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双J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185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型双J管,包括双J管;所述双J管包含有中间管A、中间管B、连接管头A、连接管头B、连接管A、连接管B、J型管A和J型管B;所述中间管A和中间管B均位于连接管头A和连接管头B之间,且中间管A和中间管B的上下两端分别贯穿固定熔接在连接管头B底部和连接管头A顶部,所述连接管头A底部和连接管头B顶部分别固定熔接有连接管A和连接管B。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避免了两根双J管置入输尿管内出现不同步或无法同时置入情况的发生,且将现有双J管中间管体部分设计为呈螺旋缠绕状的中间管A和中间管B,使得置入输尿管一根本装置就可以实现现有双J管置入两根的效果,不仅降低了操作难度,而且还降低了医疗费用。

An improved double J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型双J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J管
,具体为一种改良型双J管。
技术介绍
双J管又称猪尾巴导管,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应用极为广泛,适用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积水、肾移植、肾及输尿管良性肿瘤等上尿路手术以及碎石机碎石、输尿管狭窄的扩张等治疗过程中,它植入输尿管后能起到引流尿液、防止输尿管狭窄和粘连堵塞的重要作用。临床应用的双J管多为硅橡胶或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制成,现有的双J管产品在应用方面都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自身缺陷:1、现有的双J管产品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制造材料在人体内均不能降解吸收,因此需要通过二次手术取出,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会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2、现有的双J管产品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人体的活动和输尿管的蠕动,容易造成双J管置入膀胱的一端或置入肾盂的一端完全缩入输尿管内,造成双J管失去引流作用情况的发生;3、现有的双J管产品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会采用双根双J管同时置入一侧输尿管内的方式,但是两根双J管容易出现不同步或无法同时置入的现象,不仅增加了操作难度,且会造成医疗费用的成倍增加。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改良型双J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型双J管,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型双J管,包括双J管;所述双J管包含有中间管A、中间管B、连接管头A、连接管头B、连接管A、连接管B、J型管A和J型管B;所述中间管A和中间管B均位于连接管头A和连接管头B之间,且中间管A和中间管B的上下两端分别贯穿固定熔接在连接管头B底部和连接管头A顶部,所述连接管头A底部和连接管头B顶部分别固定熔接有连接管A和连接管B,所述连接管A底部和连接管B顶部均固定熔接有J型管A和J型管B。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间管A和中间管B呈螺旋缠绕状设置于连接管头A和连接管头B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组所述J型管A和两组J型管B外壁上均贯穿开设有通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组所述J型管A和两组J型管B均呈旋涡状卷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J型管A、J型管B、连接管A、连接管头A、中间管A、中间管B、连接管头B和连接管B具体均为同一种高分子材料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高分子材料为聚乙醇酸(PGA)类聚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一种改良型双J管,通过中间管A和中间管B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两根双J管置入输尿管内出现不同步或无法同时置入情况的发生,且利用了双根双J管的工作原理,将现有双J管中间管体部分设计为呈螺旋缠绕状的中间管A和中间管B,使得置入输尿管一根本装置就可以实现现有双J管置入两根的效果,不仅降低了操作难度,而且还降低了医疗费用。2.本专利技术一种改良型双J管,通过连接管A底部和连接管B顶部均固定熔接有J型管A和J型管B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避免双J管置入膀胱的一端或置入肾盂的一端完全缩入输尿管内,造成双J管失去引流作用情况的发生。3.本专利技术一种改良型双J管,通过双J管整体使用聚乙醇酸(PGA)类聚合物材料制作而成的设置,聚乙醇酸是以乙交酯为原料制成的,在植入人体三个月后全部分解为乙醇酸,乙醇酸可以被人体肌体吸收,进而有效的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取出双J管的痛苦和增加的经济负担。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改良型双J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改良型双J管的中间管A和中间管B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改良型双J管的连接管头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改良型双J管的J型管A和J型管B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通孔1、J型管A2、J型管B3、连接管A4、连接管头A5、中间管A6、中间管B7、连接管头B8、连接管B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型双J管,包括双J管10;所述双J管10包含有中间管A6、中间管B7、连接管头A5、连接管头B8、连接管A4、连接管B9、J型管A2和J型管B3;所述中间管A6和中间管B7均位于连接管头A5和连接管头B8之间,且中间管A6和中间管B7的上下两端分别贯穿固定熔接在连接管头B8底部和连接管头A5顶部,所述连接管头A5底部和连接管头B8顶部分别固定熔接有连接管A4和连接管B9,所述连接管A4底部和连接管B9顶部均固定熔接有J型管A2和J型管B3。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中间管A6和中间管B7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两根双J管置入输尿管内出现不同步或无法同时置入情况的发生,且利用了双根双J管的工作原理,将现有双J管中间管体部分设计为呈螺旋缠绕状的中间管A6和中间管B7,使得置入输尿管一根本装置就可以实现现有双J管置入两根的效果,不仅降低了操作难度,而且还降低了医疗费用。其中,所述中间管A6和中间管B7呈螺旋缠绕状设置于连接管头A5和连接管头B8之间。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连接管头A5和连接管头B8的设置,连接管头A5和连接管头B8对中间管A6和中间管B7进行固定。其中,两组所述J型管A2和两组J型管B3外壁上均贯穿开设有通孔1。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通孔1的设置,膀胱和肾盂内的尿液可以通过通孔1进出双J管。其中,两组所述J型管A2和两组J型管B3均呈旋涡状卷起。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J型管A2和J型管B3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避免双J管置入膀胱的一端或置入肾盂的一端完全缩入输尿管内,造成双J管失去引流作用情况的发生。其中,所述J型管A2、J型管B3、连接管A4、连接管头A5、中间管A6、中间管B7、连接管头B8和连接管B9具体均为同一种高分子材料制成。其中,所述高分子材料为聚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型双J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双J管(10);/n所述双J管(10)包含有中间管A(6)、中间管B(7)、连接管头A(5)、连接管头B(8)、连接管A(4)、连接管B(9)、J型管A(2)和J型管B(3);/n所述中间管A(6)和中间管B(7)均位于连接管头A(5)和连接管头B(8)之间,且中间管A(6)和中间管B(7)的上下两端分别贯穿固定熔接在连接管头B(8)底部和连接管头A(5)顶部,所述连接管头A(5)底部和连接管头B(8)顶部分别固定熔接有连接管A(4)和连接管B(9),所述连接管A(4)底部和连接管B(9)顶部均固定熔接有J型管A(2)和J型管B(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型双J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双J管(10);
所述双J管(10)包含有中间管A(6)、中间管B(7)、连接管头A(5)、连接管头B(8)、连接管A(4)、连接管B(9)、J型管A(2)和J型管B(3);
所述中间管A(6)和中间管B(7)均位于连接管头A(5)和连接管头B(8)之间,且中间管A(6)和中间管B(7)的上下两端分别贯穿固定熔接在连接管头B(8)底部和连接管头A(5)顶部,所述连接管头A(5)底部和连接管头B(8)顶部分别固定熔接有连接管A(4)和连接管B(9),所述连接管A(4)底部和连接管B(9)顶部均固定熔接有J型管A(2)和J型管B(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双J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管A(6)和中间管B(7)呈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煜王荣江沈桂琴王伟高汪宁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