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儿畸形患者的负压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负压引流
,具体为小儿畸形患者的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生物半透膜使开放创面封闭,使用专用负压机产生一定的负压,通过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创后的创面。因该疗法能够加速创面部位的血液循环,显著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少污染,抑制细菌生长,能够直接加快创面愈合,或为手术修复创造条件。是一种高效、简单、经济,促进创面愈合的纯物理疗法。因此将此方法引用到小儿畸形患者的治疗技术当中。但传统的负压引流装置的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不方便操作,因此很难在小儿畸形患者内被广泛推广。综上所述,如何对现有负压引流装置进行改进,以改善其结构不适用于小儿畸形患者,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小儿畸形患者的负压引流装置,具备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和引流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负压引流装置不方便对小儿畸形患者使用,操作复杂和引流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小儿畸形患者的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负压袋、瓶塞穿刺器、滴斗、流速调节器、连接接头和输液软管,所述瓶塞穿刺器、滴斗、流速调节器和连接接头之间依次通过输液软管相通。优选的,所述负压袋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袋塞。优选的,所述连接接头的表面套接有连接护帽。优选的,所述负压袋为双层弹性结构。优选的,所述负压袋的内层为厚度为0.3-0.6mm聚 ...
【技术保护点】
1.小儿畸形患者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袋(1)、瓶塞穿刺器(2)、滴斗(3)、流速调节器(4)、连接接头(5)和输液软管(6),所述瓶塞穿刺器(2)、滴斗(3)、流速调节器(4)和连接接头(5)之间依次通过输液软管(6)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小儿畸形患者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袋(1)、瓶塞穿刺器(2)、滴斗(3)、流速调节器(4)、连接接头(5)和输液软管(6),所述瓶塞穿刺器(2)、滴斗(3)、流速调节器(4)和连接接头(5)之间依次通过输液软管(6)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畸形患者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袋(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袋塞(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畸形患者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头(5)的表面套接有连接护帽(8)。
技术研发人员:赵素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