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康复机器人柔性固定升降平台,包括外骨骼滑块、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焊接在外骨骼滑块上,所述外骨骼滑块上对称设置有丝杆孔、光轴孔,丝杆孔内安装有螺纹丝杆,光轴孔内安装有光轴A;所述螺纹丝杆两端连接有连接块A,所述光轴A两端连接有连接块B;所述外骨骼滑块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并排安装有光轴B、光轴C、光轴D,所述连接件套接在光轴B、光轴C、光轴D上,且在连接件的下方,光轴B和光轴D上分别安装有压缩弹簧。该升级平台通过连接块A、连接块B与机架焊接在一起,连接件与外骨骼连接在一起。
A flexible fixed lifting platform for rehabilitation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机器人柔性固定升降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康复机器人柔性固定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针对术后或者肌肉拉伤下肢不能行走的患者,如果长期卧床不起,势必会导致腿部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的萎缩,因此需要对康复者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目前市场上的下肢康复设备,一种是卧式康复方式,不能为康复者实现真实的行走状态。一种是站立式外骨骼辅助康复,但外骨骼与机架的连接方式,为绳拉式或者固定式,但针对不同身高的康复者,不能灵活的为其调整高度。并且当行走时,人体的重心会有上下浮动,市场上大部分连接方式为将人体髋关节固定在外骨骼上,而且外骨骼与机架部分没有一种柔性结构来抵消人体重心的浮动,使得行走状态变得僵硬,不利于患者的正常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康复机器人柔性固定升降平台,外骨骼通过该升级平台与机架连接,即可灵活调整高度,又可解决人体行走时的重心上下移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康复机器人柔性固定升降平台,包括外骨骼滑块、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焊接在外骨骼滑块上,所述外骨骼滑块上对称设置有丝杆孔、光轴孔,丝杆孔内安装有螺纹丝杆,光轴孔内安装有光轴A;所述螺纹丝杆两端连接有连接块A,所述光轴A两端连接有连接块B;所述外骨骼滑块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并排安装有光轴B、光轴C、光轴D,所述连接件套接在光轴B、光轴C、光轴D上,且在连接件的下方,光轴B和光轴D上分别安装有压缩弹簧。该升级平台通过连接块A、连接块B与机架焊接在一起,连接件与外骨骼连接在一起。优选地,连接块A体积大于连接块B体积。优选地,光轴C安装在凸台中间,光轴B与光轴D对称安装在光轴C两边。优选地,所述外骨骼滑块三面导轨滑块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利用丝杆滑块(螺纹丝杆+外骨骼滑块)的移动灵活性,用于调节不同的身高的问题上,即根据患者的身高,调节外骨骼滑块在丝杆上的上下位置,进而调节了连接件相对机架的位置。2.本专利技术利用光轴A导向,配合螺纹丝杆,增强了升降平台运行稳定性,且通过丝杆与滑块结构的配合,可依据人体身高进行灵活调整。3.本专利技术技术采用对称式设计,充分考虑了其受力情况,结构设计合理美观。4.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螺纹丝杆受力较大,采用连接块A较连接块B体积大的设计,连接块A与机架的接触面积更大,增加其稳定性。5.本专利技术外骨骼滑块采用三面导轨滑块设计,使得整体的升降平台牢固的贴合在直支架上,增强稳定性。6.本专利技术连接件与外骨骼连接,人体行走时,连接件通过压缩弹簧可随人体上下移动,使其与人体重心同步,避免人体重心上下移动带来的问题,有利于患者康复。7.本专利技术技术采用滑块、弹簧、螺纹丝杆零件设计,较传统的绳拉式设计稳固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康复机器人柔性固定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康复机器人柔性固定升降平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康复机器人柔性固定升降平台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实施例1一种康复机器人柔性固定升降平台,如图1-2所示,包括外骨骼滑块1、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焊接在外骨骼滑块1上,所述外骨骼滑块1上对称设置有丝杆孔11、光轴孔12,丝杆孔11内安装有螺纹丝杆13,光轴孔12内安装有光轴A14;所述螺纹丝杆13两端连接有连接块A15,所述光轴A14两端连接有连接块B16;所述外骨骼滑块1设有凸台17,所述凸台17上并排安装有光轴B171、光轴C172、光轴D173,所述连接件2套接在光轴B171、光轴C172、光轴D173上,且在连接件2的下方的光轴B171和光轴D172上分别安装有压缩弹簧174。该升级平台通过连接块A15、连接块B16与机架焊接在一起,连接件2与外骨骼连接在一起。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连接块A15体积大于连接块B16体积,连接块A15与机架的接触面积更大,能够增加其稳定性。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光轴C172安装在凸台中间,光轴B171与光轴D172对称安装在光轴C172两边。装置受力更均匀。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外骨骼滑块1呈三面导轨滑块结构,使得整体的升降平台牢固的贴合在直支架上(如图3所示),增强稳定性。工作时,先根据人体身高手动调节外骨骼滑块在螺纹丝杆上的上下位置,然后人体行走时,连接件通过压缩弹簧可随人体上下移动,使其与人体重心同步。尽管已经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机器人柔性固定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骨骼滑块、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焊接在外骨骼滑块上,所述外骨骼滑块上对称设置有丝杆孔、光轴孔,丝杆孔内安装有螺纹丝杆,光轴孔内安装有光轴A;所述螺纹丝杆两端连接有连接块A,所述光轴A两端连接有连接块B;所述外骨骼滑块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并排安装有光轴B、光轴C、光轴D,所述连接件套接在光轴B、光轴C、光轴D上,且在连接件的下方,光轴B和光轴D上分别安装有压缩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机器人柔性固定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骨骼滑块、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焊接在外骨骼滑块上,所述外骨骼滑块上对称设置有丝杆孔、光轴孔,丝杆孔内安装有螺纹丝杆,光轴孔内安装有光轴A;所述螺纹丝杆两端连接有连接块A,所述光轴A两端连接有连接块B;所述外骨骼滑块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并排安装有光轴B、光轴C、光轴D,所述连接件套接在光轴B、光轴C、光轴D上,且在连接件的下方,光轴B和光轴D上分别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学山,刘欢,李健,牛军道,郝亮超,赵鹏,车红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