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电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70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20
医用电动支架,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顶端左右侧均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加强腿,所述移动底座顶端中心可转动地连接有主螺杆,所述移动底座顶端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有可上下滑动的安全座,所述安全座左右侧均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左右折叠的、圆环形的折叠筐,所述折叠筐固定连接有软质的安全袋;所述主螺杆螺纹连接有可沿滑杆上下滑动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左右侧均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折叠架,所述折叠架顶端自左向右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定位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目前临床使用的支架悬挂大重量的液体浪费医护人员体力、悬挂困难、悬挂后易倾倒和掉落给患者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Medical electric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电动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医用电动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支架均为固定高度或手动调节。在临床工作中,只能依靠医护人员把液体举过头顶并挂于支架上,诸多不便,特别是一些冲洗液等大储量液体,每袋重量约5千克,单纯靠人力举过头顶更换更加不方便,并且需要多次更换,给临床造成好多不便,特别是力气单薄的女护士,甚至无法完成更换。另外,悬挂好的大重量液体也会给支架造成倾倒的风险,也会出现因为悬挂不稳定而发生的掉落的现象。因此,目前使用的支架不但难以放置和悬挂大重量的液体,而且悬挂后会给患者造成极大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医用电动支架,有效地解决了目前临床使用的支架悬挂大重量的液体浪费医护人员体力、悬挂困难、悬挂后易倾倒和掉落给患者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医用电动支架,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顶端左右侧均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加强腿,所述移动底座顶端中心可转动地连接有主螺杆,所述移动底座顶端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有可上下滑动的安全座,所述安全座左右侧均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左右折叠的、圆环形的折叠筐,所述折叠筐固定连接有软质的安全袋;所述主螺杆螺纹连接有可沿滑杆上下滑动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左右侧均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折叠架,所述折叠架顶端自左向右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定位柱。优选的,所述主螺杆顶端可转动地连接有加强顶板,所述加强顶板前后侧分别和所述两个滑杆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底座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主螺杆底端穿过所述移动底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锥齿轮,所述第一升降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升降锥齿轮,所述第二升降锥齿轮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底座底端。优选的,所述移动底座顶端中心固定连接有空心的加强套,所述加强套左右侧均可转动地连接有加强螺杆,所述加强螺杆均螺纹连接有螺座,所述螺座铰接有加强杆,所述两根加强杆分别铰接于左右侧的两个加强腿顶端中部;所述加强腿底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制成的支撑脚。优选的,所述加强螺杆底端均伸出所述移动底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出锥齿轮,所述第一输出锥齿轮均啮合连接有第二输出锥齿轮,第二输出锥齿轮均固定连接有换向轴,换向轴均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移动底座底端;所述换向轴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换向锥齿轮,所述第一换向锥齿轮均啮合连接有第二换向锥齿轮,第二换向锥齿轮均固定连接有分流轴,所述分流轴均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移动底座底端,所述分流轴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分流锥齿轮,所述两个第一分流锥齿轮共同啮合连接有第二分流锥齿轮,所述第二分流锥齿轮固定连接有支撑电机,所述支撑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底座底端。优选的,所述安全座中部开有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两端均开有滑孔,安全座通过所述滑孔套装于所述滑杆上;安全座前后侧均开有贯通至所述滑孔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紧定螺钉;所述安全座左右侧后端均连接有可摆动的第一挂钩,所述折叠筐内侧后端均设置有第一挂扣;所述折叠筐包括和所述安全座铰接的、弧形的主弧板,所述主弧板前后侧均铰接有可前后摆动的、弧形的第一弧板,所述第一弧板外侧均铰接有可前后摆动的、弧形的第二弧板,所述两个第二弧板外端互相铰接。优选的,所述移动座左右侧后端均连接有可摆动的第二挂钩,所述折叠架内侧后端均设置有第二挂扣。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装置能极大地减少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通过电机控制折叠架的升降,使得原来靠举高将大重量的液体悬挂至支架上的操作改为依靠电机控制,极大地减少了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也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2、本装置移动方便,不用后能折叠,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空间的占用,对于紧张的病房来说是一个极大地创新,能增加病房的容纳量。3、本装置悬挂大质量液体后不但不容易倾倒而且没有悬挂不牢固而掉落的风险,极大地减少了患者的顾虑,也提高了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加强腿的止动和底盘加强效果,使得本装置底盘较稳,不会出现倾倒的现象;安全袋的设计使得大质量的液体底部存在二次保护,当不小心掉落时,会接住大质量的液体袋,防止出现砸伤病人的情况,有效地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医用电动支架的展开状态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的医用电动支架的折叠状态的第一轴测图。图3为本技术的医用电动支架的折叠状态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医用电动支架的折叠状态的第二轴测图。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医用电动支架的安全座及折叠筐的轴测图。图7为本技术的医用电动支架的移动座及折叠架的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7所示,本技术提供医用电动支架,包括移动底座1,所述移动底座1顶端左右侧均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加强腿2,所述移动底座1顶端中心通过轴承连接有主螺杆11,所述移动底座1顶端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0;所述滑杆10滑动连接有可上下滑动的安全座3,所述安全座3左右侧均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左右折叠的、圆环形的折叠筐4,所述折叠筐4固定连接有软质的安全袋5;所述主螺杆11螺纹连接有可沿滑杆10上下滑动的移动座6,所述移动座6左右侧均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折叠架7,所述折叠架7顶端自左向右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定位柱17。移动底座1用于移动本装置,同时也是所有部件的支撑。加强腿2可折叠,可展开,展开后用于悬挂后的防倾倒、止动。主螺杆11用于驱动移动座6沿着滑杆10上下滑动。滑杆10用于给安全座3和移动座6提供一个上下滑动的轨道,也起到加强主螺杆11的稳定性的作用。折叠筐4及其上安装的安全袋5用于接住意外掉下的悬挂物,防止砸伤病人。折叠架7用于悬挂引流液体或输液液体,其上的定位柱17用于调整和定位引流袋或输液瓶的位置。安全袋5的材质可选用橡胶或由棉线编织而成的布料。所述主螺杆11顶端通过轴承连接有加强顶板18,所述加强顶板18前后侧分别和所述两个滑杆10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底座1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8;所述主螺杆11底端穿过所述移动底座1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锥齿轮19,所述第一升降锥齿轮19啮合连接有第二升降锥齿轮20,所述第二升降锥齿轮20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21,所述升降电机21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底座1底端。加强顶板18和滑杆10间的固定连接使得主螺杆11的两端的轴向位置固定。万向轮8用于更方便地移动本装置。所述移动座6的升降原理为:升降电机21转动,通过锥齿轮组带着主螺杆11转动,主螺杆11带着与其螺纹连接的移动座沿着滑杆10上下移动。所述移动底座1顶端中心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空心的加强套9,所述加强套9左右侧均通过轴承和轴承座连接有加强螺杆15,所述加强螺杆15均螺纹连接有螺座14,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医用电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座(1),所述移动底座(1)顶端左右侧均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加强腿(2),所述移动底座(1)顶端中心可转动地连接有主螺杆(11),所述移动底座(1)顶端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0);所述滑杆(10)滑动连接有可上下滑动的安全座(3),所述安全座(3)左右侧均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左右折叠的、圆环形的折叠筐(4),所述折叠筐(4)固定连接有软质的安全袋(5);所述主螺杆(11)螺纹连接有可沿滑杆(10)上下滑动的移动座(6),所述移动座(6)左右侧均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折叠架(7),所述折叠架(7)顶端自左向右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定位柱(17)。/n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电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座(1),所述移动底座(1)顶端左右侧均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加强腿(2),所述移动底座(1)顶端中心可转动地连接有主螺杆(11),所述移动底座(1)顶端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0);所述滑杆(10)滑动连接有可上下滑动的安全座(3),所述安全座(3)左右侧均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左右折叠的、圆环形的折叠筐(4),所述折叠筐(4)固定连接有软质的安全袋(5);所述主螺杆(11)螺纹连接有可沿滑杆(10)上下滑动的移动座(6),所述移动座(6)左右侧均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折叠架(7),所述折叠架(7)顶端自左向右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定位柱(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电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螺杆(11)顶端可转动地连接有加强顶板(18),所述加强顶板(18)前后侧分别和所述两个滑杆(10)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底座(1)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8);所述主螺杆(11)底端穿过所述移动底座(1)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锥齿轮(19),所述第一升降锥齿轮(19)啮合连接有第二升降锥齿轮(20),所述第二升降锥齿轮(20)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21),所述升降电机(21)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底座(1)底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电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顶端中心固定连接有空心的加强套(9),所述加强套(9)左右侧均可转动地连接有加强螺杆(15),所述加强螺杆(15)均螺纹连接有螺座(14),所述螺座(14)铰接有加强杆(13),所述两根加强杆(13)分别铰接于左右侧的两个加强腿(2)顶端中部;
所述加强腿(2)底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制成的支撑脚(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电动支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阁康海涵梁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