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亚磷酸二苯一异癸酯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亚磷酸二苯一异癸酯制备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型亚磷酸二苯一异癸酯的制备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亚磷酸二苯一异癸酯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亚磷酸二苯一异癸酯的制备方法,属于亚磷酸二苯一异癸酯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工艺需要分步反应,先用三氯化磷和苯酚反应,生成中间体亚磷酸三苯酯,再用癸醇在催化剂条件下与中间体亚磷酸三苯酯发生酯交换反应,脱除副产物苯酚后,得到目标产物亚磷酸二苯一异癸酯。本工艺存在以下不足点:1、工艺路线过长,生长周期长,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下;2、产生副产物苯酚,需要精馏回收后才能再进行利用,增加生产成本;3、现有技术中对其制备装置为提高效率都通过驱动机构进行搅拌,而此种方式较为浪费电能不够节约;为此设计一种节能型亚磷酸二苯一异癸酯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来优化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节能型亚磷酸二苯一异癸酯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打开封盖将三氯化磷、癸醇和苯酚作为原料加入至制备壳体的内侧,通过启动电加热器带动电加热板使其对制备壳体进行加热,高温反应下产生大量蒸汽对浮动气囊产生推动力,带动调节板转动,从而对限位弹簧产生挤压力,通过限位弹簧对固定板产生推动力,从而带动转杆转动,通过转杆带动横向搅拌杆以及竖向搅拌叶在制备壳体内部转动进行搅拌,高温蒸汽通过横向吸气管进入至蒸汽蓄积腔内侧并进行初步降温后通过排液泵被抽出制备获得亚磷酸二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亚磷酸二苯一异癸酯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壳体(11)以及安装在所述制备壳体(11)底部两侧的排液蓄液仓(12),所述制备壳体(11)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排液蓄液仓(12)的内侧安装有与所述制备壳体(11)连通的排液阀(13),所述制备壳体(11)内侧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转杆(10),所述转杆(10)外侧的底部安装有弧形结构的底部弧形搅拌杆(20),且所述底部弧形搅拌杆(20)弧形向下弯曲,所述转杆(10)的外侧且沿其轴向上通过轴承等间距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9),所述第二连接杆(19)远离所述转杆(10)的一端安装有横向搅拌杆(15),所述横向搅拌杆(15)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杆(19)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6),所述第一连接杆(16)的外侧且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杆(19)的一端沿其外环部等间距安装有竖向搅拌叶(17),所述转杆(10)外侧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板(18),且所述固定板(18)底部的一侧安装有铰接座(27),所述铰接座(27)的内侧铰接有铰接杆(26),所述铰接杆(26)的外侧铰接有铰接块(25),所述铰接块(25)的一侧安装有调节板(22),所述调节板(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亚磷酸二苯一异癸酯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壳体(11)以及安装在所述制备壳体(11)底部两侧的排液蓄液仓(12),所述制备壳体(11)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排液蓄液仓(12)的内侧安装有与所述制备壳体(11)连通的排液阀(13),所述制备壳体(11)内侧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转杆(10),所述转杆(10)外侧的底部安装有弧形结构的底部弧形搅拌杆(20),且所述底部弧形搅拌杆(20)弧形向下弯曲,所述转杆(10)的外侧且沿其轴向上通过轴承等间距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9),所述第二连接杆(19)远离所述转杆(10)的一端安装有横向搅拌杆(15),所述横向搅拌杆(15)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杆(19)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6),所述第一连接杆(16)的外侧且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杆(19)的一端沿其外环部等间距安装有竖向搅拌叶(17),所述转杆(10)外侧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板(18),且所述固定板(18)底部的一侧安装有铰接座(27),所述铰接座(27)的内侧铰接有铰接杆(26),所述铰接杆(26)的外侧铰接有铰接块(25),所述铰接块(25)的一侧安装有调节板(22),所述调节板(22)远离所述固定板(18)的一侧安装有浮动气囊(23),所述固定板(18)与所述调节板(22)之间安装有限位弹簧(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亚磷酸二苯一异癸酯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壳体(11)内侧的下方以及中部和上方皆铺设有电加热板(9),所述制备壳体(11)外侧的顶部安装有电加热器(5),且所述电加热器(5)通过导线与所述电加热板(9)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亚磷酸二苯一异癸酯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壳体(11)顶部的两侧安装有蒸汽蓄积腔(2),所述蒸汽蓄积腔(2)的内侧安装有延伸至所述制备壳体(11)内侧的竖向吸气管(6),所述竖向吸气管(6)位于所述制备壳体(11)内侧的一端安装有横向吸气管(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亚磷酸二苯一异癸酯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蓄积腔(2)的顶部连通有排液连通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繁馨,雷树敏,缪栋,孙秋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常青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