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破窗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式破窗器,该分离式破窗器包括控制开关、控制器以及若干破窗单元,所述控制开关以及若干破窗单元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外壳、设于控制器外壳内的控制板以及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控制板用于与外部的车载电源电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控制开关以及若干破窗单元均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用于与外部的收发终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分离式破窗器,解决了目前破窗器无法在车内外同时进行破窗的问题。
A separate window br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式破窗器
本技术涉及破窗器
,具体涉及一种分离式破窗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破窗器领域产品主要分布在公共汽车交通工具,并且产品以固定车窗玻璃上为主要方式,在私家车及警用破窗器领域破窗器存在非自动化、破窗效率低等问题,虽然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很多自动破窗器,但这类破窗器大多只有在车内才可操作破窗单元进行破窗动作,但无法通过无线控制的方式对破窗器进行破窗动作控制,在一些需要外部破窗的情况,无法做到内部和外部同时操作破窗,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破窗器,解决了目前破窗器无法在车内外同时进行破窗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分离式破窗器,包括控制开关、控制器以及若干破窗单元;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外壳、设于控制器外壳内的控制板以及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控制板用于与外部的车载电源电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控制开关以及若干破窗单元均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用于与外部的收发终端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开关包括开关外壳、开关控制板、第一按键开关以及第二按键开关,所述开关控制板、第一按键开关以及第二按键开关均设于开关外壳;所述第一按键开关以及第二按键开关均设于开关控制板并与开关控制板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板与控制板电连接。其中,所述开关外壳包括开关翻盖以及开关底壳,所述开关翻盖的一端与开关底壳铰接;所述开关控制板、第一按键开关以及第二按键开关均设于开关底壳内。其中,所述分离式破窗器还包括烟雾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板电连接。其中,所述破窗单元包括破窗外壳、设于破窗外壳内的电磁铁、破窗控制板、弹簧、蜂鸣器以及带磁性的顶针件,所述电磁铁套设于顶针件,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破窗外壳以及顶针件抵触;所述电磁铁、蜂鸣器以及控制板均与破窗控制板电连接。其中,所述破窗外壳的顶端设有按压件以及与破窗外壳铰接的破窗翻盖,所述按压件由硅胶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其中,所述破窗单元还包括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与破窗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破窗翻盖远离破窗翻盖与破窗外壳的铰接处设有触发凸块,当破窗翻盖往靠近电磁铁方向转动时,触发凸块与触发开关抵触。其中,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为4G通讯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解决了目前破窗器无法在车内外同时进行破窗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分离式破窗器,通过设置有控制开关和无线收发模块,当人们在车内时,可以通过操作控制开关使得破窗单元进行破窗动作;当人们在车外时,则可通过收发终端发送无线信号给控制板,再由控制板控制破窗单元进行破窗动作,解决了目前破窗器无法在车内外同时进行破窗的问题。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破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破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控制开关--1,开关外壳--11,开关控制板--12,第一按键开关--13,第二按键开关--14,开关翻盖--15,开关底壳--16,控制器--2,破窗单元--3,破窗外壳--31,电磁铁--32,破窗控制板--33,弹簧--34,蜂鸣器--35,顶针件--36,按压件--37,破窗翻盖--38,触发开关--39,触发凸块--3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或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分离式破窗器,包括控制开关1、控制器2以及若干破窗单元3;所述控制器2包括控制器外壳、设于控制器外壳内的控制板(图中未画出)以及无线收发模块(图中未画出),所述控制板用于与外部的车载电源电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控制开关1以及若干破窗单元3均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用于与外部的收发终端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为4G通讯模块,除了4G通讯方式外,本实施例的无线收发模块也可以为其他无线通讯装置,在此不在赘述。具体的,所述控制开关1包括开关外壳11、开关控制板12、第一按键开关13以及第二按键开关14,所述开关控制板12、第一按键开关13以及第二按键开关14均设于开关外壳11内;所述第一按键开关13以及第二按键开关14均与开关控制板12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板12与控制板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同时按下第一按键开关13和第二按键开关14后,控制板才会驱动破窗单元3进行破窗动作;通过设置第一按键开关13和第二按键开关14的双开关组合,避免车内人员误触。具体的,所述开关外壳11包括开关翻盖15以及开关底壳16,所述开关翻盖15的一端与开关底壳16铰接;所述开关控制板12、第一按键开关13以及第二按键开关14均设于开关底壳16内。通过掀开或盖合开关翻盖15,在车内无需使用破窗单元3进行破窗时可以对控制开关1的内部元件起到保护作用。具体的,所述分离式破窗器还包括烟雾传感器(图中未画出)、湿度传感器(图中未画出)以及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画出),所述烟雾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板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控制器2外接烟雾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增加烟雾及高温自爆、遇水自爆等功能,以满足不同客的户需求。具体的,述破窗单元3包括破窗外壳31、设于破窗外壳31内的电磁铁32、破窗控制板33、弹簧34、蜂鸣器35以及带磁性的顶针件36,所述电磁铁32套设于顶针件36,所述弹簧34的两端分别与破窗外壳31以及顶针件36抵触;所述电磁铁32、蜂鸣器35以及控制板均与破窗控制板33电连接。通过在车外发送无线信号或者在车内直接按压控制开关1,以控制控制器2发送控制信号至若干破窗单元3,电磁铁32驱动顶针件36往外顶出,同时实施破窗动作;在破窗单元3做出破窗动作时,蜂鸣器35同时响起,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具体的,所述破窗外壳31的顶端设有按压件37以及与破窗外壳31铰接的破窗翻盖38,所述按压件37由硅胶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若控制开关1或控制器2损坏时,可通过打开破窗翻盖38使得按压件37暴露在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式破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开关(1)、控制器(2)以及若干破窗单元(3);/n所述控制器(2)包括控制器外壳、设于控制器外壳内的控制板以及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控制板用于与外部的车载电源电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控制开关(1)以及若干破窗单元(3)均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用于与外部的收发终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式破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开关(1)、控制器(2)以及若干破窗单元(3);
所述控制器(2)包括控制器外壳、设于控制器外壳内的控制板以及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控制板用于与外部的车载电源电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控制开关(1)以及若干破窗单元(3)均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用于与外部的收发终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1)包括开关外壳(11)、开关控制板(12)、第一按键开关(13)以及第二按键开关(14),所述开关控制板(12)、第一按键开关(13)以及第二按键开关(14)均设于开关外壳(11);所述第一按键开关(13)以及第二按键开关(14)均设于开关控制板(12)并与开关控制板(12)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板(12)与控制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离式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外壳(11)包括开关翻盖(15)以及开关底壳(16),所述开关翻盖(15)的一端与开关底壳(16)铰接;所述开关控制板(12)、第一按键开关(13)以及第二按键开关(14)均设于开关底壳(16)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破窗器还包括烟雾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成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福泽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