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获取双曲率壁板的预弯工装及喷丸成形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364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获取双曲率壁板的预弯工装及喷丸成形工艺,该预弯工装包括工装框架,用于支撑壁板,所述两个侧面为壁板的正面和背面;施压组件,设于工装框架上,用于向壁板的正面和背面的不同位置分别施加压力以使壁板呈预弯状态,施压组件包括设于工装框架上且分别位于待预弯的壁板的两个侧面的第一支臂组件和第二支臂组件,第一支臂组件向壁板的正面上的上下两端施加靠近第二支臂组件方向运动的压力,第二支臂组件向壁板的背面的中部位置施加靠近第一组件方向运动的压力,通过将壁板保持一个预弯状态,且对壁板的正面(即喷丸区域)无遮挡,可以通过一次预弯实现壁板的喷丸成形,提升壁板喷丸成形质量及生产加工效率。

Pre bending tooling and shot peening process for obtaining double curvature wall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获取双曲率壁板的预弯工装及喷丸成形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钣金成形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获取双曲率壁板的预弯工装及喷丸成形工艺。
技术介绍
喷丸成形技术是利用高速弹丸流撞击金属板材的表面,使受撞击的表面及其下层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而延伸,从而逐步使板材发生向受喷面凸起的弯曲变形而达到所需外形的一种成形方法。该技术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并随着飞机整体壁板零件的广泛应用而逐步发展起来。由于此种成形方式在成形过程中无需专用模具和压力机,成形方法灵活多样,非常适合于小批量生产,因此被大量应用于飞机的机翼、机身以及运载火箭燃料箱等的整体壁板成形中。当前喷丸成形已成为现代飞机,特别是大型飞机整体壁板成形的一种主要方法。随着喷丸成形的技术发展,预应力喷丸成形逐步得到推广,预应力喷丸成形是指在喷丸成形前,借助预应力夹具预先在零件板坯上施加载荷,形成弹性应变,然后再对其进行成形的一种喷丸成形方法。在相同喷丸强度和覆盖率条件下,预应力喷丸的成形极限是自由喷丸的2~3倍,同时预应力喷丸还可有效控制沿喷丸路线方向的附加弯曲变形,该技术可以解决复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获取双曲率壁板的预弯工装,用于在所述壁板(10)的两个侧面上的不同位置分别施加压力,使得所述壁板(10)呈预弯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弯工装包括工装框架(1),用于支撑所述壁板(10),所述两个侧面为所述壁板(10)的正面(100)和背面(110);/n施压组件,设于所述工装框架(1)上,用于向所述壁板(10)的正面(100)和背面(110)的不同位置分别施加压力以使所述壁板(10)呈预弯状态,所述施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工装框架(1)上且分别位于待预弯的所述壁板(10)的两个侧面的第一支臂组件和第二支臂组件,所述第一支臂组件向所述壁板(10)的正面(100)上的上下两端施加靠近第二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获取双曲率壁板的预弯工装,用于在所述壁板(10)的两个侧面上的不同位置分别施加压力,使得所述壁板(10)呈预弯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弯工装包括工装框架(1),用于支撑所述壁板(10),所述两个侧面为所述壁板(10)的正面(100)和背面(110);
施压组件,设于所述工装框架(1)上,用于向所述壁板(10)的正面(100)和背面(110)的不同位置分别施加压力以使所述壁板(10)呈预弯状态,所述施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工装框架(1)上且分别位于待预弯的所述壁板(10)的两个侧面的第一支臂组件和第二支臂组件,所述第一支臂组件向所述壁板(10)的正面(100)上的上下两端施加靠近第二支臂组件方向运动的压力,所述第二支臂组件向所述壁板(10)的背面(110)的中部位置施加靠近第一组件方向运动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获取双曲率壁板的预弯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框架(1)上还设有多个可拆卸连接的卡板(2),各所述卡板(2)位于待预弯的所述壁板(10)的正面(100)的同一侧,且沿着待预弯的所述壁板(10)的正面(100)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各所述卡板(2)上靠近待预弯的所述壁板(10)的一端均设有轮廓面,用于贴合受外力弯曲后的待预弯的所述壁板(10)的正面(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获取双曲率壁板的预弯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工装框架(1)上的多个第一上支臂(3)和设于所述第一上支臂(3)下方的多个第一下支臂(4),各所述第一上支臂(3)上均设有用于下压所述壁板(10)的正面(100)的第一上档条(5),各所述第一下支臂(4)上均设有用于下压所述壁板(10)的正面(100)的第一下档条(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获取双曲率壁板的预弯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臂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工装框架(1)上的多个第二支臂(7),各所述第二支臂(7)上均设有用于下压所述壁板(10)的背面(110)的顶条(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获取双曲率壁板的预弯工装,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上支臂(3)与各所述第一下支臂(4)上均设有调节螺钉(20),所述调节螺钉(20)与所述第一上支臂(3)或第一下支臂(4)螺纹连接,且所述调节螺钉(20)上靠近所述壁板(10)的正面(100)的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涛尚建勤曾元松白雪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