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井辉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信号灯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5622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智能信号灯控制系统,包括有控制系统和各车道上均设置有的地磁装置。地磁装置内置有通讯模块和传感器模块,通讯模块接收传感器模块的信号并传递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采集通讯模块的信号并分析后,控制信号灯执行相应的灯光点亮,从而避免交通堵塞或滞留。另外,使用时可直接通过控制系统发出指令控制控制壳体内的智能锁的锁销伸出,使得壳体内的顶杆自动的穿出盖体的安装孔,从而实现防止地磁装置被窃取的作用;当需要更换内部损坏的传感器模块或者通讯模块等结构时,可直接通过控制系统发出指令,控制智能锁的锁销退回,此方式可不必破坏地磁装置原本的结构即可将盖体取出进行更换,较为方便。

An intelligent signal lamp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信号灯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智能交通
,特别是指一种智能信号灯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近地走近人们的生活,与之而来车流智能诱导等智能交通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目前交通诱导往往采用摄像头等采集的数据,数据采样不合理,采集成本高昂,存在大片盲区,不利于整体交通的调控和诱导。有鉴于此,相关技术人员研发了应用埋入路面下的地磁传感器采集行车数据,由于车辆本身含有的铁磁物质会对车辆存在区域的地磁信号产生影响,使车辆存在区域的地球磁力线发生弯曲,因此当车辆经过地磁传感器附近,地磁传感器能够灵敏感知到信号的变化,经信号分析就可以得到检测目标的相关信息,由此可知,利用地磁传感器采集行车数据的方式相比摄像头采集的方式更为精确合理。然而,目前采集道路行车数据的地磁传感器一般是壳体埋入地下,且壳体的上端面与地表面持平,壳体与盖体采用插装方式装配,使盖体与地路面持平,然后利用明装螺丝固定,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安全保护性差,由于安装在公路地表等公共领域,其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偷盗取走,造成经济损失。<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信号灯控制系统,包括有设置在灯控路口一侧的控制系统和各车道上均设置有的地磁装置所述地磁装置包括有用以感应车辆经过的传感器模块和信号连接至控制系统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接收所述传感器模块的信号并传递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采集通讯模块的信号并分析后,控制信号灯执行相应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磁装置还包括有壳体、盖体、智能锁、连杆和顶杆以及控制模块,所述壳体嵌入并固定于路面下方,所述盖体倒扣并盖住于壳体上方,盖体和壳体外侧的环面均设有若干安装孔,且盖体的安装孔和壳体的安装孔一一对应;所述智能锁固定于壳体内的下方,且智能锁的锁销竖直向上,锁销的上端还连接有若干组所述连杆和顶杆,所述连杆和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信号灯控制系统,包括有设置在灯控路口一侧的控制系统和各车道上均设置有的地磁装置所述地磁装置包括有用以感应车辆经过的传感器模块和信号连接至控制系统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接收所述传感器模块的信号并传递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采集通讯模块的信号并分析后,控制信号灯执行相应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磁装置还包括有壳体、盖体、智能锁、连杆和顶杆以及控制模块,所述壳体嵌入并固定于路面下方,所述盖体倒扣并盖住于壳体上方,盖体和壳体外侧的环面均设有若干安装孔,且盖体的安装孔和壳体的安装孔一一对应;所述智能锁固定于壳体内的下方,且智能锁的锁销竖直向上,锁销的上端还连接有若干组所述连杆和顶杆,所述连杆和顶杆的组数与所述壳体的安装孔数量一致,且各组的顶杆分别穿过所述壳体和盖体的各安装孔,各组连杆和锁销中的连杆的两端分别与顶杆和锁销的顶部铰接;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控制系统的指令并控制所述智能锁的锁销伸出或退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信号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行车路面上用于嵌入所述壳体的位置均设有凹陷的容置槽,该容置槽底部固定有膨胀螺丝;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贯穿的固定孔,该安装孔对应穿套在膨胀螺丝上后,在壳体内放入螺母与膨胀螺丝螺旋至紧固于壳体底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信号灯控制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井辉
申请(专利权)人:蔡井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