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压电效应是一种机械能与电能互换的现象。压电效应有两种,正压电效应,由压电材料的形变而产生辅助电荷,简言之,正压电效应大体上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逆压电效应,在压电材料表面施加电场,压电材料会沿电场方向伸长产生形变,简言之,逆压电效应大体上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目前,压电材料在扬声器、收音器、微量天平和光学器件上有着重要的运用。然而,现有的压电材料鲜少应用在投影机、计算机等电子产品或是冷气机、冰箱等家电产品中,因此,现有的电子装置无法有效利用产品运作时所产生的机械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可将动件运作时所产生的机械能通过换能系统转换为电能,以供应电子装置运作所需的部分电能。本技术的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一动件、一换能系统、一充放电系统以及一供电系统。换能系统包括至少一压电薄膜以及一储存单元,至少一压电薄膜配置在至少一动件上,且储存单元电性耦接至少一压电薄膜。充放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一动件、换能系统、充放电系统以及供电系统,其中:/n所述换能系统包括至少一压电薄膜以及储存单元,所述压电薄膜配置在所述至少一动件上,且所述储存单元电性耦接所述至少一压电薄膜;/n所述充放电系统电性耦接所述至少一动件以及所述换能系统;以及/n所述供电系统电性耦接所述至少一动件、所述换能系统以及所述充放电系统以提供主要电能;/n其中,所述至少一动件开始运作,所述至少一动件带动所述至少一压电薄膜产生弹性变形并生成辅助电荷,所述辅助电荷用于传输至所述储存单元以进行充放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一动件、换能系统、充放电系统以及供电系统,其中:
所述换能系统包括至少一压电薄膜以及储存单元,所述压电薄膜配置在所述至少一动件上,且所述储存单元电性耦接所述至少一压电薄膜;
所述充放电系统电性耦接所述至少一动件以及所述换能系统;以及
所述供电系统电性耦接所述至少一动件、所述换能系统以及所述充放电系统以提供主要电能;
其中,所述至少一动件开始运作,所述至少一动件带动所述至少一压电薄膜产生弹性变形并生成辅助电荷,所述辅助电荷用于传输至所述储存单元以进行充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系统包括检测单元及判定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电性耦接所述至少一压电薄膜与所述判定单元,所述检测单元测量所述至少一压电薄膜在弹性变形时的输出电压,所述判定单元根据所述检测单元所回传的数值,判断所述输出电压是否为零,以判定所述至少一动件是否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动件包括风扇或色轮,当所述输出电压维持恒定时,判定所述至少一动件的转动频率为正常,当所述输出电压产生变动时,判定所述至少一动件的转动频率为异常,在所述风扇或所述色轮的转动频率判断为异常后,所述换能系统回传异常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系统包括检测单元及判定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电性耦接所述至少一压电薄膜与所述判定单元,所述检测单元测量所述储存单元的储存电压,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达,王俊杰,李志翔,彭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