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的管花肉苁蓉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598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的管花肉苁蓉栽培方法,主要通过柽柳种植起垄,垄的走向为南北向,种植管花肉苁蓉后,垄高设置28‑32cm、垄底部宽设置78‑82cm,垄顶部面宽设置58‑62cm,垄两侧均可受到太阳光有效照射,可有效避土壤水分过高、冬季温度过低的现象;防止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地区种植管花肉苁蓉不萌发和易发生腐烂的现象,提高了产量。

A cultivation method of Cistanche tubulosa suitable for saline and alkaline area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的管花肉苁蓉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的管花肉苁蓉栽培方法。技术背景:管花肉苁蓉(CistanchetubulosaR.Wight)为多年生专性根寄生植物,其寄主为防风固沙、耐盐碱的柽柳属植物,属于名贵中草药肉苁蓉的一种,且其中的药效成分苯乙醇苷类含量最高。管花肉苁蓉适于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土地,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区有大面积人工种植,除了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干旱地区以外的河北等地人工种植管花肉从蓉获得成功,并不断有关于栽培方法的相关报道,但没有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栽培方法的报道。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面积约4.4×105hm2,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柽柳高度耐盐碱,在黄河三角洲分布广泛,约占黄河三角洲天然植被的21%,对该地区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柽柳具有特殊的泌盐功能,可以将根系吸收的盐分通过叶片表面的盐腺分泌出去,冬季将柽柳落叶清理出去,即可达到土壤脱盐的目的。作为管花肉苁蓉的寄主植物,在盐碱地人工种植柽柳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盐碱地盐分高,水分不易蒸发,造成的土壤湿度大、透气性差,是影响管花肉苁蓉生长的最重要因素。从2012年开始,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我们将管花肉苁蓉引入山东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地区试种成功,并建立了适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地区柽柳接种和栽培管花肉苁蓉的技术体系,改进了管花肉苁蓉生长时期的防涝害措施。通过种植耐盐植物进行盐碱地改良,对促进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华北平原管花肉苁蓉起垄-覆膜栽培技术研究》(郭玉海,翟制席,杨太新等,2005年,《中国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该文献对华北平原于原产地新疆于田的气候条件分析表明,新疆于田与河马吴桥均处于北纬37°附近,同属暖温带气候,在每年4-7月和9月-第二年4月降水量相近。主要差异为吴桥地区7、8月降水明显高于新疆于田。因此,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降低土壤水分含量,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是解决华北平原管花肉苁蓉腐烂问题的关键。该文献报道了华北平原管花肉苁蓉寄生环境和起垄覆膜栽培技术,种子来自新疆于田基地,寄主为中国柽柳,2年树龄,于5月在柽柳行间起土培栽,垄高15-20cm,垄距1.5m(柽柳行距)。6月份华北平原雨季来临前,在柽柳行间垄沟内覆盖地膜,用土压实。7-8月每10天测定一次垄土、覆盖垄沟和未覆膜垄沟、未起垄覆膜平地的土壤水分含量,测定土层深度同容重和密度。该文献的试验结果表明:起垄后垄上比垄沟0-5cm土层孔隙度提高6.04%,7-8月土壤含水率降低4.58%;沟内覆盖地膜比未覆盖地膜的含水率平均降低4.45%,比未覆盖地膜平地含水率降低6.14%;起垄也能降低土壤含水率1.73%。起垄和覆膜配套技术起到了有效降低土壤水分,增加土壤气相比例和改善土壤通气的作用,解决了华北平原盐碱地区管花肉苁蓉腐烂问题,起垄、覆膜、控水栽培技术宜在生产中应用。上述现有技术主要通过起垄覆膜的方式解决华北平原盐碱地区管花肉苁蓉腐烂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的管花肉苁蓉栽培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适用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的管花肉苁蓉栽培方法,主要通过南北向起垄、设置一定垄高,挖排水沟、剪枝除草、清理柽柳落叶等方式防止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地区种植管花肉苁蓉易发生腐烂的现象,实现管花肉苁蓉稳产高产的同时,达到盐碱地的有效利用和改良盐碱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的管花肉苁蓉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土地整平: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较好、土壤黏性低的盐碱土地,土壤含盐量低于0.4%,PH值为7-8.5之间,施用市售普通氮磷钾复合肥40-50kg/亩,旋耕30-35cm,地块整平;(2)柽柳种植与管花肉苁蓉接种:春季3月份或秋季11月份,种植中华柽柳,起垄种植,起垄走向为南北向,行距1.9-2.1m,在平地上挖深18-22cm,宽38-42cm的沟,肉苁蓉种子经越冬冷藏促萌发处理后,与湿度为50-80%的细沙土混匀,均匀撒播在沟内两侧,种子带宽9-11cm,每亩撒播550-650g管花肉苁蓉种子,同时种植柽柳苗,按照株距为0.48-0.52m将柽柳苗排放在沟中央,将柽柳行中间的地表土铲出,堆在柽柳两侧,形成垄,设置垄高28-32cm,垄底部面宽78-82cm,垄顶部面宽58-62cm,将垄用铁锹夯实,垄间铲平、浇透水,一周后再浇一次;(3)收获管花肉苁蓉与管花肉苁蓉接种:管花肉苁蓉可于当年12月份上冻前收获,收获方式是距离柽柳主干9-11cm之外的土挖开,收获管花肉苁蓉,采大留小,不要破坏接种根,同时将部分未接种的柽柳根系铲断,收获完成后撒播管花肉苁蓉种子,撒播带宽19-21cm,按照双侧种植每亩550-600g管花肉苁蓉种子接种,填埋、复原垄,夯实,在垄间浇水,再接种的管花肉苁蓉于次年12月份上冻前收获;(4)管花肉苁蓉种子采收:管花肉苁蓉的制种在大棚中进行,管花肉苁蓉接种完成到后年的5月份,可见管花肉苁蓉从土中长出形成管状花序,花序变成黑色、种子自然开裂即为成熟,此时可收获种子;(5)田间管理:柽柳生长期间做好除草、排涝工作,雨季来临之前挖好排水沟,每隔15-20米挖宽80-100cm,深80-100cm的排水沟,下暴雨时能迅速排水;冬季剪修柽柳枝条并清理落叶;由于黄河三角洲地区水分充足,土壤养分高,柽柳枝叶繁茂,极易感染蚜虫,可用适用农药进行防治。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管花肉苁蓉种子与细沙土混合体积比为种子:细沙土=1:10。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柽柳苗木选择地径1-2cm未发芽的柽柳苗,将顶端截掉,保留茎部50-60cm。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设置垄高30cm,垄底部面宽80cm,垄顶部面宽60cm。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田间管理中剪修柽柳枝条,修剪1米以下的枝条。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的防治蚜虫施用农药为氧化乐果、吡虫啉、高效氯氰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防治方式为对病枝进行喷雾。所述柽柳种植起垄,垄的走向为南北向,种植管花肉苁蓉后,垄高设置28-32cm、垄底部宽设置78-82cm,垄顶部面宽设置58-62cm,垄两侧均可受到太阳光有效照射,可有效避土壤水分过高、冬季温度过低的现象;防止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地区种植管花肉苁蓉不萌发和易发生腐烂的现象,提高了产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挖排水沟、柽柳种植起垄,垄的走向为南北向,种植管花肉苁蓉后,垄高设置28-32cm、垄低宽设置78-82cm,垄顶部面宽设置58-62cm,垄两侧均可受到太阳光有效照射,可有效避免因土壤盐分高导致的水分不易挥发、冬季温度过低的现象;防止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地区种植管花肉苁蓉不易接种和发生腐烂的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的管花肉苁蓉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土地整平: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较好、土壤黏性低的盐碱土地,土壤含盐量低于0.4%,PH值为7-8.5之间,亩施氮磷钾复合肥40-50kg,旋耕30-35cm,地块整平;/n(2)柽柳种植与管花肉苁蓉接种:春季3月份或秋季11月份,种植中华柽柳,起垄种植,起垄走向为南北向,行距1.9-2.1m,在平地上挖深18-22cm,宽38-42cm的沟,肉苁蓉种子经越冬冷藏促萌发处理后,与湿度为50-80%的细沙土混匀,均匀撒播在沟内两侧,种子带宽9-11cm,每亩撒播550-650g管花肉苁蓉种子,同时种植柽柳苗,按照株距为0.48-0.52m将柽柳苗排放在沟中央,将柽柳行中间的地表土铲出,堆在柽柳两侧,形成垄,设置垄高28-32cm,垄底部面宽78-82cm,垄顶部面宽58-62cm,将垄用铁锹夯实,垄间铲平、浇透水,一周后再浇一次;/n(3)收获管花肉苁蓉与管花肉苁蓉接种:管花肉苁蓉可于当年12月份上冻前收获,收获方式是距离柽柳主干9-11cm之外的土挖开,收获管花肉苁蓉,采大留小,不要破坏接种根,同时将部分未接种的柽柳根系铲断,收获完成后撒播管花肉苁蓉种子,撒播带宽19-21cm,按照双侧种植每亩550-600g管花肉苁蓉种子接种,填埋、复原垄,夯实,在垄间浇水,再接种的管花肉苁蓉于次年12月份上冻前收获;/n(4)管花肉苁蓉种子采收:管花肉苁蓉的制种在大棚中进行,管花肉苁蓉接种完成到后年的5月份,可见管花肉苁蓉从土中长出形成管状花序,花序变成黑色、种子自然开裂即为成熟,此时可收获种子;/n(5)田间管理:柽柳生长期间做好除草、排涝工作,雨季来临之前挖好排水沟,每隔15-20米挖宽80-100cm,深80-100cm的排水沟,下暴雨时能迅速排水;冬季剪修柽柳枝条并清理落叶;由于黄河三角洲地区水分充足,土壤养分高,柽柳枝叶繁茂,极易感染蚜虫,可用适用农药进行防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的管花肉苁蓉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土地整平: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较好、土壤黏性低的盐碱土地,土壤含盐量低于0.4%,PH值为7-8.5之间,亩施氮磷钾复合肥40-50kg,旋耕30-35cm,地块整平;
(2)柽柳种植与管花肉苁蓉接种:春季3月份或秋季11月份,种植中华柽柳,起垄种植,起垄走向为南北向,行距1.9-2.1m,在平地上挖深18-22cm,宽38-42cm的沟,肉苁蓉种子经越冬冷藏促萌发处理后,与湿度为50-80%的细沙土混匀,均匀撒播在沟内两侧,种子带宽9-11cm,每亩撒播550-650g管花肉苁蓉种子,同时种植柽柳苗,按照株距为0.48-0.52m将柽柳苗排放在沟中央,将柽柳行中间的地表土铲出,堆在柽柳两侧,形成垄,设置垄高28-32cm,垄底部面宽78-82cm,垄顶部面宽58-62cm,将垄用铁锹夯实,垄间铲平、浇透水,一周后再浇一次;
(3)收获管花肉苁蓉与管花肉苁蓉接种:管花肉苁蓉可于当年12月份上冻前收获,收获方式是距离柽柳主干9-11cm之外的土挖开,收获管花肉苁蓉,采大留小,不要破坏接种根,同时将部分未接种的柽柳根系铲断,收获完成后撒播管花肉苁蓉种子,撒播带宽19-21cm,按照双侧种植每亩550-600g管花肉苁蓉种子接种,填埋、复原垄,夯实,在垄间浇水,再接种的管花肉苁蓉于次年12月份上冻前收获;
(4)管花肉苁蓉种子采收:管花肉苁蓉的制种在大棚中进行,管花肉苁蓉接种完成到后年的5月份,可见管花肉苁蓉从土中长出形成管状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军侯蕾陈庆亮厉广辉赵传志赵术珍李长生李膨呈夏晗李爱芹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