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过滤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23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旋流过滤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旋流过滤装置及系统,包括筒体、滤芯、活动短接、上端盖和下端盖;筒体一端连接上端盖,另一端通过活动短接与下端盖连接;滤芯设置在筒体内部且两端均通过管板与筒体连接;上端盖上开设进气口和清液口,进气口上设置进气阀,筒体上开设进液口,进液口上设置进液阀,进液口沿筒体的切线方向设置;下端盖上开设排渣口,排渣口上设置排渣阀;旋流过滤系统包括清液管线、排渣管线、循环液管线、进液管线、压缩空气管线、撬装底座和若干旋流过滤装置。实现旋流沉淀杂物和膜式过滤的快速净化作用,采用活动短接的设计,方便设备的拆解和检查维修,将单个旋流过滤装置通过撬装结构,设备占地面积小、效率高。

A kind of cyclone filtration device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流过滤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旋流过滤装置领域,涉及一种旋流过滤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工业领域,膜过滤技术普遍采用具有表面过滤性能的滤膜进行过滤,可使液体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全部截留在滤膜的表面,是目前最有效的固液分离装置之一。膜过滤技术是指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又称为膜过滤技术,它是深度水处理的一种高级手段,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分离和浓缩的目的。膜过滤技术中常用的过滤膜材料为陶瓷膜和有机膜,陶瓷膜的价格太高,一般售价是有机膜的几倍,甚至更高,而且陶瓷膜具有脆性,尤其是单个管状膜和小孔径的多孔单体膜件。目前常见的筒体式旋流过滤装置在需要增加设备处理量时普遍采用增加滤芯的方法,但是,这会导致当处理量较大时,过滤设备的体积和占地面积都会相应的增加。同时,过滤设备较大时,需要的配套设施也要增加,增加了施工成本,并且较大的设备吊装和装卸均不方便,运输成本也较高。当前过滤设备的大量过滤原件(滤芯)集中于单台设备中,若出现单根滤芯受损,可能导致整个设备固液分离效果降低,需进行整体停机和检修,严重影响过滤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膜过滤废液时易堵塞、占地面积大且效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旋流过滤装置及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一方面,一种旋流过滤装置,包括筒体、滤芯、活动短接、上端盖和下端盖;筒体一端连接上端盖,另一端通过活动短接与下端盖连接;滤芯设置在筒体内部,且滤芯两端均通过管板与筒体连接;上端盖上开设进气口和清液口,进气口上设置进气阀,筒体上开设进液口,进液口上设置进液阀,进液口沿筒体的切线方向设置;下端盖上开设排渣口,排渣口上设置排渣阀。本专利技术旋流过滤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筒体上还开设压力表接口,压力表接口上设置用于实时监测筒体内部压力的压力表。所述活动短接上开设循环口,循环口上设置循环阀。还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与进气阀、进液阀和排渣阀均连接,用于控制进气阀、进液阀和排渣阀的阀门开度。所述下端盖采用锥形结构设计,下端盖两端中较大一端与筒体连接。所述筒体采用碳钢材质,筒体的内表面上衬天然橡胶。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一种旋流过滤系统,包括清液管线、排渣管线、循环液管线、进液管线、压缩空气管线、撬装底座和若干上述的旋流过滤装置;所有旋流过滤装置的进气口均与压缩空气管线连通,所有旋流过滤装置的清液口均与清液管线连通,所有旋流过滤装置的排渣口均与排渣管线连通,所有旋流过滤装置的进液口均与进液管线连通,所有旋流过滤装置均撬装在撬装底座上。本专利技术旋流过滤系统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还包括回流液管线,回流液管线与进液管线连通且回流液管线上设置回流阀。还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与回流阀以及所有旋流过滤装置的进气阀、进液阀和排渣阀均连接,用于控制回流阀、进气阀、进液阀和排渣阀的阀门开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旋流过滤装置,通过将滤芯设置在筒体内部,在待处理液经过筒体时在滤芯的作用下实现过滤,并在上端盖上开设进气口,压缩空气可以通过进气口进入旋流过滤装置内部,便于实现旋流过滤装置的反冲洗,极大提高清洗效率。进液口沿筒体的切线方向设置,待处理液沿筒体切线方向旋流进液,过滤过程采用旋流进液的方式,有利于离心力作用下待处理液的固液分离,杂质在离心力、自重力作用下沿筒壁沉淀于下部,圆筒壳上部过滤处杂质较少,不易堵塞滤膜,从而实现旋流沉淀杂物和膜式过滤的快速净化作用。采用活动短接的设计,筒体通过活动短接与下端盖连接,方便设备的拆解和检查维修。同时,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中小型厂家即可加工,便于生产制造。进一步的,筒体上还开设压力表接口,压力表接口上设置用于实时监测筒体内部压力的压力表,便于获取筒体内部压力,便于及时进行反冲洗。进一步的,活动短接上开设循环口,循环口上设置循环阀,通过循环过滤的设计,提升过滤效果和效率。进一步的,还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与进气阀、进液阀和排渣阀均连接,用于控制进气阀、进液阀和排渣阀的阀门开度,通过PLC控制器实现自动化控制,大大减少人工投入,也能提升过滤效率。进一步的,下端盖采用锥形结构设计,下端盖两端中较大一端与筒体连接,锥形结构的设计便于进行排渣。进一步的,筒体采用碳钢材质,筒体的内表面上衬天然橡胶,防止日后工作时产生腐蚀、生锈等现象,可抗高温和耐腐蚀。本专利技术旋流过滤系统,通过各种管线将若干旋流过滤装置互联,根据不同的过滤需求可以设置不同数量的旋流过滤装置,便于满足不同使用需求,同时,使用撬装式设计结构,结合模块化工业设备设计理念,将单个旋流过滤装置通过撬装结构,设备占地面积小、效率高,根据所需要的处理量,将若干旋流过滤装置集成,组装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过滤系统,进而实现大处理量的过滤分离,单个旋流过滤装置的独立设计便于运输和装卸。进一步的,还包括回流液管线,回流液管线与进液管线连通且回流液管线上设置回流阀,通过回流设计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也可以改变回流阀的阀门开度大小,便于单个旋流过滤装置的停机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旋流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旋流过滤装置的进液口处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旋流过滤装置的滤芯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旋流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撬装底座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撬装底座主视图。其中:1-进气阀;2-进气口;3-清液口;4-压力表;5-压力表接口;6-进液阀;7-进液口;8-筒体;9-滤芯;10-循环口;11-循环阀;12-活动短接;13-排渣口;14-排渣阀;15-清液管线;16-排渣管线;17-循环液管线;18-回流液管线;19-进液管线;20-压缩空气管线;21-撬装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流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8)、滤芯(9)、活动短接(12)、上端盖和下端盖;/n筒体(8)一端连接上端盖,另一端通过活动短接(12)与下端盖连接;滤芯(9)设置在筒体(8)内部,且滤芯(9)两端均通过管板与筒体(8)连接;上端盖上开设进气口(2)和清液口(3),进气口(2)上设置进气阀(1),筒体(8)上开设进液口(7),进液口(7)上设置进液阀(6),进液口(7)沿筒体(8)的切线方向设置;下端盖上开设排渣口(13),排渣口(13)上设置排渣阀(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8)、滤芯(9)、活动短接(12)、上端盖和下端盖;
筒体(8)一端连接上端盖,另一端通过活动短接(12)与下端盖连接;滤芯(9)设置在筒体(8)内部,且滤芯(9)两端均通过管板与筒体(8)连接;上端盖上开设进气口(2)和清液口(3),进气口(2)上设置进气阀(1),筒体(8)上开设进液口(7),进液口(7)上设置进液阀(6),进液口(7)沿筒体(8)的切线方向设置;下端盖上开设排渣口(13),排渣口(13)上设置排渣阀(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8)上还开设压力表接口(5),压力表接口(5)上设置用于实时监测筒体(8)内部压力的压力表(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短接(12)上开设循环口(10),循环口(10)上设置循环阀(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与进气阀(1)、进液阀(6)和排渣阀(14)均连接,用于控制进气阀(1)、进液阀(6)和排渣阀(14)的阀门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叶富刘新王延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金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市飞尚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