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iO-67包裹Co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
,特别是涉及一种UiO-67包裹Co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金属纳米粒子因其在纳米尺度上展现出的优异物理化学性质,在催化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般而言,金属粒子的粒径越小,其表面能也就越高,热力学上越不稳定。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将金属粒子分散于固体载体表面从而防止聚集。但在催化反应过程中,金属粒子在反应条件下很难保持稳定,邻近的金属纳米粒子仍然倾向于发生团聚从而降低表面能。为了防止金属纳米粒子的团聚,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是将金属纳米粒子封装在多孔材料(如分子筛、多孔碳材料)的孔道内部,利用孔道限域作用分散隔离金属纳米粒子,从而防止团聚。多孔材料限域金属纳米粒子可以通过前合成或者后引入的方法实现。前合成指的是预先合成金属纳米粒子,然后在其表面构筑多孔材料。在前合成的方法中通常需要一些特定的封端剂、离子或者表面活性剂来稳定前合成的金属纳米粒子。但是,这些稳定剂很难在合成金属纳米粒子与多孔材料的复合物后去除,这对催化过程中物质的传质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iO-67包裹Co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7,所述活性组分为Co纳米粒子;所述Co纳米粒子限域于UiO-67的孔道之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iO-67包裹Co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7,所述活性组分为Co纳米粒子;所述Co纳米粒子限域于UiO-67的孔道之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iO-67包裹Co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Co纳米粒子的担载量占催化剂总质量的0.1%~9.7%。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UiO-67包裹Co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5,5’-二羧酸甲酯-2,2’-联吡啶-)钴盐:将钴盐和2,2’-联吡啶-5,5’-二羧酸二甲酯加入到溶剂中,加热反应,得到(5,5’-二羧酸甲酯-2,2’-联吡啶-)钴盐;
2)制备(5,5’-二羧酸-2,2’-联吡啶-)钴盐:将(5,5’-二羧酸甲酯-2,2’-联吡啶-)钴盐与含碱的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将pH值调到0.5~2,得到(5,5’-二羧酸-2,2’-联吡啶-)钴盐;
3)制备UiO-67固载钴盐:将锆盐和含联吡啶单元的配体分散在溶剂中,加热反应,将所得的固体产物进行溶剂交换,干燥,得到UiO-67固载钴盐;所述含联吡啶单元的配体为(5,5’-二羧酸-2,2’-联吡啶-)钴盐,或者是(5,5’-二羧酸-2,2’-联吡啶-)钴盐和4,4’-联苯二羧酸;
4)制备UiO-67包裹Co:将UiO-67固载钴盐在还原性气体下进行加热反应,得到UiO-67包裹Co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钴盐和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曦,麦裕良,蒋婷婷,陈佳志,李媛,陈晓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石油与精细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