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导丝鼻胆管口鼻转换方法及专用鼻胆管技术

技术编号:2406185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导丝鼻胆管口鼻转换方法,具体步骤为:A、将导丝圈插入口腔直至接触到咽喉壁;略松开导丝圈,借助导丝圈自身弹性使其完全占据咽部的腔道;B、将导丝头端从单侧鼻腔置入约20cm,此时导丝刚性部分进入尾端导丝圈,回拉导丝圈改变导丝头端方向;C、与此同时向鼻腔内送入导丝,直至导丝头端从口腔中滑出;D、当导丝刚性部分滑出口腔外30cm时,经导丝头端套入鼻胆管,捏紧鼻胆管并向口腔内送入鼻胆管,同时经鼻腔向外拽导丝,经鼻腔将鼻胆管引出。专用鼻胆管包括头部、体部及尾部,体部为直管,头部和尾部呈圆锥形。具有对咽喉部粘膜刺激小,容易通过鼻咽部,黏膜损伤出血发生率极低。

The method and special nasobiliary duct of mouth nose conversion with single guide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导丝鼻胆管口鼻转换方法及专用鼻胆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导丝鼻胆管口鼻转换方法及专用鼻胆管,具体地说是可进行单导丝口鼻转换的鼻胆管。
技术介绍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是临床一种常规内镜技术,可直接应用于梗阻性黄疸、急性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漏等疾病的治疗。术后留置鼻胆管能充分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压力,具有降低术后胰腺炎及胆管炎的概率;同时能观察胆汁性状及流出情况,对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迟发性胆道出血等,可经鼻胆引流管注入敏感性抗生素或止血药,临床效果显著。鼻胆管口鼻转换是实施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的关键步骤。既往长采取徒手抓取法及卵圆钳夹取法进行鼻胆管口鼻转换,患者对上述方法反应大,容易诱发恶心及呕吐反应,甚至损伤咽喉部黏膜。随着临床操作的改善,多采取鼻导管牵引法,如导丝套取法和磁铁吸引法,上述方法需经鼻孔置入鼻导管,再将鼻胆管尾部插入鼻导管侧孔内,通过鼻导管的牵引导出鼻胆管,其中以导丝套取法最为常用。临床应用的鼻胆引流管包括直形和襻式两种,引流管尾部均为横截面,在采取鼻导管牵引法存在以下不如:1.需使用专用鼻导管,或采取尿管或胃管代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导丝鼻胆管口鼻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nA、将导丝圈(4)插入口腔(3)直至接触到咽喉壁;略松开导丝圈(4),借助导丝圈(4)自身弹性使其完全占据咽部的腔道;/nB、将导丝(1)头端从单侧鼻腔(2)置入约20cm,此时导丝(1)刚性部分进入尾端导丝圈(4),回拉导丝圈(4)改变导丝(1)头端方向;/nC、与此同时向鼻腔(2)内送入导丝(1),直至导丝(1)头端从口腔(3)中滑出;/nD、当导丝(1)刚性部分滑出口腔外30cm时,经导丝(1)头端套入鼻胆管(5),捏紧鼻胆管(5)并向口腔(3)内送入鼻胆管(5),同时经鼻腔(2)向外拽导丝(1),经鼻腔(2)将鼻胆管(5)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导丝鼻胆管口鼻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A、将导丝圈(4)插入口腔(3)直至接触到咽喉壁;略松开导丝圈(4),借助导丝圈(4)自身弹性使其完全占据咽部的腔道;
B、将导丝(1)头端从单侧鼻腔(2)置入约20cm,此时导丝(1)刚性部分进入尾端导丝圈(4),回拉导丝圈(4)改变导丝(1)头端方向;
C、与此同时向鼻腔(2)内送入导丝(1),直至导丝(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玲玲张诚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