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963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包括上盖、下盖、风扇,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相连接并形成中空的线路板容纳腔,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下盖下方,还包括风扇盒、导风道,所述风扇盒与所述下盖连接并相配合形成下盖出风口,所述风扇盒设置有单向进风口,所述下盖出风口与所述单向进风口相连通,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风扇盒内,所述导风道设置在所述上盖上并与所述下盖出风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特定的导风结构从而将风引到主要发热部位,提高了风扇的散热效率。

A structure of air conduction and heat dissipation for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导热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市场上的电动车种类越来越丰富,电动车的电机功率也在不断提高,而控制器作为电动车的核心零部件,其性能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电动车的整体性能。而控制器等零部件由于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能及时采取降温措施,会导致其损坏,进而影响电动车的正常使用。目前市场上的控制器散热结构主要采用散热片与风扇相结合的方式,在这种结构中,风扇吹出的风无差别的吹到散热片和发热组件上,没有形成特定的导风结构从而将风引到主要发热部位,风扇的散热效率低,需要对此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控制器散热结构散热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包括上盖、下盖、风扇,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相连接并形成中空的线路板容纳腔,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下盖下方,还包括风扇盒、导风道,所述风扇盒与所述下盖连接并相配合形成下盖出风口,所述风扇盒设置有单向进风口,所述下盖出风口与所述单向进风口相连通,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风扇盒内,所述导风道设置在所述上盖上并与所述下盖出风口相连通。线路板容纳腔用于容纳线路板等发热元件,上盖和下盖起到保护、支撑内部发热元件的作用,同时上盖和下盖还可以传导发热元件的热量。风扇为空气的流动提供动力,风扇盒用于容纳风扇,同时风扇盒利用其自身的形状与下盖相配合形成一个局部的风道,单向进风口、下盖出风口分别位于这个风道的两端,相互连通的单向进风口、下盖出风口、导风道共同形成一个特定形状的导风结构,风扇产生的风可以沿着这个导风结构以特定的轨迹流动。本技术利用特定的导风结构从而将风引到主要发热部位,提高了风扇的散热效率。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所述导风道两端设置有连通的导风进口、导风出口,所述导风进口与所述下盖出风口相连接,所述导风出口设置在所述上盖上。导风道通过其设置在上盖上的导风出口可以将下盖出风口流出的风引导至上盖,为上盖的特定发热区域降温,布局合理,提高了风扇的散热效率。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所述上盖外表面在与所述导风出口对应位置设置有上散热翅。上散热翅导热性能好,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在导风出口对应位置设置上散热翅可以使吹出的风带走更多热量。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所述上散热翅与所述上盖拆卸式连接。采用上散热翅与上盖拆卸式连接,方便上散热翅的更换和清洗,降低安装成本。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所述上散热翅包括相互连接的翅片组和翅片连接板,所述上盖在与所述导风出口对应位置设置有翅片卡槽,所述翅片卡槽与所述翅片连接板相配合,所述上散热翅通过所述翅片连接板、所述翅片卡槽与所述上盖拆卸式连接。采用翅片卡槽与翅片连接板的设计,使上散热翅的安装和拆卸更加便捷和快速。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所述上散热翅下方设置有导热介质。位于上散热翅与上盖之间的导热介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增大上散热翅与上盖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传递效率。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所述下盖在面向所述风扇的一面设置有下散热翅,所述下散热翅与所述下盖出风口位置相对。设置在下盖上的下散热翅导热性能好,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提高本技术的散热效率。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所述风扇盒设置有风扇容纳槽,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风扇容纳槽内,所述单向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风扇容纳槽上。风扇容纳槽用于容纳风扇,提高风扇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保护风扇不因外力而发生偏转和歪斜。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还包括透气阀,所述上盖设置有贯通的连接孔,所述透气阀通过所述连接孔连接到所述上盖上,所述线路板容纳腔通过所述透气阀与外部相连通。透气阀可以使线路板容纳腔与外部空气相连通,避免由于温度差异产生压强差,同时也可以通过透气阀实现内、外空气的流通。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还包括内置有干燥剂的干燥剂仓,所述干燥剂仓设置在所述线路板容纳腔内并与所述透气阀相连接,所述线路板容纳腔通过所述透气阀、所述干燥剂仓与外部相连通。干燥剂仓内的干燥剂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保持线路板容纳腔内部干燥,在实现线路板容纳腔与外部空气相连通的同时避免空气中水分对线路板容纳腔内元件的侵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6为本技术导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6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包括上盖1、下盖6、风扇7,所述上盖1与所述下盖6相连接并形成中空的线路板容纳腔5,所述风扇7设置在所述下盖6下方,还包括风扇盒3、导风道4,所述风扇盒3与所述下盖6连接并相配合形成下盖出风口8,所述风扇盒3设置有单向进风口31,所述下盖出风口8与所述单向进风口31相连通,所述风扇7设置在所述风扇盒3内,所述导风道4设置在所述上盖1上并与所述下盖出风口8相连通。使用时,启动风扇7,由风扇7提供动力形成一个由单向进风口31至导风道4的空气流。在该空气流的作用下单向进风口31的外部形成负压,外部低温空气首先进入单向进风口31,由单向进风口31进入风扇盒3内部的空气流首先经风扇7加速流动至下盖6的外表面,与下盖6接触并发生热量交换后离开下盖6,离开下盖6的空气流从下盖出风口8进入导风道4,被导风道4导流至上盖1的外表面完成热交换后离开本技术。作为优选,所述导风道4两端设置有连通的导风进口41、导风出口42,所述导风进口41与所述下盖出风口8相连接,所述导风出口42设置在所述上盖1上。作为优选,所述上盖1外表面在与所述导风出口42对应位置设置有上散热翅11。作为优选,所述上散热翅11与所述上盖1拆卸式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上散热翅11包括相互连接的翅片组111和翅片连接板112,所述上盖1在与所述导风出口42对应位置设置有翅片卡槽12,所述翅片卡槽12与所述翅片连接板112相配合,所述上散热翅11通过所述翅片连接板112、所述翅片卡槽12与所述上盖1拆卸式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上散热翅11下方设置有导热介质。作为优选,所述下盖6在面向所述风扇7的一面设置有下散热翅61,所述下散热翅61与所述下盖出风口8位置相对。作为优选,所述风扇盒3设置有风扇容纳槽32,所述风扇7设置在所述风扇容纳槽32内,所述单向进风口31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包括上盖(1)、下盖(6)、风扇(7),所述上盖(1)与所述下盖(6)相连接并形成中空的线路板容纳腔(5),所述风扇(7)设置在所述下盖(6)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盒(3)、导风道(4),所述风扇盒(3)与所述下盖(6)连接并相配合形成下盖出风口(8),所述风扇盒(3)设置有单向进风口(31),所述下盖出风口(8)与所述单向进风口(31)相连通,所述风扇(7)设置在所述风扇盒(3)内,所述导风道(4)设置在所述上盖(1)上并与所述下盖出风口(8)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包括上盖(1)、下盖(6)、风扇(7),所述上盖(1)与所述下盖(6)相连接并形成中空的线路板容纳腔(5),所述风扇(7)设置在所述下盖(6)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盒(3)、导风道(4),所述风扇盒(3)与所述下盖(6)连接并相配合形成下盖出风口(8),所述风扇盒(3)设置有单向进风口(31),所述下盖出风口(8)与所述单向进风口(31)相连通,所述风扇(7)设置在所述风扇盒(3)内,所述导风道(4)设置在所述上盖(1)上并与所述下盖出风口(8)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道(4)两端设置有连通的导风进口(41)、导风出口(42),所述导风进口(41)与所述下盖出风口(8)相连接,所述导风出口(42)设置在所述上盖(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外表面在与所述导风出口(42)对应位置设置有上散热翅(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散热翅(11)与所述上盖(1)拆卸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控制器的导风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散热翅(11)包括相互连接的翅片组(111)和翅片连接板(112),所述上盖(1)在与所述导风出口(42)对应位置设置有翅片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捷陈文胜王松根冯春献王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