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防止夏季过热的太阳能反射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311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防止夏季过热的太阳能反射板,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所述太阳能反射板安装于横排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相邻两真空管之间,该太阳能反射板的断面形状为所述吸热管上一段圆弧DE所对应的渐伸线D′E′;点D与对应吸热管圆心的连线同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40~60°,点E与对应吸热管圆心的连线同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40°;点D到点D′的距离为10~30mm,点E到点E′的距离为60~10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夏季太阳高度角高,冬季太阳高度角低的现象,通过反射设计实现冬季太阳低入射角时聚光,夏季太阳高入射角时遮挡的光学效果,从而在提高太阳能集热器冬季能效的同时降低夏季过热的风险。

A solar reflector that can prevent overheating in sum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止夏季过热的太阳能反射板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可防止夏季过热的太阳能反射板。
技术介绍
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被大量用于寒冷和严寒地区的冬季采暖和生活热水。作为太阳能的收集设备,真空管集热器相比于传统的平板集热器,具有更好的保温性能,且随着其生产成本的降低得到了愈发广泛的使用。目前真空管太阳能供暖主要面临两个难点:1)在冬季太阳辐射较弱时,建筑供热需求大,在有限的集热面积或太阳能资源不足的地区会导致较低的太阳能保证率;2)在夏季太阳辐射较强时,建筑不需要供热,导致真空管集热器过热,减少集热器寿命,极端情况下还会导致真空管破裂。目前已提出将真空管集热器与反射板相结合,反射板通过增加太阳辐照接受面积,反射聚光的方式来提高真空管集热器的整体能效。现有的反射板可分为静态型和追光型两类,由于低温集热器要求的出水温度较低(为40~120℃),静态反射板已能满足相应要求;而追光型反射器一般用于中、高温集热器。根据静态反射板的形状分类,真空管集热器常用的静态反射板可分为平面反射板、抛物线反射板和复合抛物线反射板;其中,平面反射板将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到真空管上,抛物线和复合抛物线反射板利用非成像光学,将入射光线以不同角度反射聚焦到真空管上。目前的反射板仅单一考虑增加真空管集热器的能效,虽然可提高冬季供暖效果,但同时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夏季过热,亟需一种能提高冬季能效同时可防止夏季过热的太阳能反射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能提高冬季能效同时可防止夏季过热的太阳能反射板。本技术利用夏季太阳高度角高,冬季太阳高度角低的现象,通过反射设计实现冬季太阳低入射角时聚光,夏季太阳高入射角时遮挡的光学效果,从而使得本太阳能反射板在提高太阳能集热器冬季能效的同时可降低夏季过热的风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防止夏季过热的太阳能反射板,所述太阳能反射板安装于横排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相邻两真空管之间,所述真空管由吸热管和玻璃外管组成,吸热管和玻璃外管的断面均为圆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反射板的断面形状为所述吸热管上的一段圆弧DE所对应的渐伸线,记为曲线D′E′;其中,点D与对应吸热管圆心的连线同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40~60°,点E与对应吸热管圆心的连线同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40°;点D到对应渐伸线端点D′的距离为10~30mm,点E到对应渐伸线端点E′的距离为60~100mm。进一步地,所述吸热管的半径为30~50mm,吸热管间距为80~120mm。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角度高于当地纬度10~15°。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反射板为反射率高于0.8的金属板。本技术的特点及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利用曲线渐伸线原理,反射板上任意一点,入射角为采暖季结束后0~1个月内的当日真太阳时12点的太阳高度角α2的光线在该点的反射光线与吸热管外壁相切,根据边缘光线定理,则入射角≤α2的光线能聚光到吸热管上,而入射角较高的光线则被反射回天空,从而达到冬季增热的作用;而当入射角α≥采暖季结束日当日真太阳时12点的太阳高度角α1时,则吸热管上方的反射板对吸热管形成部分遮挡,从而达到夏季减热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太阳能反射板及太阳能集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3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中(a)~(d)是本技术反射及遮挡效果随光线入射角度变化的数值模拟结果图。图5是图4所示数值模拟结果对应的太阳高度角与集热器光学效率的关系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防止夏季过热的太阳能反射板,主要针对用于建筑采暖和生活热水等对热水需求范围为40-120℃的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反射板,参见图1,太阳能集热器朝向正南方,真空管东西横向呈一定倾角排列放置,每根真空管下方带有一片反射板3,各反射板3均固定在太阳能集热器左右两侧的支架(该支架在图中未示意)上。反射板由反射率高于0.8的金属板制成(本实施例采用抛光铝板)。各真空管均分别由吸热管1和玻璃外管2组成,且吸热管1和玻璃外管2的断面均为圆形。反射板3的断面形状为吸热管1上的一段圆弧DE所对应的渐屈线,记为曲线D′E′;其中,点D与对应吸热管圆心的连线同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40~60,点E与对应吸热管圆心的连线同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40°;点D到对应渐伸线端点D′的距离为10~30mm,点E到对应渐伸线端点E′的距离为60~100mm。太阳能反射板的工作原理如图2、3所示,单根真空管接受的太阳辐照受到上下两片反射板3的共同影响,其中,冬季增热由单根真空管下方的反射板实现,夏季减热由单根真空管上方的反射板实现。太阳能集热器的全年运行效果随入射光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变化而变化。本技术实施例的太阳能反射板的断面形状为吸热管1上的一段圆弧DE所对应的渐伸线,记为曲线D′E′;该曲线D′E′按照以下步骤确定:1)设定如下参数:采暖季结束日当日真太阳时12点的太阳高度角α1;采暖季结束后0~1个月内的当日真太阳时12点的太阳高度角α2;夏至日真太阳时12点的太阳高度角α3;设太阳能集热器任意一根吸热管1的圆心为O,其下方的吸热管1圆心为M,两者之间的中心距为Lc,各吸热管1外壁的半径均为ri,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角度为β;其中,吸热管1的半径ri为30~50mm,吸热管1的间距为80~120mm。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角度β优选高于当地纬度10~15°。在此倾角区间内,反射板的光学效率最大。2)以所述O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按照以下公式确定太阳能反射板3下端点E′的坐标为:过E′点作上方吸热管1外壁的切线,得到切点E点,两点距离为LEE′;3)设曲线D′E′的方程为:x=ri·sin(ω)-ρ(ω)·cos(ω)y=-ri·cos(ω)-ρ(ω)·sin(ω)式中:ω是以O点为圆心、y轴负半轴为起始点逆时针旋转的极角,ω0≤ω≤ωm,ω0、ωm分别是点D、E的极角,且ω0=α2;ωm的确定方式如下:过点E′作吸热管1的切线,对应的切点为E,该点E和圆心O的连线与y轴负半轴间的夹角即为ωm;LDD′为直线段DD′的长度,LDD′=ρ(ω0)=0.5LEE′(1+cos(ωm-ω0))-0.5ri·(ωm-ω0+sin(ωm-ω0)),LEE′为直线段EE′的长度;则太阳能反射板3上端点D′的坐标为:D′(x)=ri·sin(ω0)-ρ(ω0)·cos(ω0)D′(y)=-ri·cos(ω0)-ρ(ω0)·sin(ω0)。本技术反射板的断面形状根据吸热管基圆的渐伸线原理,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平分入射角为α2光线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止夏季过热的太阳能反射板,所述太阳能反射板安装于横排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相邻两真空管之间,所述真空管由吸热管和玻璃外管组成,吸热管和玻璃外管的断面均为圆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反射板的断面形状为所述吸热管上的一段圆弧DE所对应的渐伸线,记为曲线D′E′;其中,点D与对应吸热管圆心的连线同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40~60°,点E与对应吸热管圆心的连线同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40°;点D到对应渐伸线端点D′的距离为10~30mm,点E到对应渐伸线端点E′的距离为60~10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夏季过热的太阳能反射板,所述太阳能反射板安装于横排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相邻两真空管之间,所述真空管由吸热管和玻璃外管组成,吸热管和玻璃外管的断面均为圆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反射板的断面形状为所述吸热管上的一段圆弧DE所对应的渐伸线,记为曲线D′E′;其中,点D与对应吸热管圆心的连线同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40~60°,点E与对应吸热管圆心的连线同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40°;点D到对应渐伸线端点D′的距离为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东陈肖萌郭放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