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金秋专利>正文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肠胃减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179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肠胃减压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机构、肠胃减压器、胃管本体和胃管托举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肠胃减压器设在升降机构上,所述胃管本体与肠胃减压器相连并设在胃管托举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该消化内科临床用肠胃减压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不仅可根据不同患者使用时需要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了医生和患者使用,同时还可保证胃管在使用时的稳定性,避免患者因不适而乱动身体时,胃管容易对患者造成损伤,实用性高且适用范围广,便于进行推广。

A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device for clinical use in gastroenter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肠胃减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肠胃减压装置。
技术介绍
胃肠减压是将胃管从口腔或鼻腔插入,连接一次性胃肠减压器,在负压和虹吸原理的作用下使胃内容物引出患者体外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可将胃肠道内的气体或液体吸出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减少胃肠膨胀程度,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胃部伤口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在中国专利CN201810413378.2中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肠胃减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设有开源单片机和贮液罐,贮液罐为透明玻璃罐,该消化内科临床用肠胃减压装置,通过压力调节装置使贮液罐内产生负压,身体内部的废液在负压作用下通过胃管进入贮液罐内,从而来完成肠胃减压工作,其压力调节能力强,便于适应于不同的患者,通过计量装置对引流速率进行调节,其安全性好,避免了引流速率过快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同时其能够给对胃液处理进行统计,为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诊断工作提供了方便,通过内视装置将胃管插入合适位置,避免胃管插入不当对患者造成意外伤害,大大提高了该肠胃减压装置的使用安全性,该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肠胃减压装置,包括底座(1)、升降机构(2)、肠胃减压器(3)、胃管本体(4)和胃管托举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肠胃减压器(3)设在升降机构(2)上,所述胃管本体(4)与肠胃减压器(3)相连并设在胃管托举机构(5)上;/n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2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3),所述第一转轴(23)的底端贯穿壳体(21)且延伸至其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24),所述第一丝杆(2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5),所述螺纹套(25)的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临床用肠胃减压装置,包括底座(1)、升降机构(2)、肠胃减压器(3)、胃管本体(4)和胃管托举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肠胃减压器(3)设在升降机构(2)上,所述胃管本体(4)与肠胃减压器(3)相连并设在胃管托举机构(5)上;
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2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3),所述第一转轴(23)的底端贯穿壳体(21)且延伸至其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24),所述第一丝杆(2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5),所述螺纹套(2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26),所述壳体(21)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滑块(26)配合使用的限位滑轨(27),所述壳体(21)内壁底部且位于第一丝杆(2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滑轨(28),所述支撑滑轨(28)内活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滚轮(29),所述支撑滚轮(29)的顶部贯穿支撑滑轨(28)且延伸至其外部,两个支撑滚轮(29)的顶端通过连接块(21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2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梯形块(211),所述螺纹套(2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压动滚轮(212),所述压动滚轮(212)与梯形块(211)斜面滚动连接,所述壳体(2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213),所述隔板(213)右侧且对应连接块(210)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14),所述伸缩杆(214)的右端贯穿连接块(210)左侧的凹槽内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214)的表面套设有回位弹簧(215),所述壳体(21)内壁底部且位于隔板(21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气缸(216),所述气缸(216)的顶部设有托板(217),所述托板(2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柱(218),所述立柱(218)的顶端贯穿壳体(21)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19),所述梯形块(2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插接架(220),所述插接架(220)远离梯形块(211)的一端贯穿壳体(21)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立柱(218)的右端开设有与插接架(220)配合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金秋
申请(专利权)人:熊金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