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持工具、把持系统以及树脂部件的制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4282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3:59
实施方式的把持工具(1)具备把持部(10)。所述把持部(10)具有与工件接触的第一部分(11)、与所述第一部分(11)对置的第二部分(12)、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部分(11)与所述第二部分(12)之间的粉粒体(15)。所述把持部(10)具有挠性。所述第一部分(11)具有向从所述第一部分(11)朝向所述第二部分(12)的第一方向凹陷的凹部(11r)、以及设于所述凹部(11r)的周围并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突出的凸部(11p)。在所述凹部(11r)设有向从所述把持部(10)的中心朝向外周的方向凹陷的环状的槽(G)。

Manufacturing methods of control tools, control system and resin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把持工具、把持系统以及树脂部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把持工具、把持系统以及树脂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有具备在内部设有粉粒体的把持部的把持工具。在该把持工具中,使把持部与工件接触,对把持部的内部进行减压而使其固化来把持工件。在把持工具中,希望把持力较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764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能够提高把持力的把持工具、把持系统以及树脂部件的制造方法。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实施方式的把持工具具备把持部。所述把持部具有:第一部分,与工件接触;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对置;以及粉粒体,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把持部具有挠性。所述第一部分具有:凹部,向从所述第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方向凹陷;以及凸部,设于所述凹部的周围,并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突出。在所述凹部设有环状的槽,该环状的槽向从所述把持部的中心朝向外周的方向凹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把持工具,具备把持部,该把持部具有挠性,且具有:第一部分,与工件接触;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对置;以及粉粒体,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n所述第一部分具有:/n凹部,向从所述第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方向凹陷;以及/n凸部,设于所述凹部的周围,并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突出,/n在所述凹部设有环状的槽,该环状的槽向从所述把持部的中心朝向外周的方向凹陷。/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6 JP 2017-1853931.一种把持工具,具备把持部,该把持部具有挠性,且具有:第一部分,与工件接触;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对置;以及粉粒体,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
所述第一部分具有:
凹部,向从所述第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方向凹陷;以及
凸部,设于所述凹部的周围,并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突出,
在所述凹部设有环状的槽,该环状的槽向从所述把持部的中心朝向外周的方向凹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持工具,
所述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设有多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持工具,
所述凹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刚性比所述凸部的刚性高。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持工具,
所述把持工具还具备环状部件,该环状部件沿着所述槽而设置,
所述管状部件的刚性比所述凸部的刚性高,
所述环状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槽的内侧。


5.一种把持工具,具备把持部,该把持部具有挠性,且具有:第一部分,与工件接触;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对置;以及粉粒体,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
所述第一部分具有:
凹部,向从所述第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方向凹陷;以及
凸部,设于所述凹部的周围,并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突出,
所述凹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刚性比所述凸部的刚性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持工具,
所述凹部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厚度比所述凸部的厚度大。


7.一种把持工具,具备把持部,该把持部具有挠性,且具有:第一部分,与工件接触;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对置;以及粉粒体,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
所述第一部分具有:
凹部,向从所述第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方向凹陷;以及
凸部,设于所述凹部的周围,并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宏昌大庭典之榎并信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