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电缆沟
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建设
,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电缆沟。
技术介绍
对已运行变电站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新建电缆沟无法避免的会与原有电缆沟交叉,新建电缆沟时常需要从原有电缆沟底部穿过才能满足电缆敷设要求。在新建电缆沟和原有电缆沟路线出现交叉的位置,新建电缆沟的铺设方法有如下几种:方法一为在原有电缆沟底部埋设管体,管体从原有电缆沟底部穿过,电缆敷设至原有电缆沟的位置后改为从管体中敷设,之后再沿新建电缆沟敷设。但是,埋管体量大(同等截面面积的埋管面积远大于电缆沟面积),电缆沟底开挖面积大,对原有电缆沟沟底持力层扰动大,技术难度大。方法二为在新建电缆沟与原有电缆沟交叉处,拆除部分原有电缆沟,在原有电缆沟底部建设新增的电缆沟后,恢复原有电缆沟被拆除部分,以满足电力敷设。但是,原有电缆沟拆除重建时对原有电缆保护的技术难度高,很难实现带电作业,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电缆沟,有效防止施工过程中对原有电缆沟的破坏,确保原有电缆沟能正常运行,便于施工。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电缆沟,当所述装配式电缆沟和原有电缆沟交叉时,所述装配式电缆沟穿设于所述原有电缆沟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包括:/n侧板,所述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凸隼,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凸隼,所述侧板至少包括两个,两个所述侧板相对设置;/n顶板,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侧板,所述顶板的端部咬合于所述第一凸隼;/n底板,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侧板,所述底板的端部咬合于所述第二凸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电缆沟,当所述装配式电缆沟和原有电缆沟交叉时,所述装配式电缆沟穿设于所述原有电缆沟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板,所述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凸隼,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凸隼,所述侧板至少包括两个,两个所述侧板相对设置;
顶板,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侧板,所述顶板的端部咬合于所述第一凸隼;
底板,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侧板,所述底板的端部咬合于所述第二凸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还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压端和顶进端,所述顶压端和所述顶进端均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所述顶压端用于承受推力设备施加的力,所述顶进端用于在所述推力设备的作用下顶进土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进端为楔形或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隼和所述第二凸隼包覆保护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进,王浩,黄满华,项明荣,房向日,吴志成,刘传斌,武尊茹,吴艺文,刘莉莎,刘瑶,孙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联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