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管线探测夹钳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5522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管线探测夹钳保护装置,涉及管线探测技术领域,包括夹钳本体和探测线,所述夹钳本体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握持把手和第二握持把手,所述第一握持把手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绝缘护套,所述第二握持把手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绝缘护套,所述第二握持把手的远离夹钳本体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圆周面与限位管的外圆周面靠近第二握持把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管的内部设置有防护软管,所述限位管的外圆周面远离第二握持把手的一侧设置有多组锁紧螺孔。该地下管线探测夹钳保护装置,用于对探测线进行保护,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以普遍推广使用。

A clamp protection device for underground pipeline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管线探测夹钳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线探测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地下管线探测夹钳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管线探测主要是指:在非开挖的情况下,采用管线探测仪探测地下管线的走向与埋深。管线探测的过程中主要用到:发射机、探测夹钳以及接收机,发射机给被测管线施加一个特殊频率的信号电流,通过探测夹钳夹住相应的管线,采用夹钳法激发模式,接收机内置感应铁芯,接收管道的磁场信号,线圈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计算管道的走向和路径。探测夹钳的一组握持把手上连接有探测线,在探测夹钳的使用过程中,探测线随着操作人员的操作而随意晃动,探测夹钳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由于探测线的晃动次数过多,导致探测线与探测夹钳之间的连接处松动,更加危险的是导致探测线连接头部位断裂,操作人员使用时未发现的话容易产生触电危险,安全性比较低。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管线探测夹钳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管线探测夹钳保护装置,包括夹钳本体和探测线,所述夹钳本体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握持把手和第二握持把手,所述第一握持把手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绝缘护套,所述第二握持把手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绝缘护套,所述第二握持把手的远离夹钳本体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圆周面与限位管的外圆周面靠近第二握持把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管的内部设置有防护软管,所述限位管的外圆周面远离第二握持把手的一侧设置有多组锁紧螺孔,每一组所述锁紧螺孔内均螺纹安装有一组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位于限位管内的一端抵住防护软管的外圆周面,所述探测线的右端穿过防护软管的内管道与第二握持把手远离夹钳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环和限位管一体加工成型。优选的,所述限位管外圆周面上设置的锁紧螺孔的组数不少于三组。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护套的外表面和第二绝缘护套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地下管线探测夹钳保护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限位管和防护软管对探测线进行加固,防止探测线因晃动次数过多而导致探测线与夹钳本体之间的连接处发生松动,同时防止探测线连接头部位因晃动次数过多而发生断裂,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安全性;通过锁紧螺栓将防护软管的外圆周面抵紧,使得防护软管的内圆周面与探测线的外表面贴紧,使防护软管和探测线之间不易发生相对滑动,通过防护软管对探测线进行保护,防止探测线的外表面受损。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更宽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限位管的剖面视图。主要附图标记:1、夹钳本体;2、第一握持把手;3、第二握持把手;4、第一绝缘护套;5、第二绝缘护套;6、连接环;7、限位管;8、探测线;9、锁紧螺栓;10、防护软管;11、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管线探测夹钳保护装置,包括夹钳本体1和探测线8,夹钳本体1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握持把手2和第二握持把手3,第一握持把手2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绝缘护套4,第二握持把手3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绝缘护套5,第一绝缘护套4和第二绝缘护套5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使用者手持第一绝缘护套4和第二绝缘护套5时不易有触电的危险,保护使用者的人身安全,第二握持把手3的远离夹钳本体1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栓11固定安装有连接环6,连接环6的内圆周面与限位管7的外圆周面靠近第二握持把手3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连接环6将限位管7和第二握持把手3进行固定连接,限位管7的内部设置有防护软管10,防护软管10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限位管7的外圆周面远离第二握持把手3的一侧设置有多组锁紧螺孔,每一组锁紧螺孔内均螺纹安装有一组锁紧螺栓9,锁紧螺栓9位于限位管7内的一端抵住防护软管10的外圆周面,探测线8的右端穿过防护软管10的内管道与第二握持把手3远离夹钳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防护软管10用于对探测线8进行保护。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环6和限位管7一体加工成型,所述连接环6和限位管7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参照图1和图2所示,限位管7外圆周面上设置的锁紧螺孔的组数不少于三组。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的,第一绝缘护套4的外表面和第二绝缘护套5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用于增加使用者手部与第一绝缘护套4的外表面、第二绝缘护套5的外表面之间的摩擦,防止使用者手部握住第一绝缘护套4、第二绝缘护套5时发生手滑。如图1和图2,在使用该地下管线探测夹钳保护装置时,限位管7和防护软管10对探测线8进行加固,防止探测线8因晃动次数过多而导致探测线8与夹钳本体1之间的连接处发生松动,同时防止探测线8连接头部位因晃动次数过多而发生断裂,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安全性;使用锁紧螺栓9将防护软管10的外圆周面抵紧,使得防护软管10的内圆周面与探测线8的外表面贴紧,使防护软管10和探测线8之间不易发生相对滑动,通过防护软管10对探测线8进行保护,防止探测线8的外表面受损,进一步延长了探测线8的使用寿命。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管线探测夹钳保护装置,包括夹钳本体(1)和探测线(8),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本体(1)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握持把手(2)和第二握持把手(3),所述第一握持把手(2)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绝缘护套(4),所述第二握持把手(3)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绝缘护套(5),所述第二握持把手(3)的远离夹钳本体(1)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栓(11)固定安装有连接环(6),所述连接环(6)的内圆周面与限位管(7)的外圆周面靠近第二握持把手(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管(7)的内部设置有防护软管(10),所述限位管(7)的外圆周面远离第二握持把手(3)的一侧设置有多组锁紧螺孔,每一组所述锁紧螺孔内均螺纹安装有一组锁紧螺栓(9),所述锁紧螺栓(9)位于限位管(7)内的一端抵住防护软管(10)的外圆周面,所述探测线(8)的右端穿过防护软管(10)的内管道与第二握持把手(3)远离夹钳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管线探测夹钳保护装置,包括夹钳本体(1)和探测线(8),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本体(1)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握持把手(2)和第二握持把手(3),所述第一握持把手(2)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绝缘护套(4),所述第二握持把手(3)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绝缘护套(5),所述第二握持把手(3)的远离夹钳本体(1)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栓(11)固定安装有连接环(6),所述连接环(6)的内圆周面与限位管(7)的外圆周面靠近第二握持把手(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管(7)的内部设置有防护软管(10),所述限位管(7)的外圆周面远离第二握持把手(3)的一侧设置有多组锁紧螺孔,每一组所述锁紧螺孔内均螺纹安装有一组锁紧螺栓(9),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学刘毅舜臣单静袁林山徐占才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东有色深部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