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顶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65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顶固定结构,包括侧板,所述侧板的底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板,所述固定板与调节板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两侧相对于固定板以及调节板的表面对称开设有侧槽,其中一个所述侧槽的内侧等距离设置有固定齿A,另一个所述侧槽的内侧设置有固定齿B;通过设计的固定齿A、固定齿B以及卡齿,能够在放置垫圈时,将垫圈的水平移动方向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相比较现有平面贴合的方式固定更加稳定,配合后期的螺栓紧固,有效的避免了垫圈以及连接螺栓滑动的现象,保证了后期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维修的频率。

A fixed structure of elevator car ro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顶固定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梯轿顶安装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顶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而轿顶则是轿厢的主要部件之一,在对轿顶的安装中,以及将其他各种设备安装在轿顶的顶端面,例如在对解码器的安装中,需要用到特定的支架或者其他固定结构进行安装。现有的电梯轿顶固定结构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固定结构在使用中,一般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而在固定中,需要通过垫圈辅助配合,但由于各种连接均为通过螺栓进行紧固,是在平面上的贴合,没有任何可以进行限位的结构,从而在后期使用中,存在滑动的概率,从而影响连接的稳定性,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增加维护的频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顶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顶固定结构,包括侧板,所述侧板的底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板,所述固定板与调节板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两侧相对于固定板以及调节板的表面对称开设有侧槽,其中一个所述侧槽的内侧等距离设置有固定齿A,另一个所述侧槽的内侧设置有固定齿B,所述且固定齿A与固定齿B呈对立状设置,所述侧槽的内侧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的底端面开设有与固定齿A以及固定齿B相适配的卡齿,所述卡齿与固定齿A以及固定齿B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调节板的侧边固定有连接凸起,所述侧板的内侧面底部位置处开设有供连接凸起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为侧板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滑槽的底端与侧板的底端之间存在间距。优选的,所述连接凸起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连接凸起的长度为调节板长度的四分之一,所述连接凸起为金属材质构件。优选的,所述垫圈与卡齿的高度为固定齿A深度的一点三倍,且垫圈为圆环结构。优选的,所述侧板为金属材质构件,且侧板通过弯折形成横截面为L型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槽对称状开设在侧板的表面,所述连接槽的内壁呈光滑的结构。优选的,所述侧槽的长度与连接槽的长度相等,且侧槽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计的固定齿A、固定齿B以及卡齿,能够在放置垫圈时,将垫圈的水平移动方向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相比较现有平面贴合的方式固定更加稳定,配合后期的螺栓紧固,有效的避免了垫圈以及连接螺栓滑动的现象,保证了后期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维修的频率;2.通过设计的调节板,可以根据安装物体的不同型号或者大小来调节连接槽的长度,使得安装的范围更广,同时配合设计的连接凸起,可以简单有效的对调节板的位置进行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调节板与侧板的连接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板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侧板;2、调节板;3、连接槽;4、固定板;5、连接凸起;6、固定齿A;7、侧槽;8、卡齿;9、垫圈;10、固定齿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顶固定结构,包括侧板1,侧板1的底端焊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板2,固定板4与调节板2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3,连接槽3的两侧相对于固定板4以及调节板2的表面对称开设有侧槽7,其中一个侧槽7的内侧等距离设置有固定齿A6,另一个侧槽7的内侧设置有固定齿B10,且固定齿A6与固定齿B10呈对立状设置,侧槽7的内侧放置有垫圈9,垫圈9的底端面开设有与固定齿A6以及固定齿B10相适配的卡齿8,卡齿8与固定齿A6以及固定齿B10啮合连接,通过设计的固定齿A6、固定齿B10以及卡齿8,能够在放置垫圈9时,将垫圈9的水平移动方向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相比较现有平面贴合的方式固定更加稳定,配合后期的螺栓紧固,有效的避免了垫圈9以及连接螺栓滑动的现象,保证了后期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维修的频率。实施例2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顶固定结构,包括侧板1,侧板1的底端焊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板2,固定板4与调节板2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3,连接槽3的两侧相对于固定板4以及调节板2的表面对称开设有侧槽7,其中一个侧槽7的内侧等距离设置有固定齿A6,另一个侧槽7的内侧设置有固定齿B10,且固定齿A6与固定齿B10呈对立状设置,侧槽7的内侧放置有垫圈9,垫圈9的底端面开设有与固定齿A6以及固定齿B10相适配的卡齿8,卡齿8与固定齿A6以及固定齿B10啮合连接,通过设计的固定齿A6、固定齿B10以及卡齿8,能够在放置垫圈9时,将垫圈9的水平移动方向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相比较现有平面贴合的方式固定更加稳定,配合后期的螺栓紧固,有效的避免了垫圈9以及连接螺栓滑动的现象,保证了后期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维修的频率。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调节板2的侧边固定有连接凸起5,侧板1的内侧面底部位置处开设有供连接凸起5滑动的滑槽,滑槽的长度为侧板1长度的二分之一,滑槽的底端与侧板1的底端之间存在间距,通过设计的调节板2,可以根据安装物体的不同型号或者大小来调节连接槽3的长度,使得安装的范围更广,同时配合设计的连接凸起5,可以简单有效的对调节板2的位置进行调节。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需要安装的解码器等设备的连接处放置在轿顶的表面,随后通过外部螺栓贯穿处于侧板1表面的连接槽3,以此将本技术与轿顶连接固定;在安装中,先将垫圈9放置在连接槽3两侧相对于调节板2表面开设的侧槽7内,且使得垫圈9底端面的卡齿8分别卡入固定齿A6和固定齿B10的内侧,此时垫圈9水平方向受到固定齿A6和固定齿B10的限位无法移动,只能竖直状移动,与此同时,再将外部螺栓贯穿连接槽3与解码器等进行固定,通过螺栓将垫圈9的上下位置进行限位,以此增加连接稳定性,在安装中,一旦出现解码器等设备的安装孔的距离超出连接槽3的距离时,直接拉动调节板2,使得调节板2通过侧边的连接凸起5在侧板1内侧面处的凹槽内滑动,当滑动至指定位置时,再通过螺栓固定即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顶固定结构,包括侧板(1),所述侧板(1)的底端焊接有固定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板(2),所述固定板(4)与调节板(2)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3),所述连接槽(3)的两侧相对于固定板(4)以及调节板(2)的表面对称开设有侧槽(7),其中一个所述侧槽(7)的内侧等距离设置有固定齿A(6),另一个所述侧槽(7)的内侧设置有固定齿B(10),且所述固定齿A(6)与固定齿B(10)呈对立状设置,所述侧槽(7)的内侧放置有垫圈(9),所述垫圈(9)的底端面开设有与固定齿A(6)以及固定齿B(10)相适配的卡齿(8),所述卡齿(8)与固定齿A(6)以及固定齿B(10)啮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顶固定结构,包括侧板(1),所述侧板(1)的底端焊接有固定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板(2),所述固定板(4)与调节板(2)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3),所述连接槽(3)的两侧相对于固定板(4)以及调节板(2)的表面对称开设有侧槽(7),其中一个所述侧槽(7)的内侧等距离设置有固定齿A(6),另一个所述侧槽(7)的内侧设置有固定齿B(10),且所述固定齿A(6)与固定齿B(10)呈对立状设置,所述侧槽(7)的内侧放置有垫圈(9),所述垫圈(9)的底端面开设有与固定齿A(6)以及固定齿B(10)相适配的卡齿(8),所述卡齿(8)与固定齿A(6)以及固定齿B(10)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2)的侧边固定有连接凸起(5),所述侧板(1)的内侧面底部位置处开设有供连接凸起(5)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为侧板(1)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滑槽的底端与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民李特勒谈小平沈国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韩代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