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纵向火焰节能环保玻璃窑炉蓄热室内多级脱硝超低排放方法及其蓄热室和应用,方法是在纵向火焰节能环保玻璃窑炉纵向两端胸墙分别设置的小炉通道及与之相通的一组或多组多通道蓄热室,在所述蓄热室进行SNCR一级高温脱硝和S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在蓄热室尾端联通催化剂还原低温脱硝系统脱硝。蓄热室是与纵向火焰节能环保玻璃窑炉纵向两端胸墙上小炉通道分别相通的一组或多组多通道蓄热室,在所述蓄热室设置SNCR一级高温脱硝和S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装置;在蓄热室尾端联通催化剂还原低温脱硝系统。应用是应用于纵向换向火焰节能环保浮法玻璃窑炉。具有减少环境污染,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经济社会环保效益显著的优点。
The method of multi-stage denitrification and ultra-low emission in the regenerator of vertical flame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lass furnace and its regenerator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纵向火焰节能环保玻璃窑炉蓄热室内多级脱硝超低排放方法及其蓄热室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窑炉,特别是涉及一种纵向火焰节能环保玻璃窑炉蓄热室内多级脱硝超低排放方法及其蓄热室和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大气污染变成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同时氮氧化物NOx的大气污染问题从70年代以来逐渐被重视起来。经过研究人们发现,NOx不仅会引起光化学烟雾,而且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引发高含量硝酸雨、减少臭氧层以及其他一些问题,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我国开始抓氮氧化物减排后,更是将脱硝列为其污染防治的重点。因此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各行业都在不断重新制定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现有的玻璃窑炉脱硝技术一般主要围绕在烟气尾端单独另外增加设备投资进行处理,需要的烟气温度高,并且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但针对我公司的纵向火焰节能环保浮法玻璃窑炉,虽然纵向火焰玻璃窑炉节能效果很好,但由于烟气温度低(120℃-200℃),低温节能,现有的低温脱硝技术又很不成熟,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使得蓄热室联通催化剂还原低温脱硝系统的现有的纵向火焰玻璃窑炉出现了技术能耗高,氮氧化物产生多,脱硝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的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脱硝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的纵向火焰节能环保玻璃窑炉蓄热室内多级脱硝超低排放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适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蓄热室,和该方法的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纵向火焰节能环保玻璃窑炉蓄热室内多级脱硝超低排放方法是在纵向火焰节能环保玻璃窑炉纵向两端胸墙分别设置的小炉通道及与之相通的一组或多组多通道蓄热室,其特别之处在于在所述蓄热室进行SNCR一级高温脱硝和S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在蓄热室尾端联通催化剂还原低温脱硝系统脱硝。所述S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装置是还原剂喷雾机构。所述还原剂为尿素或者氨水。其是一种纵向火焰节能环保玻璃窑炉蓄热室内两级脱硝超低氮氧化物排放技术装置。所述蓄热室是将传统玻璃窑炉一组或多组单通道蓄热室设计成至少一组或多组三通道蓄热室。小炉通道以上斜形式与蓄热室相通。具有能减少环境污染、真正达到更严格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同时又能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经济社会环保效益显著的优点。作为优化,在所述蓄热室800℃-1100℃处进行SNCR一级高温脱硝和320℃-420℃处进行S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蓄热室测找最佳脱硝温度处设置SNCR系统一级高温(800℃-1100℃)脱硝和设置SCR催化剂还原二级中温(320℃-420℃)脱硝,实现超低排放。在所述蓄热室900℃处进行SNCR一级高温脱硝和370℃处进行S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作为优化,SNCR一级高温脱硝装置脱硝量占烟气总含硝量50%以上,SN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装置对烟气剩余硝进行脱除。SN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装置脱硝量占烟气剩余硝量80%以上。更精确是在玻璃窑炉至少一组或多组三通道蓄热室内测找最佳温度(900℃)处设置SNCR一级高温脱硝装置,达到脱硝50%以上。更精确是在至少一组或多组三通道蓄热室内测找最佳温度(370℃)处设置S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装置,达到脱硝80%以上。作为优化,在与小炉通道相联的蓄热室上部进行SNCR一级高温脱硝,在至少一组或多组蓄热室通道相应温度处进行S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在小炉通道和蓄热室上部采用SNCR一级高温脱硝装置,再在至少一组或多组三通道最佳温度处设置S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装置,共在蓄热室内进行两级脱硝,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少,运行成本低,达到玻璃窑炉超低排放。作为优化,小炉通道联通蓄热室上部向上倾斜的上行通道,上行通道依次通过蓄热室下降一通道,蓄热室上升二通道和蓄热室下降三通道横向联通低温催化脱硝系统;所述SNCR一级高温脱硝装置设置在上行通道内,所述S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装置设置在蓄热室下降一通道内或者设置在在蓄热室下降一通道和蓄热室上升二通道的共同底部。与小炉通道联通的蓄热室上部向上倾斜上行通道是上行通道顶部制有轴线与上行通道内烟气流向垂直的上行通道拱顶,上行通道底部制有自小炉通道端向里倾斜上升的上行通道坡底,上行通道拱顶与上行通道坡底之间的上行通道内设置SNCR一级高温脱硝装置,蓄热室下降一通道内设置所述S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装置。上行通道拱顶与上行通道坡底及两侧围壁之间的上行通道内设置SNCR一级高温脱硝装置,上行通道坡底内端向下设置蓄热室下降一通道与蓄热室上升二通道之间的一二通道间壁,上行通道拱顶与小炉通道相对的前顶端设置蓄热室下降一通道的一通道外壁,一二通道间壁与一通道外壁之间的蓄热室下降一通道内设置所述S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装置。一二通道间壁与一通道外壁及两侧围壁之间的蓄热室下降一通道内设置所述S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装置,一通道外壁下端向后设置二三通道底板,二三通道底板中部向上设置二三通道间壁,一二通道间壁与二三通道间壁之间为上升二通道,上行通道坡底后端向下设置三通道外壁,二三通道间壁与三通道外壁之间为蓄热室下降三通道,蓄热室下降三通道下部横向联通低温催化剂还原脱硝系统。一二通道间壁下方的二三通道底板与一通道外壁和一二通道间壁及两侧围壁之间烟气回转空腔为蓄热室下降一通道与蓄热室上升二通道之间的一二转弯通道,所述S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装置设置在所述下蓄热室下降一通道下部和所述一二转弯通道内。一二通道间壁与二三通道间壁及两侧围壁之间为蓄热室上升二通道,二三通道间壁上方的上行通道坡底与二三通道间壁和三通道外壁及两侧围壁之间烟气回转空腔为蓄热室上升二通道与蓄热室下降三通道之间的二三转弯通道,二三通道间壁与三通道外壁及两侧围壁之间为蓄热室下降三通道,蓄热室下降三通道通过其三通道外壁下部通口横向联通低温催化剂还原脱硝系统。适用本专利技术纵向火焰节能环保玻璃窑炉蓄热室内多级脱硝超低排放方法的蓄热室是与纵向火焰节能环保玻璃窑炉纵向两端胸墙上小炉通道分别相通的一组或多组多通道蓄热室,在所述蓄热室设置SNCR一级高温脱硝装置和S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装置,在蓄热室尾端联通催化剂还原低温脱硝系统。所述S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装置是还原剂喷雾机构。所述还原剂为尿素或者氨水。其是一种纵向火焰节能环保玻璃窑炉蓄热室内两级脱硝超低氮氧化物排放技术装置。所述蓄热室是将传统玻璃窑炉一组或多组单通道蓄热室设计成至少一组或多组三通道蓄热室。小炉通道以上斜形式与蓄热室相通。具有能减少环境污染、真正达到更严格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同时又能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经济社会环保效益显著的优点。作为优化,在所述蓄热室800℃-1100℃处设置SNCR一级高温脱硝装置和320℃-420℃处设置S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装置。其包括小炉通道、设置三通道的蓄热室,蓄热室测找最佳脱硝温度处设置SNCR系统一级高温(800℃-1100℃)脱硝和设置SCR催化剂还原二级中温(320℃-420℃)脱硝,实现超低排放。作为优化,在所述蓄热室900℃处设置SNCR一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纵向火焰节能环保玻璃窑炉蓄热室内多级脱硝超低排放方法,在纵向火焰节能环保玻璃窑炉纵向两端胸墙分别设置的小炉通道及与之相通的一组或多组多通道蓄热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热室进行SNCR一级高温脱硝和S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在蓄热室尾端联通催化剂还原低温脱硝系统脱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向火焰节能环保玻璃窑炉蓄热室内多级脱硝超低排放方法,在纵向火焰节能环保玻璃窑炉纵向两端胸墙分别设置的小炉通道及与之相通的一组或多组多通道蓄热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热室进行SNCR一级高温脱硝和S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在蓄热室尾端联通催化剂还原低温脱硝系统脱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纵向火焰节能环保玻璃窑炉蓄热室内多级脱硝超低排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热室800℃-1100℃处进行SNCR一级高温脱硝和320℃-420℃处进行S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任一所述纵向火焰节能环保玻璃窑炉蓄热室内多级脱硝超低排放方法,其特征在于SNCR一级高温脱硝脱硝量占烟气总含硝量50%以上,SCR催化剂还原二级中温脱硝对烟气剩余硝进行脱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纵向火焰节能环保玻璃窑炉蓄热室内多级脱硝超低排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小炉通道相联的蓄热室上部进行SNCR一级高温脱硝,在至少一组或多组蓄热室通道相应温度处进行SCR二级催化剂还原中温脱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纵向火焰节能环保玻璃窑炉蓄热室内多级脱硝超低排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小炉通道联通蓄热室上部向上倾斜的上行通道,上行通道依次通过蓄热室下降一通道,蓄热室上升二通道和蓄热室下降三通道横向联通低温催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自江,肖志华,周倬,张华盛,全少龙,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润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