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滩工况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河滩工况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后浇带的保留时间一般都较长。当建筑物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通常采用传统的后浇带方式,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再浇筑后浇带的砼。这就要求在主体施工过程中持续进行地下水位降水,保证地下水保持在建筑物基础以下,等到主体结构完工并浇筑后浇带砼后才能停止降水。目前这种施工方法存在:建筑物基础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由于昼夜温差的存在,建筑物基础易产生伸缩裂缝、容易渗漏、基础底部容易积水等问题,不利于后续防水处理,为了解决这些不利因素,在实际的工程中,通常会在基础建筑物底板和外墙的后浇带部位增加一道导墙,导墙中设置橡胶止水带,该导墙与基础建筑物底板同时浇筑,并留设后浇带。但由于现有的后浇带部位导墙中只设置一层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在施工过程中比较难以铺设整齐,而且橡胶止水带连接接缝如果处理不当,特别对于南方河滩工况地下水多的建筑物基础,单纯依靠一层橡胶止水带无法实现很好的止水效果,处理不当很容易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滩工况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包括地下室主体结构(1)和后浇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2)的下方设置现浇混凝土防水层(3),所述现浇混凝土防水层(3)中设有由首尾相连的防水构件(4)构成的止水墙(10),所述防水构件(4)表层从外到内依次设置防水卷材层(41)、聚氨酯防水涂膜层(42)、防水保护层(43)和混凝土基层(44),所述防水构件(4)内部设有止水空腔(45),所述止水空腔(45)中设有并排设置的止水隔板(5),所述止水隔板(5)与止水空腔(45)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吸水棒材(6),处于止水墙(10)两端的所述防水构件(4)的端头再与施工防渗井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滩工况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包括地下室主体结构(1)和后浇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2)的下方设置现浇混凝土防水层(3),所述现浇混凝土防水层(3)中设有由首尾相连的防水构件(4)构成的止水墙(10),所述防水构件(4)表层从外到内依次设置防水卷材层(41)、聚氨酯防水涂膜层(42)、防水保护层(43)和混凝土基层(44),所述防水构件(4)内部设有止水空腔(45),所述止水空腔(45)中设有并排设置的止水隔板(5),所述止水隔板(5)与止水空腔(45)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吸水棒材(6),处于止水墙(10)两端的所述防水构件(4)的端头再与施工防渗井构件(7)相连,所述施工防渗井构件(7)中设有集水装置(71)和排水装置(72),所述排水装置(72)与外接的抽水管(7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滩工况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构件(4)为工厂化制作的PC构件,所述防水构件(4)的一端设有密封榫头(46),所述防水构件(4)的另一端设有便于与所述密封榫头(46)首尾相连的密封凹槽(47),所述密封榫头(46)端的防水构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