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纺纱移动支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3991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纺纱移动支架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外侧设有多个固定机构,两个所述竖板的外侧表面均固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把手套。该新型纺纱移动支架装置,通过U型杆、圆杆、拉杆、圆板、拉伸弹簧、和压板之间的配合,将纺纱布放置在压板与圆杆之间,将橡胶球与圆杆能够将纺纱布进行抵紧,使得纺纱布与支架之间的稳定性得到的明显的提高,不会担心支架移动过程中纺纱布脱落的情况发生,通过底板、竖板、横杆、圆筒和传送带之间的配合,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体力。

A new spinning moving suppor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纺纱移动支架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纱布加工
,具体为一种新型纺纱移动支架装置。
技术介绍
纺纱学是研究将纺织短纤维加工成纱线的一门科学,纱线一般都是由许多长度不等的短纤维通过捻接的方法制成的,还有由很长的连续单丝捻合而成,纺纱经过后续的加工进一步的形成纺纱布,现有的纺纱移动支架装置的功能性非常单一,只是简单的将纺纱布挂接在纺纱移动支架装置上安装的支杆上方,在纺纱移动支架装置移动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纺纱布与支架之间相分离的情况出现,且在操作人员对纺纱布进行安放与拿出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弯腰或下蹲作业,对操作人员的的体能消耗较大,实用性能急需加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纺纱移动支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纺纱移动支架装置的功能性非常单一,只是简单的将纺纱布挂接在纺纱移动支架装置上安装的支杆上方,在纺纱移动支架装置移动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纺纱布与支架之间相分离的情况出现,且在操作人员对纺纱布进行安放与拿出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弯腰或下蹲作业,对操作人员的的体能消耗较大,实用性能急需加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纺纱移动支架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竖板(2),所述竖板(2)之间设有传动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3)的外侧设有多个固定机构(4),两个所述竖板(2)的外侧表面均固接有把手(5),所述把手(5)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把手套(8),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四角均固接有万向轮(6),两个所述竖板(2)的内侧表面底端均固接有斜杆(7),所述斜杆(7)与底板(1)固定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纺纱移动支架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竖板(2),所述竖板(2)之间设有传动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3)的外侧设有多个固定机构(4),两个所述竖板(2)的外侧表面均固接有把手(5),所述把手(5)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把手套(8),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四角均固接有万向轮(6),两个所述竖板(2)的内侧表面底端均固接有斜杆(7),所述斜杆(7)与底板(1)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纺纱移动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横杆(301)、轴承(302)、圆筒(303)、传送带(304)、旋钮(305)、U型杆(306)和短杆(307),两个所述横杆(301)分别位于两个竖板(2)之间的上下两端,所述横杆(301)通过轴承(302)与竖板(2)转动相连,两个所述横杆(301)的外壁均固定套接有圆筒(303),两个所述圆筒(303)通过传送带(304)转动相连,所述传送带(304)的外侧表面固接有多个U型杆(306),顶端所述横杆(301)的左侧固接有短杆(307),所述短杆(307)的左侧固接有旋钮(3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纺纱移动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305)与顶端的横杆(301)的中心点均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纺纱移动支架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凯翔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长乐市立峰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