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快速转动的3D打印零件内部粉末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709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快速转动的3D打印零件内部粉末清理装置,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壳体装置、置于壳体装置内部的零件固定装置、置于壳体装置内部的驱动装置和与驱动装置相连的击锤装置;壳体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第四壳体、第五壳体和第六壳体;驱动装置包括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源的电机和传动装置;零件固定装置包括与第二圆锥齿轮相连的第五连接轴、一端连接在第五连接轴上的零件固定平台和连接在零件固定平台另一端的第四连接轴;击锤装置包括与第二圆柱齿轮相连的击锤轴和与击锤轴相连的击锤。本发明专利技术传动方案简单高效,易于实现;无需复杂控制,方法简单可靠。

A powder cleaning device for 3D printing parts based on rapid ro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快速转动的3D打印零件内部粉末清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设备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快速转动的3D打印零件内部粉末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制造向智能化方向的发展,零部件制造也不断地向智能化方向发展,3D打印为零件的智能化制造提供了解决思路。现在,国内3D打印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还没有大量的用于产品制造领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产品发展的需要,3D打印将会制造更多集成化的内部结构复杂的零件。但是3D打印粉末价格相对较高,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如何清理和收集零件内部粉末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国内现在对3D打印的研究主要在设备研发、打印工艺研究、粉末制备,对产品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国内对打印后零件内部粉末的清理和收集的研究也不是很多。所以,对3D打印后零件内部粉末清理和收集,避免3D打印粉末浪费和污染环镜,成为3D打印产品实现应用后的迫切需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3D打印零件内部粉末清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如何清理和收集3D打印后零件内部粉末,避免3D打印粉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快速转动的3D打印零件内部粉末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210)、固定在支架(210)上的壳体装置(2)、置于壳体装置(2)内部的零件固定装置、置于壳体装置(2)内部的驱动装置和与驱动装置相连的击锤装置;/n所述壳体装置(2)包括第一壳体(201)、第二壳体(202)、第三壳体(203)、第四壳体(204)、第五壳体(205)和第六壳体(208),所述第一壳体(201)、第二壳体(202)、第三壳体(203)、第四壳体(204)和第五壳体(20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六壳体(208)的外部;/n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源的电机(1)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圆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快速转动的3D打印零件内部粉末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210)、固定在支架(210)上的壳体装置(2)、置于壳体装置(2)内部的零件固定装置、置于壳体装置(2)内部的驱动装置和与驱动装置相连的击锤装置;
所述壳体装置(2)包括第一壳体(201)、第二壳体(202)、第三壳体(203)、第四壳体(204)、第五壳体(205)和第六壳体(208),所述第一壳体(201)、第二壳体(202)、第三壳体(203)、第四壳体(204)和第五壳体(20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六壳体(208)的外部;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源的电机(1)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圆锥齿轮(3)、第二圆锥齿轮(4)、第三圆锥齿轮(5)、第一连接轴(6)、第一同步带轮(7)、第一同步带(8)、第二连接轴(9)、第二同步带轮(10)、第四圆锥齿轮(11)、第五圆锥齿轮(12)、第三连接轴(13)、第一圆柱齿轮(14)和第二圆柱齿轮(15);
所述电机(1)安装在第一壳体(201)的端部,所述电机(1)通过电机(1)轴与所述第一圆锥齿轮(3)相连,所述第一圆锥齿轮(3)与所述第二圆锥齿轮(4)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圆锥齿轮(4)与所述第三圆锥齿轮(5)啮合连接,所述第三圆锥齿轮(5)与所述第一连接轴(6)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轴(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轮(7)相连,所述第一同步带轮(7)与所述第一同步带(8)的一端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同步带轮(10)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带轮(10)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轴(9)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轴(9)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第四圆锥齿轮(11),所述第四圆锥齿轮(11)啮合连接有所述第五圆锥齿轮(12),所述第五圆锥齿轮(12)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轴(13)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轴(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圆柱齿轮(14)相连,所述第一圆柱齿轮(14)啮合连接有所述第二圆柱齿轮(15);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轴(6)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201)上,所述第二连接轴(9)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202)上,所述第三连接轴(1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壳体(203)上;
所述零件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圆锥齿轮(4)相连的第五连接轴(20)、一端连接在第五连接轴(20)上的零件固定平台(18)和连接在零件固定平台(18)另一端的第四连接轴(19),所述第四连接轴(19)和第五连接轴(20)分别固定连接在第六壳体(208)的两侧;
所述击锤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圆柱齿轮(15)相连的击锤轴(16)和与击锤轴(16)相连的击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飞雪徐晨光张婧妍李菲菲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