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振动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44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和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振动发电装置。该装置包括:能量采集方向与三维坐标的三个方向相同的三个发电机构,每个所述发电机构均包括压电发电部分和磁电发电部分;所述压电发电部分包括两个M型结构梁及固定于每个所述M型结构梁中间的第一永久磁铁;所述磁电发电部分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电发电部分两侧且与两个所述第一永久磁铁处于同一轴线方向上的两个磁电发电部件,每个所述磁电发电部件包括第二永久磁体、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永久磁体的弹簧、将所述第二永久磁体内置于腔体的套筒,以及缠绕所述套筒表面的线圈。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双稳态M型结构梁的压电发电与磁电发电有效的结合,增大了能量采集的范围,大大提高了能量转换的效率。

A vibration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振动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和发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振动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下,压电式振动发电装置,如Cymbal结构、叠堆形结构、悬臂梁结构等,其主要机理在于,当振动能量采集系统在外界振动频率与系统自然频率相同时,其能量转换效率最高。但环境中的振动源振动过程具有随机性,一旦外界环境的振动频率偏离了采集器的共振频率,能量收集效率就会很低。上述结构的发电装置由于其振动梁结构单一,在能量采集时的振动频率往往容易与环境中的自然频率发生偏离,从而使得能量采集的范围较小,能量转换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振动发电装置,采用了可调节角度的“M”型梁结构的压电发电部分,同时通过引入永久磁体来形成双稳态的压电-磁电复合发电系统,使其达到能量的最高转化效率;同时对自然环境荷载以及车辆荷载所引起的X,Y,Z三个方向的机械能进行采集,增大能量采集的范围;此外,在该装置中加入了止动杆件来抑制系统产生的过大响应,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振动发电装置,包括能量采集方向与三维坐标的三个方向相同的三个发电机构,每个所述发电机构均包括压电发电部分和磁电发电部分;所述压电发电部分包括两个M型结构梁及固定于每个所述M型结构梁中间的第一永久磁铁;所述磁电发电部分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电发电部分两侧且与两个所述第一永久磁铁处于同一轴线方向上的两个磁电发电部件,每个所述磁电发电部件包括第二永久磁体、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永久磁体的弹簧、将所述第二永久磁体内置于腔体的套筒,以及缠绕所述套筒表面的线圈。优选地,所述两个磁电发电部件关于压电发电部分对称。优选地,所述压电发电部分还包括固定每个所述M型结构梁的两端的调节杆件及固定所述调节杆件的连接杆件。优选地,所述压电发电部分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M型结构梁产生过大响应的止动杆件。优选地,所述M型结构梁的两个端部均为压电材料。优选地,所述M型结构梁本体为铜片。优选地,所述第二永久磁体置于光滑垫片表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使用“M”型梁结构,有效地拓宽了该装置的振动频带,提高了能量的捕获范围。2、通过一调节杆件,能够对“M”型梁结构的角度进行调节,以调节到与环境振动频率最适合的频带。3、通过引入了永久磁体,形成压电-磁电复合发电的双稳态系统,提高了能量转化效率以及利用率。4、通过“M”型梁结构以及永久磁体的摆放位置的不一样,可以收集桥梁上X,Y,Z三个方向的振动机械能。5、通过使用了双层的“M”型梁结构的压电发电部分,利用永久磁体的同极磁性相互排斥,以调节装置的频率,达到与环境频率相匹配的状态。6、通过引入止动杆件来抑制系统产生过大的响应,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装有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桥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空间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采集X方向振动能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采集Y方向振动能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采集Z方向振动能量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M”型梁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M”型梁结构的主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X方向的磁电发电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Y方向的磁电发电部分的结构侧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Z方向的磁电发电部分的结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实施例以图1所示桥梁振动发电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桥梁振动发电装置也与此相似。在现实环境中,桥梁经受着自然环境以及车辆等荷载所带来的振动,其引起的位移幅度一般要比桥梁的要大得多,并且这些振动的方向是多向的。该装置把X,Y,Z三个方向的桥梁振动的机械能收集起来,转化为电能。所述的振动发电装置的主视图和空间立体图分别如图2、图3所示,该装置共分为三个能量采集区域,分别采集X,Y,Z三个方向的振动能量。最上边为X方向的能量采集区域(1),中间为Y方向的能量采集区域(2),最低端为Z方向能量采集区域(3)。其中,每个方向的能量采集区域都由压电发电部分和磁电发电部分共同组成压电-磁电复合发电体系。所述的X方向能量采集区域如图4所示,下面结合图7、图9一起解释说明。该区域采集桥梁在X方向的振动能量。该区域的压电发电部分主要由两个固定在框架上的“M”型梁结构(11)所组成,梁结构中间的质量块用第一永久磁体(111)所代替,左边M”型梁结构(11)的第一永久磁体(111)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右边M”型梁结构(11)的第一永久磁体(111)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两根M”型梁结构(11)的左右两端各固定有一根止动杆件(14),抑制“M”型梁结构(11)产生过大的响应。该区域的磁电发电部分主要由第二永久磁体(15)、套筒(13)、线圈(12)、弹簧(16)以及光滑的垫片(17)所组成。其中,左右两端的套筒(13),垫片(17)以及弹簧(16)固定在框架上,弹簧(16)的另一端连接着第二永久磁体(15),第二永久磁体(15)放在垫片(17)上,套筒(13)套着第二永久磁体(15),在套筒(13)上缠绕着线圈(12),垫片(17)上的第二永久磁体(15)与M”型结构梁(110)上的第一永久磁体(111)的相对部分为相同磁极,通过M”型结构梁(110)上的第一永久磁体(111)的运动,同极相斥,进而带动光滑的垫片(17)上的第二永久磁体(15)的运动,因弹簧(16)具有弹性,因此,垫片(17)上的第二永久磁体(15)很快会恢复到原来位置。来来回回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所述的Y方向的能量采集区域如图5所示,该区域采集桥梁在Y方向的振动能量。该区域的原理以及组成构件与X方向区域相同,在此不再阐述。所述的Z方向的能量采集区域如图6所示,该区域采集桥梁在Z方向的振动能量。该区域的原理以及组成构件与X方向区域相同,区别在于“M”型梁结构(11)做上下切割磁感线运动,形成磁电发电部分,其他部分在此不再阐述。所述的“M”型梁结构(11)如图7所示,“M”型结构梁(110)通过连接杆件(112),与固定在框架上的调节杆件(113)相连接,连接杆件(112)可通过固定的螺栓(115)进行转动,进而对“M”型结构梁(110)的角度进行调节,“M”型结构梁(110)的端部为压电材料,““M”型结构梁(110)本体用铜片制成。所述X方向的磁电发电部分如图9,套筒(13)、弹簧(16)、光滑的垫片(17)固定在框架上,弹簧(16)另一端连接着第二永久磁体(15),第二永久磁体(15)放置在光滑的垫片(17)上,套筒(13)套着第二永久磁体(15),弹簧(16)以及光滑的垫片(17),套筒(13)外缠绕着线圈(12)。通过“M”型结构梁(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量采集方向与三维坐标的三个方向相同的三个发电机构,每个所述发电机构均包括压电发电部分和磁电发电部分;/n所述压电发电部分包括两个M型结构梁及固定于每个所述M型结构梁中间的第一永久磁铁;/n所述磁电发电部分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电发电部分两侧且与两个所述第一永久磁铁处于同一轴线方向上的两个磁电发电部件,每个所述磁电发电部件包括第二永久磁体、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永久磁体的弹簧、将所述第二永久磁体内置于腔体的套筒,以及缠绕所述套筒表面的线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量采集方向与三维坐标的三个方向相同的三个发电机构,每个所述发电机构均包括压电发电部分和磁电发电部分;
所述压电发电部分包括两个M型结构梁及固定于每个所述M型结构梁中间的第一永久磁铁;
所述磁电发电部分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电发电部分两侧且与两个所述第一永久磁铁处于同一轴线方向上的两个磁电发电部件,每个所述磁电发电部件包括第二永久磁体、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永久磁体的弹簧、将所述第二永久磁体内置于腔体的套筒,以及缠绕所述套筒表面的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磁电发电部件关于压电发电部分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运成毛华健傅继阳吴玖荣林海波李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