉落。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硅胶套的外壁上有开口朝上的开口袋。方便吸氧管临时存放。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凹形硅胶托水盘为圆盘,内凹形硅胶托水盘的内径大于硅胶套的下端外径。方便收集冷凝水,避免冷凝水滴落到内凹形硅胶托水盘外。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凹形硅胶托水盘的上部通过纽扣扣眼结构与硅胶套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拆卸和连接均非常方便。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纽扣扣眼结构的纽扣位于硅胶套下部外壁上且与硅胶套一体成型,且该纽扣为硅胶纽扣,纽扣扣眼结构的扣眼开在内凹形硅胶托盘上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纽扣扣眼结构的纽扣和扣眼均分别有四个,四个纽扣对称分布在硅胶套上,四个扣眼对称分布在内凹形硅胶托盘上。使得内凹形硅胶托盘与硅胶套连接更为稳固。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挂钩有两个,两个挂钩对称分布在缩窄部的外壁上,两个挂钩与缩窄部一体连接。使得硅胶套挂置更加稳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吸氧湿化瓶冷凝水收集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采用硅胶套套在吸氧湿化瓶外以及采用内凹形硅胶托水盘,可使吸氧湿化瓶使用时产生的冷凝水滴落至内凹形硅胶托水盘内,解决了冷凝水滴到患者床头或床头柜甚至患者头部的问题,从而不需要清洁床头或床头柜,减少了劳动量,也避免了给患者造成不舒适感。(2)采用挂钩,挂钩可以挂在流量计左右两侧的横向部位上,起固定硅胶套作用。(3)内凹形硅胶托水盘可以拆卸,方便将内凹形硅胶托水盘内收集的冷凝水倒掉。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吸氧湿化瓶冷凝水收集装置套在吸氧湿化瓶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硅胶套与内凹形硅胶托水盘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硅胶套背面的示意图一,图中示出魔术贴结构一粘接后的状态。图4为硅胶套背面的示意图二,图中示出魔术贴结构一粘接前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请参考图1-4,所述的吸氧湿化瓶冷凝水收集装置包括套于吸氧湿化瓶100外围的硅胶套1,硅胶套1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有位于吸氧湿化瓶100底部下方的内凹形硅胶托水盘2,方便收集冷凝水。具体而言,所述内凹形硅胶托水盘2的上部通过纽扣扣眼结构3与硅胶套1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内凹形硅胶托水盘2以及倾倒内凹形硅胶托水盘2中收集的冷凝水。内凹形硅胶托水盘2的上部也可以通过魔术贴结构二粘贴在硅胶套1的下部。所述硅胶套1是由一块长条形的硅胶板的两端弯曲并相互可拆卸搭接构成的圆柱形结构,硅胶板的两端通过魔术贴结构一11可拆卸搭接。魔术贴结构一11通过胶水粘贴固定或者通过车缝固定在硅胶板的两端,连接牢固。所述硅胶套1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设计。所述硅胶套1的上部为朝内倾斜的缩窄部12,硅胶套1的上端敞口处位于缩窄部12的上端,缩窄部12的上端敞口口径小于吸氧湿化瓶100的瓶身外径,避免硅胶套1套在吸氧湿化瓶100上之后往下掉落。硅胶套1的下端敞口口径大于吸氧湿化瓶100的瓶身外径。硅胶套1的上部有挂钩13,所述挂钩13有两个,两个挂钩13对称分布在缩窄部12的外壁上左右两侧,可以挂在流量计左右两侧的横向部位上,起固定硅胶套1作用。两个挂钩13为塑料挂钩且与缩窄部12一体连接,一体连接方式为胶水粘接连接或者热融连接。所述硅胶套1的外壁前侧或左侧固定有开口朝上的开口袋14,便于吸氧管临时存放。开口袋14通过胶水粘贴固定或者通过车缝固定在硅胶套1上,连接牢固。所述内凹形硅胶托水盘2为圆盘,内凹形硅胶托水盘2的内径大于硅胶套1的下端外径,方便收集冷凝水。所述纽扣扣眼结构3的纽扣31位于硅胶套1下部外壁上且与硅胶套1一体成型,且该纽扣31为硅胶纽扣。纽扣扣眼结构3的扣眼32开在凹形硅胶托盘2上部。所述纽扣扣眼结构3的纽扣31和扣眼32均分别有四个,四个纽扣31的其中两个对称分布在硅胶套1的前侧,另两个对称分布在硅胶套1的后侧,前侧的两个纽扣31和后侧的两侧纽扣31对称。四个扣眼32的其中两个对称分布在内凹形硅胶托水盘2前侧,另两个对称分布在内凹形硅胶托水盘2后侧,前侧的两个扣眼32和后侧的两个扣眼32对称。使用时,将硅胶板包裹在吸氧湿化瓶100外围并且两端通过魔术贴结构一11搭接固定形成硅胶套1,以及将内凹形硅胶托水盘2通过纽扣扣眼结构3与硅胶套1连接,使内凹形硅胶托水盘2位于吸氧湿化瓶100下方,再将两个挂钩13挂在吸氧湿化瓶100连接的流量计200左右两侧的横向部位上,再把吸氧湿化瓶100装到病房墙上的氧气连接阀上。在吸氧湿化瓶100使用过程中生成冷凝水直接滴落到内凹形硅胶托水盘2内,避免了冷凝水滴到患者床头或床头柜甚至患者头部的问题,从而不需要清洁床头或床头柜,减少了劳动量,也避免了给患者造成不舒适感。内凹形硅胶托水盘2还方便拆卸下来,方便将内凹形硅胶托水盘2内收集的冷凝水倒掉。在病人暂时不吸氧时,连接吸氧湿化瓶100的吸氧管可临时存放在开口袋14内。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技术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氧湿化瓶冷凝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于吸氧湿化瓶外围的硅胶套,硅胶套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设计,硅胶套的上部有挂钩,硅胶套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有位于吸氧湿化瓶底部下方的内凹形硅胶托水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氧湿化瓶冷凝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于吸氧湿化瓶外围的硅胶套,硅胶套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设计,硅胶套的上部有挂钩,硅胶套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有位于吸氧湿化瓶底部下方的内凹形硅胶托水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氧湿化瓶冷凝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套是由一块长条形的硅胶板的两端弯曲并相互可拆卸搭接构成的圆柱形结构,硅胶板的两端通过魔术贴结构可拆卸搭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氧湿化瓶冷凝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套的上部为朝内倾斜的缩窄部,硅胶套的上端敞口处位于缩窄部的上端,缩窄部的上端敞口口径小于吸氧湿化瓶的瓶身外径,硅胶套的下端敞口口径大于吸氧湿化瓶的瓶身外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氧湿化瓶冷凝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套的外壁上有开口朝上的开口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榕宋洁陈青青刘映晨陈泽纯范嘉仪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