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样器、混合液配制装置及红细胞悬液配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5451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样器、混合液配制装置及红细胞悬液配制装置,用于从第一储液装置中吸取第一种液体;取样器包括取样主体、毛细吸管以及连接件;毛细吸管两端开口,沿着纵向设置;连接件包括间隔部以及毛细吸管装配部;间隔部的一端与取样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毛细吸管装配部的一端连接,毛细吸管装配部的另一端与毛细吸管侧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间隔部将毛细吸管与取样主体间隔设置,一方面便于设置毛细吸管的长度,进而便于实现微量、定量取样,另一方面,当吸取了液体的取样器插入其它种类的液体内混合时,毛细吸管可以全部浸入其它种类的液体,便于取样器吸取的液体与其他液体充分混合。

A kind of sampler, mixture preparation device and red blood cell suspension pr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样器、混合液配制装置及红细胞悬液配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红细胞悬液配制
,尤其涉及一种取样器、混合液配制装置及红细胞悬液配制装置。
技术介绍
红细胞悬液(又名红细胞悬浮液);临床上,所有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包括血型定型,抗体筛查、交叉配血都需要配制红细胞悬液,且对红细胞浓度有要求,红细胞悬液浓度对最终结果有直接的影响,如微柱凝胶法则需要严格按照1%的红细胞浓度进行配制,浓度过高容易引起假阳性,浓度过低容易引起假阴性。1%红细胞悬液配制方法如下:1、抽血,普遍用EDTA2K抗凝管抽取3ml左右血液;2、离心,全血血液中含红细胞和血浆,经离心后或自然沉降后红细胞下沉,变成红细胞压积;3、配制,传统的操作方法是用移液枪拧至10ul,换枪头,手工吸取10ul放至已有1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打出红细胞,反复打吸几下。其中,用移液枪来配制红细胞悬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有些基层科室并没有配备微量移枪设备,无法进行准确浓度的配制;2、移液枪配制步骤繁琐,不简便,很多操作技术人员不愿意使用;3、移液枪吸取的液体不能与需要混合的液体充分混合。上述三个问题,导致临床操作技术人员配制红细胞浓度相差悬殊太大,最终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所以,在红细胞悬液的配制过程中,如何简便、快捷且准确地制作所需浓度的红细胞悬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取样器,在实现微量、定量取样的前提下,便于将取出的液体在其它液体中混合。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取样器,用于从第一储液装置中吸取第一种液体;所述取样器包括取样主体、毛细吸管以及连接件;所述毛细吸管两端开口,沿着纵向设置;所述连接件包括间隔部以及毛细吸管装配部;所述间隔部的一端与所述取样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毛细吸管装配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毛细吸管装配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毛细吸管侧壁连接。本技术通过间隔部将毛细吸管与取样主体间隔设置,一方面便于设置毛细吸管的长度,进而便于实现微量以及定量取样,另一方面,当吸取了液体的取样器插入其它种类的液体内混合时,毛细吸管可以全部浸入其它种类的液体,便于取样器吸取的液体与其他液体充分混合。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穿刺部;所述穿刺部设置在所述毛细吸管装配部远离所述取样主体的一端,或,所述穿刺部设置在所述毛细吸管装配部整体外侧,或,所述穿刺部设置在所述毛细吸管装配部整体外侧以及所述间隔部局部外侧,或,所述穿刺部设置在所述毛细吸管装配部整体外侧以及所述间隔部整体外侧。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穿刺部远离所述毛细吸管的外侧边界为倾斜直线,所述倾斜直线上的点与所述毛细吸管中心轴的距离沿着靠近取样主体的方向增加。本技术通过设置穿刺部刺穿第一储液装置或第二储液装置上的封膜,便于取液或移液。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关于所述毛细吸管的中心轴轴对称;所述毛细吸管夹设在对称设置的连接件中间。本技术通过对称设置连接件,使毛细吸管夹设在对称设置的连接件中间,便于毛细吸管的固定。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混合液配制器,在实现微量以及定量取样的前提下,将取样器取出的液体与其它液体混合,简便、快捷且准确地制作所需浓度的混合液。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液配制器,所述混合液配制器采用上述取样器;所述混合液配制器还包括第二储液装置;所述第二储液装置内部存储有第二种液体,吸取了第一种液体的取样器插入所述第二储液装置内部,控制所述毛细吸管浸入所述第二种液体。本技术通过将取样器插入第二储液装置,实现第一种液体与第二种液体的混合。进一步地,所述取样主体包括主体底座,所述主体底座的底平面与所述间隔部的一端连接,当所述取样器插入所述第二储液装置时,所述主体底座与所述第二储液装置沿着横向固定设置,或,所述取样主体包括主体底座和主体侧壁,所述主体底座的底平面与所述间隔部的一端连接,所述主体侧壁围设在所述主体底座的侧面,当所述取样器插入所述第二储液装置时,所述主体侧壁与所述第二储液装置沿着横向固定设置。本技术通过主体底座或主体侧壁与第二储液装置沿着横向设置,实现取样器与第二储液装置的固定设置,以及,只有在主体底座上开孔,第二储液装置中的混合液才可以从第二储液装置输出,进而实现了无需更换取样器就可以实现第一种液体的吸取以及第一种液体与第二种液体的混合。进一步地,所述取样主体还包括滴头;所述滴头沿着纵向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平面;所述滴头内部沿着纵向设置有两端导通的中空腔体;所述主体底座设置有与所述中空腔体导通的贯通孔;当所述取样器插入所述第二储液装置时,所述第二储液装置通过所述滴头内部的中空腔体出液。本技术通过在主体底座上设置滴头,将第二储液装置内的混合液从滴头中间的中空腔体输出第二储液装置,进而实现了无需更换取样器就可以实现第一种液体的吸取、第一种液体与第二种液体的混合以及混合液体的输出。进一步地,所述中空腔体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圆柱形腔体以及第二圆柱形;所述第一圆柱形腔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形腔体的直径。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圆柱形腔体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形腔体的直径,便于顺畅地挤出混合液。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储液装置采用柔性材料制作;当所述取样器插入所述第二储液装置时,挤压所述第二储液装置,从所述滴头输出液体。本技术通过采用柔性材料制作第二储液装置,通过挤压第二储液装置便可以将混合液从滴头挤出,操作方便。进一步地,所述取样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侧壁外侧壁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底平面用于限制所述取样器沿着纵向方向的移动,和/或,所述取样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侧壁外侧壁的限位部,所述混合液配制器还包括盖设在所述限位部上的防护盖,所述限位部的顶平面用于承接所述防护盖。本技术通过限位部限制所述取样器的纵向移动,通过限位部承接防护盖,通过防护盖将滴管与外部环境隔离,降低外部环境的物质(比如灰尘)通过滴管内部的中空腔体进入第二储液装置内部,污染混合液的风险。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红细胞悬液配制器,在实现定量取出压积红细胞的前提下,将压积红细胞进行稀释,配制红细胞悬液,简便、快捷且准确地制作所需浓度的红细胞悬液。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细胞悬液配制器,所述红细胞悬液配制器采用上述混合液配制器,所述第一储液装置存储有压积红细胞;所述第二储液装置存储有稀释液。本技术通过取液器吸取第一储液装置存储的压积红细胞,并将吸取的压积红细胞与第二储液装置存储的的稀释液混合,实现红细胞悬液的配制。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毛细吸管的长度范围为35mm-45mm。本技术通过将毛细吸管的长度范围设定在35mm-45mm,实现每一次吸取的压积红细胞体积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样器,用于从第一储液装置中吸取第一种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器包括取样主体、毛细吸管以及连接件;所述毛细吸管两端开口,沿着纵向设置;所述连接件包括间隔部以及毛细吸管装配部;所述间隔部的一端与所述取样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毛细吸管装配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毛细吸管装配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毛细吸管侧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样器,用于从第一储液装置中吸取第一种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器包括取样主体、毛细吸管以及连接件;所述毛细吸管两端开口,沿着纵向设置;所述连接件包括间隔部以及毛细吸管装配部;所述间隔部的一端与所述取样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毛细吸管装配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毛细吸管装配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毛细吸管侧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穿刺部;所述穿刺部设置在所述毛细吸管装配部远离所述取样主体的一端,或,所述穿刺部设置在所述毛细吸管装配部整体外侧,或,所述穿刺部设置在所述毛细吸管装配部整体外侧以及所述间隔部局部外侧,或,所述穿刺部设置在所述毛细吸管装配部整体外侧以及所述间隔部整体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远离所述毛细吸管的外侧边界为倾斜直线,所述倾斜直线上的点与所述毛细吸管中心轴的距离沿着靠近取样主体的方向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关于所述毛细吸管的中心轴轴对称;所述毛细吸管夹设在对称设置的连接件中间。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取样器的混合液配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储液装置;所述第二储液装置内部存储有第二种液体,吸取了第一种液体的取样器插入所述第二储液装置内部,控制所述毛细吸管浸入所述第二种液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液配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主体包括主体底座,所述主体底座的底平面与所述间隔部的一端连接,当所述取样器插入所述第二储液装置时,所述主体底座与所述第二储液装置沿着横向固定设置,或,所述取样主体包括主体底座和主体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燕邹瀚麟杨军权肖艳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