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容型的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26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容型的电磁炉,包括电磁炉、加热区域、U形夹、铰座、盖板、垫块、放置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盖板沿枢轴转动后,使垫块抵触电磁炉顶面,对盖板进行支撑,外部的圆底锅的锅底能够穿过盖板上放置口,且锅身能够被放置口内壁卡住,从而使圆底锅能够放置在电磁炉上进行加热,在使用平底锅进行加热时,只需要将盖板反向转动,便可放置平底锅,操作简便,结构简单,另外通过U形夹对电磁炉端部的卡合,能够方便地将盖板取下进行清洗。

A compatible electromagnetic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容型的电磁炉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兼容型的电磁炉。
技术介绍
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1957年第一台家用电磁炉诞生于德国。1972年,美国开始生产电磁炉,20世纪80年代初电磁炉在欧美及日本开始热销。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原因可参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现有的电磁炉顶面一般是平整的,所以便于放置平底锅进行加热,但是并不适合圆底锅进行放置,因此有必要对电磁炉进行改进。中国专利号CN201721677776.2公开了一种可以固定圆底锅的电磁炉,其通过定位装置对圆底锅进行定位放置,但是上述方案中,结构较多复杂,对制造成本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上升,同时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兼容型的电磁炉,它可以实现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圆底锅进行放置,从而进行加热。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兼容型的电磁炉,包括电磁炉,所述电磁炉顶面设有加热区域,还包括U形夹,所述U形夹上设有供电磁炉其中一个端部卡合的卡槽,其顶面对称设有两个铰座,两个所述铰座通过安装一枢轴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远离铰座一端在对应加热区域的一面上水平设有一垫块,所述盖板沿枢轴轴向转动后,使所述垫块抵触电磁炉顶面,对盖板进行支撑,所述盖板上设有通孔形式的、且与加热区域对应的放置口。进一步地,所述枢轴两端分别穿出两个铰座且穿出部位设有卡簧。进一步地,所述盖板顶面设有三个对称围设在放置口边缘的托架。进一步地,所述U形夹底面对称竖直螺纹穿设有至少两个螺杆,所述螺杆穿进U形夹一端同轴设有顶块,所述顶块抵触电磁炉底壁。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下端设有转动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盖板沿枢轴转动后,使垫块抵触电磁炉顶面,对盖板进行支撑,外部的圆底锅的锅底能够穿过盖板上放置口,且锅身能够被放置口内壁卡住,从而使圆底锅能够放置在电磁炉上进行加热,在使用平底锅进行加热时,只需要将盖板反向转动,便可放置平底锅,操作简便,结构简单,另外通过U形夹对电磁炉端部的卡合,能够方便地将盖板取下进行清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立体结构仰视角度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盖板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电磁炉,2-加热区域,3-U形夹,4-卡槽,5-铰座,6-枢轴,7-盖板,8-垫块,9-放置口,10-卡簧,11-螺杆,12-转动块,13-顶块,14-托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的一种兼容型的电磁炉,包括电磁炉1,所述电磁炉1顶面设有加热区域2,还包括U形夹3,所述U形夹3上设有供电磁炉1其中一个端部卡合的卡槽4,进一步地,为了使U形夹3能够更好地夹紧电磁炉1,在所述U形夹3底面对称竖直螺纹穿设有至少两个螺杆11,所述螺杆11穿进U形夹3一端同轴设有顶块13,所述顶块13抵触电磁炉1底壁,通过螺杆11在U形夹3上螺纹旋合,来调整对电磁炉1的夹紧力,同时为了便于转动螺杆11,在所述螺杆11下端设有转动块12,所述U形夹3顶面对称设有两个铰座5,两个所述铰座5通过安装一枢轴6铰接有盖板7,所述枢轴6两端分别穿出两个铰座5且穿出部位设有卡簧10,通过将卡簧10从枢轴上拆卸下来,方便盖板7的拆卸和清洗,所述盖板7远离铰座5一端在对应加热区域2的一面上水平设有一垫块8,所述盖板7沿枢轴6轴向转动后,使所述垫块8抵触电磁炉1顶面,对盖板7进行支撑,所述盖板7上设有通孔形式的、且与加热区域2对应的放置口9,所述盖板7顶面设有三个对称围设在放置口9边缘的托架14,通过设置托架14,能够一定程度上兼容不同直径的圆底锅。本技术在使用时:放置圆底锅进行加热时,首先手动将盖板沿枢轴轴向转动,并使垫块抵触电磁炉顶部,使盖板能够被支撑,此时再将圆底锅放置在放置口上,放置口内壁对圆底锅的锅身进行抵靠,从而对圆底锅进行支撑、定位,圆底锅的锅底接触电磁炉的加热区域,从而能够进行加热,使用平底锅时,将盖板反向转动,使盖板至少转动90°,并抵靠外部放置面或者成平躺状态,使盖板不会自行转动,此时即可使用平底锅进行加热。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兼容型的电磁炉,包括电磁炉(1),所述电磁炉(1)顶面设有加热区域(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形夹(3),所述U形夹(3)上设有供电磁炉(1)其中一个端部卡合的卡槽(4),其顶面对称设有两个铰座(5),两个所述铰座(5)通过安装一枢轴(6)铰接有盖板(7),所述盖板(7)远离铰座(5)一端在对应加热区域(2)的一面上水平设有一垫块(8),所述盖板(7)沿枢轴(6)轴向转动后,使所述垫块(8)抵触电磁炉(1)顶面,对盖板(7)进行支撑,所述盖板(7)上设有通孔形式的、且与加热区域(2)对应的放置口(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容型的电磁炉,包括电磁炉(1),所述电磁炉(1)顶面设有加热区域(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形夹(3),所述U形夹(3)上设有供电磁炉(1)其中一个端部卡合的卡槽(4),其顶面对称设有两个铰座(5),两个所述铰座(5)通过安装一枢轴(6)铰接有盖板(7),所述盖板(7)远离铰座(5)一端在对应加热区域(2)的一面上水平设有一垫块(8),所述盖板(7)沿枢轴(6)轴向转动后,使所述垫块(8)抵触电磁炉(1)顶面,对盖板(7)进行支撑,所述盖板(7)上设有通孔形式的、且与加热区域(2)对应的放置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容型的电磁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乾元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