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滩工况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880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滩工况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包括地下室主体结构和后浇带,后浇带下方设置现浇混凝土防水层,现浇混凝土防水层中设有由首尾相连的防水构件构成的止水墙,防水构件表层从外到内依次设置防水卷材层、聚氨酯防水涂膜层、防水保护层和混凝土基层,防水构件内部设有止水空腔,止水空腔中设有并排设置的止水隔板,止水隔板与止水空腔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吸水棒材,处于止水墙两端的防水构件的端头再与施工防渗井构件相连,施工防渗井构件中设有集水装置和排水装置,排水装置与外接的抽水管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防止地下水向建筑物地下室方向渗透,止水效果明显,非常适合南方河滩工况地下水多的建筑物基础使用。

A kind of pre water stop and post cast strip structure of basement under river beach cond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滩工况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河滩工况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后浇带的保留时间一般都较长。当建筑物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通常采用传统的后浇带方式,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再浇筑后浇带的砼。这就要求在主体施工过程中持续进行地下水位降水,保证地下水保持在建筑物基础以下,等到主体结构完工并浇筑后浇带砼后才能停止降水。目前这种施工方法存在:建筑物基础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由于昼夜温差的存在,建筑物基础易产生伸缩裂缝、容易渗漏、基础底部容易积水等问题,不利于后续防水处理,为了解决这些不利因素,在实际的工程中,通常会在基础建筑物底板和外墙的后浇带部位增加一道导墙,导墙中设置橡胶止水带,该导墙与基础建筑物底板同时浇筑,并留设后浇带。但由于现有的后浇带部位导墙中只设置一层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在施工过程中比较难以铺设整齐,而且橡胶止水带连接接缝如果处理不当,特别对于南方河滩工况地下水多的建筑物基础,单纯依靠一层橡胶止水带无法实现很好的止水效果,处理不当很容易渗漏,需要进一步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滩工况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包括地下室主体结构(1)和后浇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2)的下方设置现浇混凝土防水层(3),所述现浇混凝土防水层(3)中设有由首尾相连的防水构件(4)构成的止水墙(10),所述防水构件(4)表层从外到内依次设置防水卷材层(41)、聚氨酯防水涂膜层(42)、防水保护层(43)和混凝土基层(44),所述防水构件(4)内部设有止水空腔(45),所述止水空腔(45)中设有并排设置的止水隔板(5),所述止水隔板(5)与止水空腔(45)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吸水棒材(6),处于止水墙(10)两端的所述防水构件(4)的端头再与施工防渗井构件(7)相连,所述施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滩工况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包括地下室主体结构(1)和后浇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2)的下方设置现浇混凝土防水层(3),所述现浇混凝土防水层(3)中设有由首尾相连的防水构件(4)构成的止水墙(10),所述防水构件(4)表层从外到内依次设置防水卷材层(41)、聚氨酯防水涂膜层(42)、防水保护层(43)和混凝土基层(44),所述防水构件(4)内部设有止水空腔(45),所述止水空腔(45)中设有并排设置的止水隔板(5),所述止水隔板(5)与止水空腔(45)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吸水棒材(6),处于止水墙(10)两端的所述防水构件(4)的端头再与施工防渗井构件(7)相连,所述施工防渗井构件(7)中设有集水装置(71)和排水装置(72),所述排水装置(72)与外接的抽水管(7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滩工况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构件(4)为工厂化制作的PC构件,所述防水构件(4)的一端设有密封榫头(46),所述防水构件(4)的另一端设有便于与所述密封榫头(46)首尾相连的密封凹槽(47),所述密封榫头(46)端的防水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剑钦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建工集团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