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效压电旋转精密驱动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超精密加工、微纳操作机器人、微机电系统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高效压电旋转精密驱动平台。
技术介绍
具有微/纳米级定位精度的精密驱动技术是超精密加工与测量、光学工程、现代医疗、航空航天科技等高尖端科学
中的关键技术。为实现微/纳米级的输出精度,现代精密驱动技术的应用对驱动平台的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驱动平台输出精度低,整体尺寸大,无法满足现代先进科技技术中精密系统对微/纳米级高精度和驱动平台尺寸微小的要求。压电陶瓷驱动器具有体积尺寸小、位移分辨率高、输出负载大、能量转换率高等优点,能实现微/纳米级的输出精度,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微定位和精密超精密加工中。现有的压电惯性驱动平台通常将压电元件和转子质量块平行放置于其运动方向,预紧力垂直于压电元件的主输出方向,整体平台的输出负载主要依赖于预紧力产生的摩擦力。然而压电元件如压电叠堆,通常采用d33的工作模式,其在垂直于主输出方向的截面上刚度较小,产生的预紧力较小,导致整体平台的输出负载大大降低,压电元件在主输出方向的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效压电旋转精密驱动平台,包括压电驱动单元I和压电驱动单元II、转子(5)、预紧楔块I、II(2、8)、预紧螺钉I、II(1、9)、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驱动平台利用寄生惯性原理采用两组驱动单元实现高效压电旋转精密驱动;所述压电驱动单元I包括压电叠堆I(3)、非对称薄壁式柔性铰链机构I(4),压电驱动单元II包括压电叠堆II(7)、非对称薄壁式柔性铰链机构II(6),压电叠堆I、II(3、7)分别设置在非对称薄壁式柔性铰链机构I、II(4、6)内,压电叠堆I(3)可驱动非对称薄壁式柔性铰链机构I(4)伸长,压电叠堆II(7)可驱动非对称薄壁式柔性铰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压电旋转精密驱动平台,包括压电驱动单元I和压电驱动单元II、转子(5)、预紧楔块I、II(2、8)、预紧螺钉I、II(1、9)、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驱动平台利用寄生惯性原理采用两组驱动单元实现高效压电旋转精密驱动;所述压电驱动单元I包括压电叠堆I(3)、非对称薄壁式柔性铰链机构I(4),压电驱动单元II包括压电叠堆II(7)、非对称薄壁式柔性铰链机构II(6),压电叠堆I、II(3、7)分别设置在非对称薄壁式柔性铰链机构I、II(4、6)内,压电叠堆I(3)可驱动非对称薄壁式柔性铰链机构I(4)伸长,压电叠堆II(7)可驱动非对称薄壁式柔性铰链机构II(6)伸长,通过控制驱动压电叠堆I、II(3、7)之间的时序,交替工作,实现非对称薄壁式柔性铰链机构I、II(4、6)和转子(5)之间的寄生惯性运动,进而驱动转子(5)的高效旋转运动;所述转子(5)包括旋转台、轴承和旋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嫩,李建平,温建明,陈松,郑佳佳,张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