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敷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549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敷设结构,涉及室外电缆敷设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电缆沟、盖板以及电缆桥架,所述电缆桥架上安装有用于对电缆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分别固接于电缆桥架顶部两端的第一竖板以及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靠近第二竖板的一侧沿竖向滑移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竖板靠近第一竖板的一侧沿竖向滑移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之间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和电缆桥架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一组弧形槽,两组所述弧形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竖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块沿竖向滑移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限位装置,便于对电缆进行限位,因而便于对电缆进行敷设。

A cable lay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敷设结构
本技术涉及室外电缆敷设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电缆敷设结构。
技术介绍
电缆敷设是指沿经勘査的路由布放、安装电缆以形成电缆线路的过程。根据使用场合,可分为架空、地下(管道和直埋)、水底、墙壁和隧道等几种敷设方式。合理选择电缆的敷设方式对保证线路的传输质量、可靠性和施工维护等都是十分重要的。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344553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新型电缆敷设结构,包括电缆沟盖板、电缆桥架以及电缆,所述的电缆桥架置于地坑内部的一侧壁的中间位置,电缆敷设在电缆桥架上,所述的电缆沟盖板盖在地坑上方。发电企业变电站电缆地面敷设采用沟槽式,这种结构可避免积水现象,在寒冷天气也不会导致电缆结冰、断裂,提高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沟槽式敷设的应用,使复杂的电缆敷设工序变得简单、快捷、方便。但是,上述电缆桥架上未安装用于对电缆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因为电缆外面的绝缘皮比较光滑,所以电缆容易与电缆桥架发生分离,从而不便对电缆进行敷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敷设结构,其通过设置限位装置,便于对电缆进行限位,因而便于对电缆进行敷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敷设结构,包括电缆沟、盖板以及电缆桥架,所述电缆桥架上安装有用于对电缆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分别固接于电缆桥架顶部两端的第一竖板以及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靠近第二竖板的一侧沿竖向滑移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竖板靠近第一竖板的一侧沿竖向滑移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之间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和电缆桥架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一组弧形槽,两组所述弧形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竖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块沿竖向滑移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电缆进行限位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滑块向下移动,第一滑块向下移动带动压板向下移动,从而便可对电缆进行限位;综上,通过设置限位装置,便于对电缆进行限位,因而便于对电缆进行敷设。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竖板靠近第二竖板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供第一滑块沿竖向滑移的第一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槽对第一滑块具有导向作用,从而能够降低第一滑块在沿竖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滑槽的底部且竖直设置的丝杠以及固接于丝杠顶部的手轮;所述丝杠螺纹连接于第一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手轮转动丝杠,丝杠转动驱动第一滑块沿竖向移动,从而便于驱动第一滑块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竖板靠近第一竖板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供第二滑块沿竖向滑移的第二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滑槽对第二滑块具有导向作用,从而能够降低第二滑块在沿竖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的一端铰接于第一滑块,另一端插接于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安装有用于对压板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敷设电缆时,通过向上转动压板使压板靠近第一竖板,此时压板与第二滑块分离,从而便于对电缆进行敷设;相比于使电缆从压板下方穿过,这样能够更加节省时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滑块靠近第一滑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压板靠近第二滑块的一端固接有插块,所述插块插接于第一插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插槽,便于压板与第二滑块插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沿第一插槽的宽度方向滑移连接于第二滑块侧壁的插销、套设固定于插销的限位块、套接于插销的弹簧以及开设于插块靠近限位块一侧的第二插槽;所述插销的一端贯穿第二滑块的侧壁与第二插槽插接,另一端固接有手柄,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供插销沿竖向滑移的条形孔,并且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供限位块沿竖向滑移的让位槽,所述手柄凸出条形孔的外侧壁设置;所述限位块处于手柄和第二滑块之间;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限位块和第二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转动压板时,通过拉动手柄拉动插销使插销与第二插槽分离,然后便可转动压板,再者插销移动带动限位块移动,限位块移动对弹簧进行拉伸,此时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当需要对插块进行限位时,松开手柄,此时限位块在弹簧的作用下驱动插销与第二插槽插接,从而便可对插块进行限位;通过设置限位组件,便于对插块进行限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竖板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对压板进行预固定的预固定组件,所述预固定组件包括固接于第一竖板顶部的竖杆、螺纹连接于竖杆靠近第二竖板一侧的第一连接耳、螺纹连接于压板靠近第一竖板一侧的第二连接耳以及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的拉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上转动压板使压板靠近第一竖板,然后将拉绳与第一连接耳固接,从而便可对压板进行预固定,因而便于操作人员进行电缆的敷设。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当需要对电缆进行限位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滑块向下移动,第一滑块向下移动带动压板向下移动,从而便可对电缆进行限位;综上,通过设置限位装置,便于对电缆进行限位,因而便于对电缆进行敷设;2.当需要转动压板时,通过拉动手柄拉动插销使插销与第二插槽分离,然后便可转动压板,再者插销移动带动限位块移动,限位块移动对弹簧进行拉伸,此时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当需要对插块进行限位时,松开手柄,此时限位块在弹簧的作用下驱动插销与第二插槽插接,从而便可对插块进行限位;通过设置限位组件,便于对插块进行限位;3.向上转动压板使压板靠近第一竖板,然后将拉绳与第一连接耳固接,从而便可对压板进行预固定,因而便于操作人员进行电缆的敷设。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凸显限位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实施例中凸显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凸显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缆沟;2、盖板;3、电缆桥架;4、限位装置;41、第一竖板;411、第一滑槽;42、第二竖板;421、第二滑槽;43、第一滑块;44、第二滑块;441、第一插槽;45、压板;451、插块;46、弧形槽;5、驱动组件;51、丝杠;52、手轮;6、限位组件;61、插销;62、限位块;63、弹簧;64、第二插槽;65、手柄;66、条形孔;67、让位槽;7、预固定组件;71、竖杆;72、第一连接耳;73、第二连接耳;74、拉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电缆敷设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电缆沟1、盖板2以及电缆桥架3,电缆桥架3上安装有用于对电缆进行限位的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敷设结构,包括电缆沟(1)、盖板(2)以及电缆桥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桥架(3)上安装有用于对电缆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4),所述限位装置(4)包括分别固接于电缆桥架(3)顶部两端的第一竖板(41)以及第二竖板(42),所述第一竖板(41)靠近第二竖板(42)的一侧沿竖向滑移连接有第一滑块(43),所述第二竖板(42)靠近第一竖板(41)的一侧沿竖向滑移连接有第二滑块(44),所述第一滑块(43)和第二滑块(44)之间安装有压板(45),所述压板(45)和电缆桥架(3)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一组弧形槽(46),两组所述弧形槽(46)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竖板(4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块(43)沿竖向滑移的驱动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敷设结构,包括电缆沟(1)、盖板(2)以及电缆桥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桥架(3)上安装有用于对电缆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4),所述限位装置(4)包括分别固接于电缆桥架(3)顶部两端的第一竖板(41)以及第二竖板(42),所述第一竖板(41)靠近第二竖板(42)的一侧沿竖向滑移连接有第一滑块(43),所述第二竖板(42)靠近第一竖板(41)的一侧沿竖向滑移连接有第二滑块(44),所述第一滑块(43)和第二滑块(44)之间安装有压板(45),所述压板(45)和电缆桥架(3)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一组弧形槽(46),两组所述弧形槽(46)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竖板(4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块(43)沿竖向滑移的驱动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敷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41)靠近第二竖板(42)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供第一滑块(43)沿竖向滑移的第一滑槽(4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敷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滑槽(411)的底部且竖直设置的丝杠(51)以及固接于丝杠(51)顶部的手轮(52);所述丝杠(51)螺纹连接于第一滑块(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敷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板(42)靠近第一竖板(41)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供第二滑块(44)沿竖向滑移的第二滑槽(4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敷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5)的一端铰接于第一滑块(43),另一端插接于第二滑块(44),所述第二滑块(44)上安装有用于对压板(45)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旭阳沈劲松丁丁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志诚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