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外科临床多功能引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外科临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腔外科临床多功能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引流的目的是使创口及术区组织间隙内的渗出物、血液、分泌物或脓液(感染创口)及时排出体外,从而保证创口的愈合。口腔外科手术前后均需用到引流装置,手术前需用引流装置对口腔进行消毒,手术后需用引流装置对口腔内的废液进行排出。目前在口腔外科临床上所使用的引流装置,很多都是人工通过手动操作进行抽吸引流,较为麻烦,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引流效果不佳;而且引流管的长度一般较长,在使用完毕后都是散乱的放置在一堆,易导致引流管的相互间的缠绕打结在一起,进而会影响到下一次的正常使用。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口腔外科临床多功能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口腔外科临床多功能引流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口腔外科临床多功能引流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左支架,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右侧设置有右支架,位于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的底板的上表面上分别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外科临床多功能引流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左支架(2),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右侧设置有右支架(3),位于左支架(2)与右支架(3)之间的底板(1)的上表面上分别设置有集液桶(4)和位于集液桶(4)右侧的负压筒(5),且集液桶(4)与负压筒(5)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之间设置有连接管(9),所述负压筒(5)内活动安装有活塞杆(21),活塞杆(21)的顶部活动贯穿至负压筒(5)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压盘(19),且压盘(19)的底部与负压筒(5)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活塞杆(21)上的复位弹簧(20),所述压盘(19)的顶部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外科临床多功能引流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左支架(2),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右侧设置有右支架(3),位于左支架(2)与右支架(3)之间的底板(1)的上表面上分别设置有集液桶(4)和位于集液桶(4)右侧的负压筒(5),且集液桶(4)与负压筒(5)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之间设置有连接管(9),所述负压筒(5)内活动安装有活塞杆(21),活塞杆(21)的顶部活动贯穿至负压筒(5)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压盘(19),且压盘(19)的底部与负压筒(5)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活塞杆(21)上的复位弹簧(20),所述压盘(19)的顶部相抵滚动接触有两个凸轮(18),且两个凸轮(18)上固定套接有同一个传动轴(17),传动轴(17)的右端转动设于右支架(3)上,传动轴(17)的左端转动贯穿至左支架(2)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传动锥齿轮(16),传动锥齿轮(16)的右下侧啮合有主动锥齿轮(15),所述左支架(2)的外侧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4),且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与主动锥齿轮(15)固定连接,所述负压筒(5)内活动设有活塞板(22),且活塞杆(21)的底部与活塞板(22)固定连接,活塞板(22)的外部还包裹有橡胶(23),且活塞板(22)通过橡胶(23)与负压筒(5)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负压筒(5)的右侧设置有引流管(6),引流管(6)的一端上设置有引流吸头(7),且引流管(6)长度的二分之一处还设置有用于收卷引流管(6)的收卷机构;
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收卷盒(8),收卷盒(8)内设有柱形收卷腔(804),柱形收卷腔(804)内转动安装有收卷辊(802),且引流管(6)长度的二分之一处粘接固定在收卷辊(802)上,所述柱形收卷腔(804)的两侧圆周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不对称的通孔(803),且引流管(6)长度二分之一处的两侧分别活动贯穿于两个通孔(803),所述收卷辊(802)的一端还转动延伸至收卷盒(8)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L形转手(...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