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炉面传感器组件嵌套结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068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炉面传感器组件嵌套结构装置,涉及电磁炉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电磁炉面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与第一嵌套环板端侧相配合的凹槽结构;第一安装槽内固定装设有第一安装基板;第一安装基板上固定连接有一热敏电阻传感器和一压力传感器;热敏电阻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的位置与导热树脂层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第一驱动环板驱动第一嵌套环板进行位置调节操作,有效的将热敏电阻传感器与导热树脂层进行紧密接触,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对热敏电阻传感器与导热树脂层之间的存在压力进行监测,避免热敏电阻传感器与导热树脂层的不充分接触或压力过紧,使得热敏电阻传感器能够安全有效的进行温度监测操作。

A nested structure device of electromagnetic furnace surface senso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炉面传感器组件嵌套结构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磁炉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面传感器组件嵌套结构装置。
技术介绍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由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励磁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炊具等部分组成。使用时,加热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一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在电磁炉的加热过程中,需要对当前的当前的加热温度进行监测,而在对电磁炉面产生的温度/热量进行传感监测时,用于温度传感的热敏电阻与电磁炉面之间的完好接触,是保证温度有效监测的前提;但在电磁炉内的热敏电阻传感器安装过程中,热敏电阻传感器与电磁炉面之间存在影响温度监测的空隙,若是采用强力安装,又极有可能破坏电磁炉面;如何安全有效的使得热敏电阻对电磁炉的加热温度进行传感监测,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炉面传感器组件嵌套结构装置,从而避免热敏电阻传感器与导热树脂层的不充分接触或压力过紧,使得热敏电阻传感器能够安全有效的进行温度监测操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炉面传感器组件嵌套结构装置,包括电磁炉面,电磁炉面内侧固定连接有线圈基盘,线圈基盘内包括电磁线圈;线圈基盘的中心位置活动装设有第一调节基板;第一调节基板上开设有第一导线通道槽;第一调节基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环板;第一驱动环板的内侧面设有螺纹结构;第一调节基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端侧六角板;端侧六角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导线通道槽相通的第二导线通道槽;线圈基盘上设有与第一调节基板、第一驱动环板相配合的第一固定环板;包括与第一驱动环板相配合的第一嵌套环板;第一嵌套环板上设有一段与第一驱动环板内侧面的螺纹结构相配合的外侧螺纹结构。电磁炉面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与第一嵌套环板端侧相配合的凹槽结构;电磁炉面内侧面的凹槽内设有一层导热树脂层;第一嵌套环板内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三导线通道槽;第一安装槽内固定装设有第一安装基板;第一安装基板上固定连接有一热敏电阻传感器和一压力传感器;热敏电阻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的位置与导热树脂层相配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调节基板的环侧固定设有卡位环板;线圈基盘上开设有与卡位环板相配合的卡位环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电磁炉面内侧面的凹槽结构外围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嵌套环板相配合的第一边侧限位环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安装基板上开设有与热敏电阻传感器相配合的传感器安装槽;第一安装基板上开设有与压力传感器相配合的传感器安装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热敏电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上都设有线路引脚;包括通过传导线路与线路引脚相连接的线路集散板;线路集散板上连接有穿过第三导线通道槽、第二导线通道槽、第一导线通道槽的传输导线。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线圈基盘上装设第一驱动环板,通过转动第一驱动环板驱动第一嵌套环板进行位置调节操作,有效的将热敏电阻传感器与导热树脂层进行紧密接触,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对热敏电阻传感器与导热树脂层之间的存在压力进行监测,避免热敏电阻传感器与导热树脂层的不充分接触或压力过紧,使得热敏电阻传感器能够安全有效的进行温度监测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电磁炉面;2-线圈基盘;3-电磁线圈;4-第一调节基板;5-第一固定环板;6-第一驱动环板;7-端侧六角板;8-卡位环板;9-卡位环槽;10-第一导线通道槽;11-第二导线通道槽;12-第一嵌套环板;13-螺纹环板;14-第一安装槽;15-第一边侧限位环板;16-第一安装基板;17-热敏电阻传感器;18-压力传感器;19-线路引脚;20-线路集散板;21-导热树脂层;22-第三导线通道槽;23-传感器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为一种电磁炉面传感器组件嵌套结构装置,包括电磁炉面1,电磁炉面1内侧固定连接有线圈基盘2,线圈基盘2内包括电磁线圈3;线圈基盘2的中心位置活动装设有第一调节基板4;第一调节基板4上开设有第一导线通道槽10;第一调节基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环板6;第一驱动环板6的内侧面设有螺纹结构;第一调节基板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端侧六角板7;端侧六角板7上开设有与第一导线通道槽10相通的第二导线通道槽11;线圈基盘2上设有与第一调节基板4、第一驱动环板6相配合的第一固定环板5;包括与第一驱动环板6相配合的第一嵌套环板12;第一嵌套环板12上设有一段与第一驱动环板6内侧面的螺纹结构相配合的外侧螺纹结构。电磁炉面1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与第一嵌套环板12端侧相配合的凹槽结构;电磁炉面1内侧面的凹槽内设有一层导热树脂层21;第一嵌套环板12内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4和第三导线通道槽22;第一安装槽14内固定装设有第一安装基板16;第一安装基板16上固定连接有一热敏电阻传感器17和一压力传感器18;热敏电阻传感器17与压力传感器18的位置与导热树脂层21相配合。进一步的,第一调节基板4的环侧固定设有卡位环板8;线圈基盘2上开设有与卡位环板8相配合的卡位环槽9。进一步的,电磁炉面1内侧面的凹槽结构外围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嵌套环板12相配合的第一边侧限位环板15。进一步的,第一安装基板16上开设有与热敏电阻传感器17相配合的传感器安装槽23;第一安装基板16上开设有与压力传感器18相配合的传感器安装槽23。进一步的,热敏电阻传感器17和压力传感器18上都设有线路引脚19;包括通过传导线路与线路引脚19相连接的线路集散板20;线路集散板20上连接有穿过第三导线通道槽22、第二导线通道槽11、第一导线通道槽10的传输导线。在本技术装置中,线圈基盘2上装设第一驱动环板6,第一驱动环板6内的螺纹结构与第一嵌套环板12上的螺纹环板13进行配合,通过工具调节端侧六角板7,驱动第一嵌套环板12进行位置调节操作,将热敏电阻传感器17与导热树脂层21进行紧密接触,压力传感器18则是对热敏电阻传感器17与导热树脂层21之间的存在压力进行监测,避免热敏电阻传感器17与导热树脂层21的不充分接触或压力过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炉面传感器组件嵌套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炉面(1),所述电磁炉面(1)内侧固定连接有线圈基盘(2),线圈基盘(2)内包括电磁线圈(3);所述线圈基盘(2)的中心位置活动装设有第一调节基板(4);所述第一调节基板(4)上开设有第一导线通道槽(10);所述第一调节基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环板(6);所述第一驱动环板(6)的内侧面设有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调节基板(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端侧六角板(7);所述端侧六角板(7)上开设有与第一导线通道槽(10)相通的第二导线通道槽(11);所述线圈基盘(2)上设有与第一调节基板(4)、第一驱动环板(6)相配合的第一固定环板(5);包括与第一驱动环板(6)相配合的第一嵌套环板(12);所述第一嵌套环板(12)上设有一段与第一驱动环板(6)内侧面的螺纹结构相配合的外侧螺纹结构;所述电磁炉面(1)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与第一嵌套环板(12)端侧相配合的凹槽结构;所述电磁炉面(1)内侧面的凹槽内设有一层导热树脂层(21);所述第一嵌套环板(12)内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4)和第三导线通道槽(22);所述第一安装槽(14)内固定装设有第一安装基板(16);所述第一安装基板(16)上固定连接有一热敏电阻传感器(17)和一压力传感器(18);所述热敏电阻传感器(17)与压力传感器(18)的位置与导热树脂层(21)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炉面传感器组件嵌套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炉面(1),所述电磁炉面(1)内侧固定连接有线圈基盘(2),线圈基盘(2)内包括电磁线圈(3);所述线圈基盘(2)的中心位置活动装设有第一调节基板(4);所述第一调节基板(4)上开设有第一导线通道槽(10);所述第一调节基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环板(6);所述第一驱动环板(6)的内侧面设有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调节基板(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端侧六角板(7);所述端侧六角板(7)上开设有与第一导线通道槽(10)相通的第二导线通道槽(11);所述线圈基盘(2)上设有与第一调节基板(4)、第一驱动环板(6)相配合的第一固定环板(5);包括与第一驱动环板(6)相配合的第一嵌套环板(12);所述第一嵌套环板(12)上设有一段与第一驱动环板(6)内侧面的螺纹结构相配合的外侧螺纹结构;所述电磁炉面(1)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与第一嵌套环板(12)端侧相配合的凹槽结构;所述电磁炉面(1)内侧面的凹槽内设有一层导热树脂层(21);所述第一嵌套环板(12)内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4)和第三导线通道槽(22);所述第一安装槽(14)内固定装设有第一安装基板(16);所述第一安装基板(16)上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乾元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