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规避激光蚀刻始末点短路的金属线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935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7:55
一种用于规避激光蚀刻始末点短路的金属线路结构,包括在金属线路的始端或末端增加了蚀刻线路,蚀刻线路的数量至少为一条。在金属线路的始端或末端增加至少一根蚀刻线路,相当于在激光起始或末端激光发生能量偏弱的位置进行激光能量补偿,保障在该对应位置将金属镭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规避激光蚀刻金属制程中在起始或末端发生短路的问题。

Metal circuit structure for avoiding the short circuit at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laser et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规避激光蚀刻始末点短路的金属线路结构
本技术属于激光蚀刻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规避激光蚀刻始末点短路的金属线路结构。
技术介绍
激光蚀刻是一项比较成熟且适用于消费类电子行业相关产品图案成型的技术,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为现有的金属线路结构图,金属线路也可以理解为激光行走的线路,金属线路末端为单根蚀刻线;激光蚀刻金属膜会在激光始末端交接位置发生短路的问题;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金属线路末端发生短路现象效果图。由于金属表面存在一定的光泽度,使用激光蚀刻过程存在一定的光反射问题会衰减部分激光能量,特别是在激光发生器开启或者关闭的时候,其能量会相对偏弱则导致激光蚀刻金属膜层不能镭断而发生短路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规避激光蚀刻始末点短路的金属线路结构,规避激光蚀刻金属制程中在起始或末端发生短路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规避激光蚀刻始末点短路的金属线路结构,包括在金属线路的始端或末端增加了蚀刻线路,蚀刻线路的数量至少为一条。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蚀刻线路为第一线路,第一线路与金属线路的始端或末端线路平行设置。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线路与其相邻的金属线路的始端或末端线路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相邻两个金属线路之间间距的二分之一。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线路条数为1-2根。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蚀刻线路为第二线路,第二线路与金属线路的始端或末端线路交叉设置。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二线路的数量为1-2根。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蚀刻线路为第三线路,第三线路与金属线路的始端或末端线路连接并回转呈螺旋形结构。优选的方案中,第三线路的数量为1根。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根据本技术提供的金属线路(即激光行走线路)结构设计,从源头上规避激光蚀刻金属过程在激光发生器开启或者关闭的时候,金属膜层不能镭断而发生短路不良的问题;本设计结构优化可明显提升生产制造良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现有的激光蚀刻中金属线路结构图;图2为现有的激光蚀刻中金属线路的始端或末端发生短路现象效果图;图3为实施例中本技术金属线路结构图;图4为图中A处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中本技术金属线路结构图;图6为实施例中本技术金属线路结构图。图中:第一线路1、第二线路2、第三线路3、金属线路4。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优选的方案如图3所示,一种用于规避激光蚀刻始末点短路的金属线路结构,包括在金属线路4的始端或末端增加了蚀刻线路,蚀刻线路的数量至少为一条。增加的蚀刻线路用于激光蚀刻。进一步,所述的蚀刻线路为第一线路1,第一线路1与金属线路4的始端或末端线路平行设置。如图4所示,第一线路1与其相邻的金属线路4的始端或末端线路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相邻两个金属线路4之间间距的二分之一。相邻两个金属线路4除首末两端外的间距为a,金属线路4的始端或末端线路与第一线路1之间的间距为b,b≤0.5a。所述第一线路1条数为1-2根,优选为1根。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以另一种方案介绍如下:优选的方案如图5所示,所述的蚀刻线路为第二线路2,第二线路2与金属线路4的始端或末端线路交叉设置。第二线路2的数量为1-2根。第二线路2与金属线路4的始端或末端形状相同,第二线路2在金属线路4的始端或末端基础上平移相交。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以另一种方案介绍如下:优选的方案如图6所示,所述的蚀刻线路为第三线路3,第三线路3与金属线路4的始端或末端线路连接并回转呈螺旋形结构。第三线路3的数量为1根。本技术设计原理如下:在金属线路4的始端或末端增加至少一根蚀刻线路,相当于在激光起始或末端激光发生能量偏弱的位置进行激光能量补偿,保障在该对应位置将金属镭断;设计结构形状不限定于平行叠加、平移相交、回转呈螺旋形等,设计考量是基于将激光线的入口或出口彻底镭开,即增加此处镭射后金属线路4的间距从而避免短路。在实施例1中,相邻两个金属线路4除首末两端外的间距为a,金属线路4的始端或末端线路与第一线路1之间的间距为b,b≤0.5a。控制增加激光蚀刻线合适的间距,即保证多条激光线的光斑发生一定重叠或重合,从而使得激光轰击金属的程度更聚集,增强激光蚀刻金属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规避激光蚀刻始末点短路的金属线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金属线路(4)的始端或末端增加了蚀刻线路,蚀刻线路的数量至少为一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规避激光蚀刻始末点短路的金属线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金属线路(4)的始端或末端增加了蚀刻线路,蚀刻线路的数量至少为一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规避激光蚀刻始末点短路的金属线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蚀刻线路为第一线路(1),第一线路(1)与金属线路(4)的始端或末端线路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规避激光蚀刻始末点短路的金属线路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线路(1)与其相邻的金属线路(4)的始端或末端线路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相邻两个金属线路(4)之间间距的二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规避激光蚀刻始末点短路的金属线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路(1)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重虎何建军蒋雨彬陈嘉琪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南玻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