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4560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摩托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前方设置有可调节的挡风玻璃总成,车体内设置有散热机构,车体中部设置有车座,车座前方的车体上设置有工具箱;所述挡风玻璃总成包括与车体相连的支架,支架两侧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轨道,调节轨道内设有安装挡风玻璃的调节座;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风扇组件,风扇组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风栅和导流罩;所述工具箱包括位于摩托车车体内部的箱体,箱体外侧盖设有箱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挡风玻璃、散热效果好且充分利用空间方便取用工具的摩托车。

A new type of motor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摩托车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
,特指一种新型摩托车。
技术介绍
摩托车或者电动车已成为时下流行的代步工具,其在行驶过程中普遍具有较快的速度,因此迎面而来产生的风力会很大,故通常会在车体前侧的仪表壳或其他部位上安装挡风玻璃,挡风玻璃通常是通过左右两侧的两根支架固定安装在车体前方的。固定安装的挡风玻璃不能够移动调节,因此难以满足不同使用人群对驾驶摩托车或电动车的舒适性及安全性的要求。摩托车或者电动车的车体上会设置工具箱,用来盛装一些必要的小工具或者小东西,市面上大部分的工具箱都设置在车体后座货架上,在使用时不便于驾驶员取用工具,驾驶员要下车才方便打开工具箱取用工具。摩托车内部提供动力的主要是发动机,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及时将这些热量排出,很容易使发动机损坏,影响使用寿命。现有的摩托车发动机多数是采用风冷方式进行散热,进风口到出风口之间常常是一条直线从摩托车前端通到摩托车后侧,散热速度不够快,因此效果往往不是很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挡风玻璃可实现高度调节、工具箱安装在车体内部便于取用工具、通过风扇组件与导流罩的设置可提高散热风速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的新型摩托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摩托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前方设置有可调节的挡风玻璃总成,车体内设置有散热机构,车体中部设置有车座,车座前方的车体上设置有工具箱;所述挡风玻璃总成包括与车体相连的支架,支架两侧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轨道,调节轨道内设有安装挡风玻璃的调节座;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风扇组件,风扇组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风栅和导流罩;所述工具箱包括位于摩托车车体内部的箱体,箱体外侧盖设有箱盖。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座上设置有弹珠,弹珠与调节座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调节轨道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弹珠配合的调节孔。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轨道上端向上延伸并向外弯折形成挡片,调节轨道内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上开设有所述调节孔;所述调节轨道侧边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调节杆上成型有固定钩,固定钩插设在固定孔内。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条,固定条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调节座的边侧设置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块,固定条位于调节座与所述调节轨道的侧壁之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风玻璃上开设有安装槽孔,安装槽孔与所述调节座通过压铆相连,挡风玻璃上盖设有压条,压条位于压铆外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风栅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摩托车车体的底板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安装架和风扇,风扇转动设置在安装架内,所述导流罩安装在出风口与安装架之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口处安装有进风罩,进风罩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口,通风口处倾斜设置有导流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冷却水管道,冷却水管道上连接有副水壶,冷却水管道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分支管,进水管与出水管一端连接至摩托车内的水箱。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盖通过阻尼组件安装在箱体或摩托车车体上所述阻尼组件包括与所述箱体或车体连接的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阻尼器,所述箱盖上设置有摇臂,摇臂一端与箱盖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固定座及阻尼器相连。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摇臂卡设在安装槽内,所述阻尼组件还包括连接片,连接片位于摇臂与阻尼器之间。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支架上设置调节组件,使用时,只需要直接推动挡风玻璃,挡风玻璃带动调节座在调节轨道内进行移动,从而实现挡风玻璃的位置调节,操作十分简单、便捷;本技术将工具箱的箱体设置在摩托车车体内部,充分利用摩托车车体内部空间,结构稳定,且位置就位于座位前方,使得驾驶员在取用物件时无需下车即可打开箱盖取用,十分方便;本技术在摩托车车体内设置有风扇组件,风扇组件上设置有前风栅和导流罩,通过风扇组件带动经过前风栅的空气进行旋转,提高气流流动速度,顺着导流罩吹出,加快对位于车架内的发动机进行散热,散热效果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图。图2是本技术挡风玻璃总成的结构简图。图3是本技术挡风玻璃总成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调节组件的结构爆炸图。图5是挡风玻璃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挡风玻璃安装结构爆炸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调节座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工具箱结构的爆炸图。图9是本技术工具箱固定座的结构简图。图10是本技术阻尼的结构简图。图11是本技术工具箱箱盖的结构简图。图12是本技术车体前部的部分结构简图。图13本技术散热机构的结构简图。图14是本技术散热机构的结构爆炸图。图15是本技术进风罩的结构简图。图16是图13的A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16:实施例1:一种新型摩托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前方设置有把手2,把手2中部设置有仪表盘,仪表盘一侧可调节设置有挡风玻璃总成,车体内设置有散热机构,车体中部设置有车座3,车座3前方的车体上设置有工具箱,车体前后两侧设置有车轮4,车体1内设置有驱动车辆行驶的发动机,车体底部设置有底板33。具体地,所述挡风玻璃总成安装在摩托车的仪表壳体18上,包括与车体相连的支架11,所述支架11两侧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轨道12,调节轨道12内设有安装挡风玻璃17的调节座13,调节座13上设置有弹珠14,弹珠14与调节座13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调节轨道12上设置有若干供所述弹珠14穿过的调节孔121。挡风玻璃17安装在调节座13上,由于调节座与调节轨道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弹珠和调节孔,使用时,只需要直接推动挡风玻璃,挡风玻璃带动调节座进行移动,使得弹珠在推力和弹性件的弹力下收缩离开调节孔,当弹珠跟随调节座移至下一调节孔处时,在弹性件的弹力驱动下卡入下一调节孔,即可完成挡风玻璃的高度调节,操作十分简单、便捷。为了更加便于推动时弹珠的移动,调节孔的孔径可比弹珠的直径小的多。所述调节轨道12内设置有调节杆122,调节杆122上开设有所述调节孔121。调节杆的具体安装方式:所述调节轨道12侧边内扣形成有安装槽123,调节杆122卡设在安装槽123内,安装槽123内还开设有若干固定孔124,所述调节杆122上成型有固定钩125,固定钩125插设在固定孔124内,以此来将调节杆122固定安装在安装槽12内。所述弹性件为弹簧141,如图4所示,所述调节座13侧边开设有安装孔位133,安装孔位133由两个弧形的安装台组合形成,安装孔位133内安装有所述弹簧141,弹珠14内端抵在弹簧141上,弹珠14在弹簧141的弹力驱使下抵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摩托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前方设置有可调节的挡风玻璃总成,车体内设置有散热机构,车体中部设置有车座,车座前方的车体上设置有工具箱;/n所述挡风玻璃总成包括与车体相连的支架,支架两侧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轨道,调节轨道内设有安装挡风玻璃的调节座;/n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风扇组件,风扇组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风栅和导流罩;/n所述工具箱包括位于摩托车车体内部的箱体,箱体外侧盖设有箱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摩托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前方设置有可调节的挡风玻璃总成,车体内设置有散热机构,车体中部设置有车座,车座前方的车体上设置有工具箱;
所述挡风玻璃总成包括与车体相连的支架,支架两侧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轨道,调节轨道内设有安装挡风玻璃的调节座;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风扇组件,风扇组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风栅和导流罩;
所述工具箱包括位于摩托车车体内部的箱体,箱体外侧盖设有箱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上设置有弹珠,弹珠与调节座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调节轨道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弹珠配合的调节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轨道上端向上延伸并向外弯折形成挡片,调节轨道内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上开设有所述调节孔;所述调节轨道侧边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调节杆上成型有固定钩,固定钩插设在固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条,固定条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调节座的边侧设置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块,固定条位于调节座与所述调节轨道的侧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创台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