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该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表面隔离层、第一改性沥青层、胎基层、第二改性沥青层、下表面隔离层;所述上表面隔离层的原料为聚乙烯膜、细沙、矿物粒料或隔离层乳液;所述下表面隔离层的原料为隔离层乳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彻底消除目前市场上普通防水卷材在烤掉PE膜后出现的“龟壳”状网纹,使施工后的防水卷材与基层能够充分接触,提高改性沥青与基层的粘接强度,进而提高防水性能、降低窜水风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水卷材在生产时不会出现生产线“偏胎”后导致的改性沥青涂盖料裸露、粘辊等现象,降低生产停机事故,提升效率。
A modified asphalt waterproof rol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水卷材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热熔型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目前国内外市场主要应用的防水卷材产品,在欧洲市场及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80%,得益于其优异低温性能、高温性能及老化性能等,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屋面、地下、铁路、桥涵、隧道等领域均有普遍的应用。按照GB18242-2008规定,目前所提及的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指以聚酯毡、玻纤毡、玻纤增强聚酯毡为胎基,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热塑性弹性体作石油沥青改性剂,两面附以隔离材料所制成的防水卷材。目前市场使用的隔离材料均为聚乙烯(PE)膜,聚乙烯膜虽具有良好的隔离效果,但热熔施工时会出现诸多问题:(1)施工所需温度较高,热熔温度需达2000-3000℃,不仅消耗大量的能源,造成资源浪费,亦会迅速加速沥青卷材产品老化,影响防水效果和老化性能;(2)即便是高温,热熔后的PE膜亦会收缩产生“龟壳”式网纹,在基层和卷材间继续形成隔离,影响粘接效果;(3)以目前的生产工艺,在卷材生产至PE膜覆膜工艺时,由于PE膜与胎基分属两个动力系统,所以胎基跑偏时极易发生沥青卷材涂盖料部分裸漏导致粘辊、停机,严重影响产量、质量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依靠一种全新型隔离材料,使施工能耗降低50%以上,并完全消除高分子膜隔离材料的在沥青防水卷材生产、施工中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该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表面隔离层、第一改性沥青层、胎基层、第二改性沥青层、下表面隔离层;所述上表面隔离层的原料为聚乙烯膜、细沙、矿物粒料或隔离层乳液;所述下表面隔离层的原料为隔离层乳液;所述隔离层乳液为气化温度为400℃-600℃、软化点为120℃-140℃的乳液。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改性沥青层和所述第二改性沥青层的涂盖料的原料组成包括:石油沥青100-130重量份、软化油10-25重量份、第一改性剂13-20重量份、第二改性剂2.5-4.5重量份、任选的第三改性剂0-35重量份、抗老化剂2-4重量份、填料40-50重量份;所述第一改性剂为SBS;所述第二改性剂为软化点100℃-120℃、常温下为固态粉末的第一聚乙烯蜡;所述第三改性剂选自APAO、APP和SEBS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聚乙烯蜡耐热温度高、加工粘度小,于本专利技术中能够发挥更好的易熔效果,其机理是:聚乙烯蜡在熔点以下粘度较高,几乎成固态,可使改性沥青耐热性得到非常明显改善,而在超过熔点后粘度会急剧降低,又有益于改性沥青的加工性能和成品后烤火时使用的易熔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改性沥青层和所述第二改性沥青层的涂盖料的制备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采用的技术手段,如:将石油沥青、软化油打入配料罐,升温至140-160℃,加入SBS,开启胶体磨研磨,在200℃以下研磨80min-110min,待SBS在沥青中呈均相后加入任选的第三改性剂,继续胶体磨研磨50min-70min后,停止研磨,加入第二改性剂、抗老化剂,搅拌30min-40min,加入填料继续搅拌60min-80min,制得改性沥青层。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石油沥青选自70#-110#石油沥青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软化油采用石油沥青提炼的减三线油。作为优选方案,所述SBS为分子量为20万-25万的星型SBS。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抗老化剂为抗氧剂和/或有机蒙脱土。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填料可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采用的填料。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填料的粒径≤200目,所述填料选自滑石粉、粉煤灰、重钙和轻钙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聚乙烯膜的厚度为0.01-0.02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离层乳液选自第二聚乙烯蜡乳液、费托蜡乳液、氧化聚乙烯蜡乳液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胎基层可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采用的胎基层。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胎基层选用克重为200-310g/m2的长纤聚酯胎基。作为优选方案,下表面隔离层的厚度为0.01mm-0.03mm。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以及步骤2)或步骤3):1)将胎基层浸入涂油池,于胎基层两面涂覆改性沥青层的涂盖料,控制涂覆温度为180℃-200℃,得到涂有改性沥青的半成品;2)当所述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上表面隔离层的原料为聚乙烯膜、细沙或矿物粒料时,将涂有改性沥青的半成品的下表面喷涂隔离层乳液,待冷却、隔离层乳液成膜后,在上表面覆作为上表面隔离层的聚乙烯膜、细沙或矿物粒料,得到所述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当所述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上表面隔离层的原料为隔离层乳液时,将改性沥青的半成品的上下表面喷涂隔离层乳液或将改性沥青的半成品浸渍于隔离层乳液中,待隔离层乳液成膜后,得到所述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作为优选方案,隔离层乳液的喷涂量为0.04-0.06kg/m2。作为优选方案,选择气化温度为400℃-600℃、成膜软化温度为120℃-140℃,低温-20℃不开裂的隔离层乳液。该隔离层乳液可直接通过商购获得。根据本专利技术,覆上表面隔离层时的温度不超过隔离层乳液成膜后的软化点减10℃,如某隔离层乳液成膜后的软化点为120℃,则控制覆膜时的温度≤110℃。作为优选方案,在喷涂和浸渍时,控制温度为100℃-20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全新的隔离材料,可提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效率,降低能耗及施工温度达50%以上;2)本专利技术彻底消除目前市场上普通防水卷材在烤掉PE膜后出现的“龟壳”状网纹,使施工后的防水卷材与基层能够充分接触,提高改性沥青与基层的粘接强度,进而提高防水性能、降低窜水风险;3)本专利技术的防水卷材在生产时不会出现生产线“偏胎”后导致的改性沥青涂盖料裸露、粘辊等现象,降低生产停机事故,提升效率;4)本专利技术采用满足一定条件的聚乙烯蜡做改性沥青改性剂,根据该聚乙烯蜡的机理及特点,可明显达到在其他性能无损失的情况下,实现易熔的目的;5)改善沥青防水卷材在高温施工后的加速老化现象,提升防水卷材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制造工艺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表面隔离层、2-第一改性沥青层、3-胎基层、4-第二改性沥青层、5-下表面隔离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该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表面隔离层、第一改性沥青层、胎基层、第二改性沥青层、下表面隔离层;/n所述上表面隔离层的原料为聚乙烯膜、细沙、矿物粒料或隔离层乳液;/n所述下表面隔离层的原料为隔离层乳液;/n所述隔离层乳液为气化温度为400℃-600℃、软化点为120-140℃的乳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该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表面隔离层、第一改性沥青层、胎基层、第二改性沥青层、下表面隔离层;
所述上表面隔离层的原料为聚乙烯膜、细沙、矿物粒料或隔离层乳液;
所述下表面隔离层的原料为隔离层乳液;
所述隔离层乳液为气化温度为400℃-600℃、软化点为120-140℃的乳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中,所述第一改性沥青层和所述第二改性沥青层的涂盖料的原料组成包括:
石油沥青100-130重量份、软化油10-25重量份、第一改性剂13-20重量份、第二改性剂2.5-4.5重量份、任选的第三改性剂0-35重量份、抗老化剂2-4重量份、填料40-50重量份;
所述第一改性剂为SBS;所述第二改性剂为软化点100℃-120℃、常温下为固态粉末的第一聚乙烯蜡;所述第三改性剂选自APAO、APP和SEBS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中,所述石油沥青选自70#-110#石油沥青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中,所述SBS为分子量为20万-25万的星型SBS。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中,所述抗老化剂为抗氧剂和/或有机蒙脱土。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智,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东方雨虹防水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