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装件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252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气安装件组件,被配置在大致长方体箱状的外壳的内部被铅垂延伸的隔板分割成送风机室和机械室的室外单元的机械室内,可以在用保护盖来覆盖控制基板的同时实现紧凑化并确保接触频率高的控制元件的识别性和维修性。电气安装件组件(7)具有框架(71),该框架(71)包括:供安装有各种电气零件的控制基板(91)进行安装的基板安装板(72)、以及覆盖控制基板(91)的基板保护板(96)。在基板保护板(76)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一辅助安装部(79),在该第一辅助安装部(79)上安装与控制基板(91)分开的安装有接触频率高的控制元件(98a、98b)的第一辅助基板(9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气安装件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空调装置,尤其涉及在大 致长方体箱状的外壳的内部被铅垂延伸的隔板分割成送风机室和机械室的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被配置在机械室内的电气安装件组件、具有该组件 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以及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有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其大致长方体箱状的外壳的内部被沿铅 垂方向延伸的隔板分割成送风机室和机械室。在该送风机室内主要配置有室外 热交换器和室外风扇。在机械室内主要配置有压縮机、由阀类和制冷剂配管等 构成的制冷剂回路构成零件以及电气安装件组件。这种电气安装件组件具有安 装有运行控制元件的控制基板(参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236284号公报在上述的电气安装件组件中,有时为了防止作业人员触电和避免高温而设 置覆盖控制基板的保护盖,但若做成这种构造,则很难实现紧凑化,并会影响 接触频率高的控制元件(例如LED等显示元件、开关和连接器等操作元件) 的识别性和维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大致长方体箱状的外壳的内部被铅垂延伸的隔板 分割成送风机室和机械室的室外单元中,对于被配置的机械室内的电气安 装件组件,可以在用保护盖来覆盖控制基板的同时实现紧凑化并确保接触 频率高的控制元件的识别性和维修性。第1专利技术的电气安装件组件是在大致长方体箱状的外壳的内部被铅垂延伸的隔板分割成送风机室和机械室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被配置在机 械室内的电气安装件组件,具有框架,该框架包括供安装有各种电气零 件的控制基板进行安装的基板安装板、以及覆盖控制基板的基板保护板。 在基板保护板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一辅助安装部,在该第一辅助安装部上 安装与控制基板分开的安装有接触频率高的控制元件的第一辅助基板。在该电气安装件组件中,由于在基板保护板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一辅 助安装部,在该第一辅助安装部上安装与控制基板分开的安装有接触频率 高的控制元件的第一辅助基板,因此无需在控制基板上安装接触频率高的 控制元件,可实现紧凑化,并可从基板保护板的外表面接触接触频率高的 控制元件。由此,可实现电气安装件组件的紧凑化并确保接触频率高的控 制元件的识别性和维修性。第2专利技术的电气安装件组件是在第1专利技术的电气安装件组件中,在基 板保护板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二辅助安装部,该第二辅助安装部供安装有 追加附加功能时所需的附加功能用控制元件的第二辅助基板进行安装。在该电气安装件组件中,由于可在基板保护板的外表面上安装第二辅 助基板,在该第二辅助基板上安装有追加附加功能时所需的附加功能用控 制元件,因此可在实现电气安装件组件的紧凑化的同时追加附加功能。第3专利技术的电气安装件组件是在第1或第2专利技术的电气安装件组件中, 第一辅助安装部设置在在框架被设于外壳内的状态下在基板保护板的外 表面上的靠近外壳前表面的部分上。在该电气安装件组件中,由于接触频率高的控制元件配置在靠近外壳 前表面的部分上,因此可进一步提高接触频率高的控制元件的识别性和维 修性。第4专利技术的电气安装件组件是在第1至第3专利技术的任一个电气安装件组件中,框架设置成在被设于外壳内的状态下使基板保护板的外表面相对 于外壳的前表面倾斜的状态。在该电气安装件组件中,由于设置成使基板保护板的外表面相对于外 壳的前表面倾斜,因此可进一步提高接触频率高的控制元件的识别性和维修性。第5专利技术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包括大致长方体箱状的外壳、以将 外壳的内部分割成送风机室和机械室的形态铅垂延伸的隔板、以及配置在 机械室内的第1至第4专利技术的任一个电气安装件组件。在该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由于包括第1至第4专利技术的任一个电气 安装件组件,因此可实现室外单元本身的紧凑化并确保接触频率高的控制 元件的识别性和维修性。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电气安装件组件的一实施形态的室外单元的俯视 图(省略了顶板以及压縮机、室外热交换器和截止阀以外的制冷剂回路构成零 件)。图2是室外单元的主视图(省略了左右前板以及压縮机、室外热交换器和截止阀以外的制冷剂回路构成零件)。图3是从下方看设在机械室内的电气安装件组件的图。 图4是从图1的A方向看设在机械室内的电气安装件组件的图。 图5是从图1的B方向看设在机械室内的电气安装件组件的图。 图6是表示省略了图5中的隔板的状态的图。 (符号说明) 1室外单元 2单元外壳 7电气安装件组件 28隔板 71框架 72基板安装板 76基板保护板 79第一辅助安装部 80a、 80b、 80c第二辅助安装部91控制基板98第一辅助基板98a、 98b接触频率高的控制元件 99a、 99b、 99c第二辅助基板 SI送风机室 S2机械室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电气安装件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空调装置的 室外单元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1) 室外单元的整体结构图l是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电气安装件组件的一实施形态的室外单元l的俯视 图(省略了顶板22以及压縮机51、室外热交换器52和截止阀61、 62以外的 制冷剂回路构成零件5)。图2是室外单元1的主视图(省略了左右前板23、 24以及压縮机51、室外热交换器52和截止阀61、 62以外的制冷剂回路构成 零件5)。该室外单元1配置在室外,大致长方体箱状的单元外壳2的内部被铅 垂延伸的隔板28分割为送风机室S1和机械室S2,是所谓的筒形(trunk) 的构造。该室外单元1通过制冷剂配管(未图示)与配置在空调室内的室 内单元(未图示)相连。室外单元1主要包括大致长方体箱状的单元外 壳2;室外风扇4;具有压缩机51和室外热交换器52等设备、液体侧截止 阀61和气体侧截止阀62等阀和配管等部件、构成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回 路构成零件5;以及对室外单元1进行运行控制的电气安装件组件7。在下 面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的限制,"上"、"下"、"左"、"右"、 "前"、"后"、"正面"、"背面"是指从正面侧看图2所示的室外单 元1时的方向。(2) 单元外壳的结构单元外壳2主要包括底板21、顶板22、左前板23、右前板24和右侧板25。底板21是横长的大致长方形的金属制板状部件,构成单元外壳2的底 面部分。底板21的周缘部向上折弯。在底板21的外表面上设有两个固定 脚26,该固定脚固定在现场设置面上。固定脚26是从单元外壳2的正面看 具有大致U字形状、从单元外壳2的前侧朝着后侧延伸的金属制板状部件。顶板22是横长的大致长方形的金属制板状部件,构成室外单元1的顶 面部分。左前板23是主要构成单元外壳2的左前面部分和左侧面部分的金属制 板状部件,其下部利用螺钉等固定在底板21上。在左前板23上形成有被 室外风扇4吸入单元外壳2内的空气的吸入口 23a。另外,在左前板23上 还设置有吹出口 23b,该吹出口 23b用于将被室外风扇4从单元外壳2的背 面侧和左侧面侧吸入内部的空气向外部吹出。吹出口 23b上下形成有两个, 分别设有风扇格栅27。右前板24是主要构成单元外壳2的右前面部分和右侧面的前部的金属 制板状部件,其下部利用螺钉等固定在底板21上。右前板24的左端部利 用螺钉等固定在左前板23的右端部上。右侧板25是主要构成单元外壳2的右侧面的后部和右背面部分的金属 制板状部件,其下部利用螺钉等固定在底板21上。在左前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气安装件组件(7),在大致长方体箱状的外壳(2)的内部被铅垂延伸的隔板(28)分割成送风机室(S1)和机械室(S2)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被配置在所述机械室内,其特征在于,具有框架(71),所述框架(71)包括:供安装有各种电气零件的控制基板(91)进行安装的基板安装板(72)、以及覆盖所述控制基板的基板保护板(76),在所述基板保护板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一辅助安装部(79),在该第一辅助安装部(79)上安装与所述控制基板分开的安装有接触频率高的控制元件(98a、98b)的第一辅助基板(9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市久史川崎直弘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