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4204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在双连接模式下,终端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均进行通信;所述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辅基站;若终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所述终端确定自身工作在双连接模式;所述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处的第二基站的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阈值,以供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测量报告下发第一消息;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消息释放与第二基站的连接。

A control method, devic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for network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
,具体涉及一种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第五代(5G,5thGeneration)移动通信系统支持独立组网(SA,Standalone)架构和非独立组网(NSA,Non-Standalone)架构,一种典型的NSA架构为双连接(DC,DualConnection)架构。在DC架构中,终端可以工作在双连接模式。在双连接模式下,终端与两个基站均进行通信,例如终端与长期演进(LTE,LongTermEvolution)基站和新空口(NR,NewRadio)基站均进行通信,导致终端的耗电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若终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所述终端确定自身工作在双连接模式;所述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处的第二基站的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阈值,以供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测量报告下发第一消息;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消息释放与第二基站的连接;其中,在所述双连接模式下,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均进行通信;所述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辅基站。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包括:判断所述终端的屏幕状态是否为灭屏状态;当所述终端的屏幕状态为灭屏状态时,所述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第一参数值;所述第一参数值表征所述第二基站的信号质量;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值,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终端周期性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上述方案中,所述若终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所述终端确定自身工作在双连接模式,包括:若终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当所述终端的连接模式控制功能开启时,所述终端确定自身工作在双连接模式。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获取所处第一基站的网络连接速度;若获取的网络连接速度大于或等于速度阈值,则所述终端确定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ResourceControl)信令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高一种网络连接的控制装置,包括:确定单元,用于若终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确定自身工作在双连接模式;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处的第二基站的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阈值,以供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测量报告下发第一消息;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消息释放与第二基站的连接;其中,在所述双连接模式下,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均进行通信;所述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辅基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执行上述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若终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所述终端确定自身工作在双连接模式;所述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处的第二基站的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阈值,以供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测量报告下发第一消息;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消息释放与第二基站的连接;其中,在所述双连接模式下,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均进行通信;所述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辅基站。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时,向网络侧发送测量报告,由网络侧引导终端断开与辅基站的连接,从而使终端保持在单连接模式,与相关技术中终端与非独立组网中的主基站和辅基站均进行通信的方式相比,能够避免所述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导致功耗过大问题的发生,如此,能够降低终端的功耗,进而提高终端的待机时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应用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终端在双连接模式下的通信模块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三;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四;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五;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网络连接的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应用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系统包括终端101、主基站102、辅基站103;其中,终端101可以与主基站102(也称为主节点)建立空口连接,从而实现与主基站102之间的通信;终端101也可以与辅基站103(也称为辅节点)建立空口连接,从而实现与辅基站103之间的通信;终端101还可以同时与主基站102和辅基站103建立空口连接,从而同时实现与主基站102和辅基站103之间的通信。终端101在双连接模式下,与主基站102和辅基站103同时建立两个连接,其中,主基站102主要负责传输信令,辅基站103负责传输数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主要针对双连接模式下的终端。图1所示的主基站102和辅基站103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个例子中,主基站102为LTE基站,辅基站103为NR基站。在另一个例子中,主基站102为NR基站,辅基站103也为NR基站。在又一个例子中,主基站102为NR基站,辅基站103为LTE基站。本申请实施例对主基站102和辅基站103的类型不做限制。在一个示例中,双连接模式为NR双连接(EN-DC,EUTRA-NRDualConnectivity)模式或下一代EN-DC(nextgenerationEN-DC,NGEN-DC)模式,这种情况下,主基站为LTE基站,辅基站为NR基站,终端与LTE基站和NR基站均进行通信。在另一个示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在双连接模式下,终端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均进行通信;所述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辅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n若终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所述终端确定自身工作在双连接模式;/n所述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处的第二基站的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阈值,以供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测量报告下发第一消息;/n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消息释放与第二基站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在双连接模式下,终端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均进行通信;所述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辅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终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所述终端确定自身工作在双连接模式;
所述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处的第二基站的网络的信号质量低于阈值,以供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测量报告下发第一消息;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消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消息释放与第二基站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包括:
判断所述终端的屏幕状态是否为灭屏状态;
当所述终端的屏幕状态为灭屏状态时,所述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包括:
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第一参数值;所述第一参数值表征所述第二基站的信号质量;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值,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包括:
所述终端周期性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终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所述终端确定自身工作在双连接模式,包括:
若终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当所述终端的连接模式控制功能开启时,所述终端确定自身工作在双连接模式。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云腾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