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电主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425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电主轴结构,包括机体、轴芯、防尘内盖和防尘外盖;机体开设有供气气路;轴芯通过轴承穿设于机体内,并可相对机体绕其轴线旋转;轴芯的下端伸出机体外;限位件安装在机体上,位于轴承下方,并用于与轴承的下端相抵碰;防尘下盖固定在机体上,套设在轴芯伸出机体的部位外,且防尘下盖与轴芯之间间隔形成气隙;防尘内盖位于机体内,套设于轴芯外;防尘内盖开设有多个气孔;各气孔分别与供气气路连通;各气孔的延伸轨迹均向下倾斜;各气孔的延伸轨迹均从其远离轴芯的一端至其另一端朝轴芯的旋转方向倾斜;各气孔分别与气隙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电主轴结构,其能实现强度较强的气幕屏障,确保较好的防尘效果。

A dustproof electric spindl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电主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主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尘电主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主轴在加工过程中,常产生切削等异物,异物进入电主轴内将影响其使用寿命,现有的常采用在电主轴上设置吹气通道的方式,吹气通道的气流直接从电主轴的机体和电主轴的主轴之间的间隙排出,从而形成气幕屏障而实现阻止异物进入电主轴的效果;但是,现有的吹气通道中连接吹气通道和间隙的孔水平圆周分布的孔,气体在各孔内排出后可能存在气流方向相反而出现混流的情况从而导致气体流速相互抵消或窜气,无法形成稳定的气幕屏障且气幕屏障的强度较弱,因此,现有的常常还设置“迷宫”结构的间隙来进一步阻止异物进入电主轴内,导致加大电主轴的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电主轴结构,其能实现较为稳定且强度较强的气幕屏障,确保较好的防尘效果,而无需增设“迷宫”结构,简化电主轴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尘电主轴结构,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开设有供气气路;轴芯;所述轴芯通过轴承穿设于所述机体内,并可相对所述机体绕其轴线旋转;所述轴芯的下端伸出所述机体外;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安装在所述机体上,位于所述轴承下方,并用于与所述轴承的下端相抵碰;防尘下盖;所述防尘下盖固定在所述机体上,套设在所述轴芯伸出所述机体的部位外,且所述防尘下盖与所述轴芯之间间隔形成气隙;防尘内盖;所述防尘内盖位于所述机体内,套设于所述轴芯外,且位于所述防尘下盖上方;所述防尘内盖开设有绕所述轴芯周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气孔;各所述气孔分别与所述供气气路连通;各所述气孔的延伸轨迹均从其远离所述轴芯的一端至其另一端逐渐向靠近所述防尘下盖的方向倾斜;各所述气孔的延伸轨迹均从其远离所述轴芯的一端至其另一端朝所述轴芯的旋转方向倾斜,并使所述气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延伸方向与轴芯在所述水平面上的任意一半径方向均错开;各所述气孔分别与所述气隙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防尘内盖远离所述轴芯的一端与所述机体之间间隔形成环形气槽,所述环形气槽将各个所述气孔分别与所述供气气路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防尘内盖和所述机体之间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环形气槽下方的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气隙的宽度D=0.1±0.03mm。进一步地,所述气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延伸轨迹经过点A和点B,所述点A位于所述点B远离所述轴芯的一侧;所述轴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水平面的交点为点C;直线AB和直线AC相交。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电主轴结构还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内圈套设在所述轴芯外,所述轴承外圈固定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机体上,并开设有嵌装槽;所述限位件嵌装在所述嵌装槽内。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弹性限位挡圈;所述弹性限位挡圈绕所述轴芯的周向延伸,所述嵌装槽绕所述轴芯的周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电主轴结构还包括拉刀机构、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所述拉刀机构设置于所述机体内,并与所述轴芯传动相连以在所述轴芯旋转时随所述轴芯旋转;所述拉刀机构用于夹装所述第一刀柄或所述第二刀柄;所述第一刀柄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防尘下盖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与所述限位块插装配合,以阻止所述第一刀柄相对所述机体旋转。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和所述第一刀柄之间设置有调节垫圈。进一步地,所述拉刀机构包括拉杆、弹性元件和拉爪;所述拉杆活动穿设于所述轴芯内;所述拉爪与所述拉杆传动连接,并用于夹装所述第一刀柄或所述第二刀柄;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抵于所述轴芯和所述拉杆上,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拉杆向上运动的弹力;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固定连接并均套设在所述拉杆外的第一螺旋绕圈和第二螺旋绕圈;所述第二螺旋绕圈与第一螺旋绕圈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并绕,且所述第一螺旋绕圈和所述第二螺旋绕圈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绒毛。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气孔,各气孔的延伸方向均相同,使得外部气流的排出方向一致,避免出现混流而使得气流的流速相互抵消,确保气流的流速且形成稳定的气幕屏障,且各气孔的延伸轨迹朝所述轴芯的旋转方向倾斜,并使气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延伸方向与轴芯在所述水平面上的任意一半径方向均错开,如此,气流的出气方向与轴芯的旋转方向相同,从而,轴芯的旋转可为气流的流动增速,从而在气孔排出的气流从防尘下盖与轴芯之间的气隙排出时,形成强度较强的气幕屏障,从而达到较好的隔绝外部异物进入电主轴的效果,而无需增设“迷宫”结构,简化整体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尘电主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局部A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防尘内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防尘内盖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局部B的结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拉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防尘电主轴结构装夹第二刀柄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防尘电主轴结构装夹第一刀柄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刀柄和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机体;11、供气气路;20、轴芯;30、防尘下盖;40、气隙;50、防尘内盖;60、气孔;70、环形气槽;80、密封圈;90、轴承;100、限位件;110、轴承座;120、拉刀机构;121、拉杆;122、弹性元件;1221、第一螺旋绕圈;1222、第二螺旋绕圈;123、拉爪;130、第一刀柄;140、第二刀柄;150、限位块;160、调节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6所示的一种防尘电主轴结构,包括机体10、轴芯20、防尘内盖50和防尘外盖;其中,所述机体10开设有供气气路11,可以理解的是,供气气路11具有与外部气源连接的进气端;所述轴芯20通过轴承90组件穿设于所述机体10内,并可相对所述机体10绕其轴线旋转;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轴芯20与机体10同轴设置,此处的轴线指轴芯20或机体10的中心轴线;所述防尘下盖30固定在所述机体10上,套设在所述轴芯20伸出所述机体10的部位外,且所述防尘下盖30与所述轴芯20之间间隔形成气隙40;所述防尘内盖50位于所述机体10内,并套设于所述轴芯20外,且位于所述防尘下盖30上方;所述防尘内盖50开设有绕所述轴芯20周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气孔60;各所述气孔60分别与所述供气气路11连通,如此,外部气源提供的外部气体可通过供气气路11进入各个气孔60内,即,供气气路11具有出气端;各所述气孔60的延伸轨迹均从其远离所述轴芯20的一端至其另一端逐渐向靠近所述防尘下盖30的方向倾斜,从而使气流向下流动;各所述气孔60的延伸轨迹均从其远离所述轴芯20的一端至其另一端朝所述轴芯20的旋转方向倾斜,并使气孔6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延伸方向与轴芯20在该水平面上的任意一半径方向均错开;可以理解的是,各个气孔60的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尘电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体;所述机体开设有供气气路;/n轴芯;所述轴芯通过轴承穿设于所述机体内,并可相对所述机体绕其轴线旋转;所述轴芯的下端伸出所述机体外;/n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安装在所述机体上,位于所述轴承下方,并用于与所述轴承的下端相抵碰;/n防尘下盖;所述防尘下盖固定在所述机体上,套设在所述轴芯伸出所述机体的部位外,且所述防尘下盖与所述轴芯之间间隔形成气隙;/n防尘内盖;所述防尘内盖位于所述机体内,套设于所述轴芯外,且位于所述防尘下盖上方;所述防尘内盖开设有绕所述轴芯周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气孔;各所述气孔分别与所述供气气路连通;各所述气孔的延伸轨迹均从其远离所述轴芯的一端至其另一端逐渐向靠近所述防尘下盖的方向倾斜;各所述气孔的延伸轨迹均从其远离所述轴芯的一端至其另一端朝所述轴芯的旋转方向倾斜,并使所述气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延伸方向与轴芯在所述水平面上的任意一半径方向均错开;各所述气孔分别与所述气隙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电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开设有供气气路;
轴芯;所述轴芯通过轴承穿设于所述机体内,并可相对所述机体绕其轴线旋转;所述轴芯的下端伸出所述机体外;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安装在所述机体上,位于所述轴承下方,并用于与所述轴承的下端相抵碰;
防尘下盖;所述防尘下盖固定在所述机体上,套设在所述轴芯伸出所述机体的部位外,且所述防尘下盖与所述轴芯之间间隔形成气隙;
防尘内盖;所述防尘内盖位于所述机体内,套设于所述轴芯外,且位于所述防尘下盖上方;所述防尘内盖开设有绕所述轴芯周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气孔;各所述气孔分别与所述供气气路连通;各所述气孔的延伸轨迹均从其远离所述轴芯的一端至其另一端逐渐向靠近所述防尘下盖的方向倾斜;各所述气孔的延伸轨迹均从其远离所述轴芯的一端至其另一端朝所述轴芯的旋转方向倾斜,并使所述气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延伸方向与轴芯在所述水平面上的任意一半径方向均错开;各所述气孔分别与所述气隙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电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内盖远离所述轴芯的一端与所述机体之间间隔形成环形气槽,所述环形气槽将各个所述气孔分别与所述供气气路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电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内盖和所述机体之间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环形气槽下方的密封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电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隙的宽度D=0.1±0.03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电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延伸轨迹经过点A和点B,所述点A位于所述点B远离所述轴芯的一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雷宝冯尚雄詹邦藩黄绍样汤秀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