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96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拆装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拆装结构,包括第一拆装件和第二拆装件,第一拆装件的一端与骨架连接,第一拆装件的另一端的端面设有沿骨架在壳体上拆装时的移动方向设置的拆装孔,第二拆装件与拆装孔连接进行骨架在壳体上的拆装。通过拆装结构辅助骨架在壳体上的安装时,第一拆装件与骨架连接后将骨架缓慢放入壳体,再将第二拆装件与拆装孔连接,通过第二拆装件的作用使骨架进一步进入壳体内,通过拆装结构辅助骨架在壳体上的拆卸时,第一拆装件与骨架连接后,再将第二拆装件与拆装孔连接,通过第二拆装件的作用使骨架缓慢由壳体内退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骨架拆装提供新的着力点,拆装过程中不出现卡顿,提高了零件拆装的效率。

Disassembly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拆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拆装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拆装结构。
技术介绍
PVD技术是指在真空条件下,采用低电压、大电流的电弧放电技术,利用气体放电使靶材蒸发并使被蒸发物质与气体都发生电离,利用电场的加速作用,使被蒸发物质及其反应产物沉积在工件上。PVD设备中具有多处端头结构,端头结构是骨架与壳体的结合结构,壳体具有适应骨架大小的安装孔,骨架进入安装孔内实现与壳体的连接,但由于安装孔的空间限制,设备设计的结构紧凑,骨架拆卸缺少着力点,以及为保证连接牢固及密封性,骨架外圈存在的橡胶密封,必然会导致骨架在壳体上的拆装的不方便,目前技术中拆卸主要通过螺丝刀撬取,极易损坏密封面和橡胶,缺少专门的拆卸工装,拆装费时费力,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骨架与壳体拆装不便,效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拆装结构,包括第一拆装件和第二拆装件,所述第一拆装件的一端与骨架连接,另一端的端面设有拆装孔,所述第二拆装件与所述拆装孔连接,以对所述第一拆装件作用进行所述骨架在壳体上的拆装。其中,所述拆装孔包括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拆装件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拆装件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接。其中,所述拆装孔还包括通孔,所述第二拆装件穿过所述通孔以旋入所述壳体端面的第二螺纹孔中。其中,所述拆装孔成对设置,且每对所述拆装孔以所述第一拆装件的端面轴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拆装件与所述骨架通过卡接部连接,所述卡接部包括卡接孔和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卡接孔连接。其中,所述卡接孔包括插入孔段和卡接孔段,所述卡接件由所述插入孔段插入所述卡接孔,所述卡接件在所述卡接孔段处与所述卡接孔进行卡接。其中,所述卡接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拆装件的端面上,所述卡接件设置于所述骨架的端面上。其中,所述卡接件为螺钉,所述螺钉与所述骨架端面的第三螺纹孔连接,且所述螺钉的螺帽下表面与所述骨架端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卡接孔段的上表面与所述骨架端面之间的距离。其中,多个所述卡接部环绕所述骨架的轴向均匀分布。其中,所述第一拆装件为筒体,所述筒体靠近所述骨架连接的一端具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所述卡接孔,远离所述骨架的一端构造有沿径向向外伸出的凸沿,所述拆装孔设置于所述凸沿上。(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拆装结构,第一拆装件与骨架连接,第二拆装件与第一拆装件上的拆装孔连接,通过第二拆装件与第一拆装件的相互作用,将骨架安装在壳体上或将骨架由壳体上拆卸下。通过拆装结构辅助骨架在壳体上的安装时,第一拆装件与骨架连接后将骨架缓慢放入壳体,再将第二拆装件与拆装孔连接,通过第二拆装件的作用使骨架进一步进入壳体内,通过拆装结构辅助骨架在壳体上的拆卸时,第一拆装件与骨架连接后,再将第二拆装件与拆装孔连接,通过第二拆装件的作用使骨架缓慢由壳体内退出。本技术为骨架拆装提供新的着力点,拆装过程中保证不出现卡顿,省时省力,提高了零件拆装的效率,并保证骨架拆装不受到不可恢复的损伤,不与其他零件磕碰,确保骨架完整,有效解决了由于壳体与骨架连接结构紧凑及空间限制,手动拆装骨架不便,安装不到位的问题。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技术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拆装结构在骨架拆卸过程中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拆装结构在骨架安装过程中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拆装结构的卡接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拆装件;2:第二拆装件;3:骨架;4:壳体;5:卡接部;11:拆装孔;12:凸沿;41:第二螺纹孔;51:卡接孔;52:卡接件;111:第一螺纹孔;112:通孔;511:插入孔段;512:卡接孔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拆装结构,包括第一拆装件1和第二拆装件2,第一拆装件1的一端与骨架3连接,第一拆装件1的另一端的端面设有拆装孔11,第二拆装件2与拆装孔11连接,以对第一拆装件1作用进行骨架3在壳体4上的拆装。本技术的拆装结构,第一拆装件与骨架连接,第二拆装件与第一拆装件上的拆装孔连接,通过第二拆装件与第一拆装件的相互作用,将骨架安装在壳体上或将骨架由壳体上拆卸下。通过拆装结构辅助骨架在壳体上的安装时,第一拆装件与骨架连接后将骨架缓慢放入壳体,再将第二拆装件与拆装孔连接,通过第二拆装件的作用使骨架进一步进入壳体内,通过拆装结构辅助骨架在壳体上的拆卸时,第一拆装件与骨架连接后,再将第二拆装件与拆装孔连接,通过第二拆装件的作用使骨架缓慢由壳体内退出。本技术为骨架拆装提供新的着力点,拆装过程中保证不出现卡顿,省时省力,提高了零件拆装的效率,并保证骨架拆装不受到不可恢复的损伤,不与其他零件磕碰,确保骨架完整,有效解决了由于壳体与骨架连接结构紧凑及空间限制,手动拆装骨架不便,安装不到位的问题。其中,拆装孔11包括第一螺纹孔111,第二拆装件2具有外螺纹,第二拆装件2通过外螺纹与第一螺纹孔111连接。拆装孔包括第一螺纹孔,第二拆装件的外表面具有外螺纹,第二拆装件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骨架时,旋转第二拆装件,通过第一螺纹孔配合作用使第一拆装件带动骨架向壳体内部移动,拆卸骨架时,反向旋转第二拆装件,通过第一螺纹孔配合作用使第一拆装件带动骨架向壳体外部移动。其中,拆装孔11还包括通孔112,第二拆装件2穿过通孔112以旋入壳体4端面的第二螺纹孔41中。壳体端面上对应通孔的位置上设置第二螺纹孔,第二拆装件穿过通孔后可旋入第二螺纹孔,本实施例中拆装孔由通孔和第一螺纹孔共同组成,第二拆装件采用螺栓,骨架拆卸时,螺栓的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拆装件(1)和第二拆装件(2),所述第一拆装件(1)的一端与骨架(3)连接,另一端的端面设有拆装孔(11),所述第二拆装件(2)与所述拆装孔(11)连接,以对所述第一拆装件(1)作用进行所述骨架(3)在壳体(4)上的拆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拆装件(1)和第二拆装件(2),所述第一拆装件(1)的一端与骨架(3)连接,另一端的端面设有拆装孔(11),所述第二拆装件(2)与所述拆装孔(11)连接,以对所述第一拆装件(1)作用进行所述骨架(3)在壳体(4)上的拆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孔(11)包括第一螺纹孔(111),所述第二拆装件(2)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拆装件(2)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孔(11)还包括通孔(112),所述第二拆装件(2)穿过所述通孔(112)以旋入所述壳体(4)端面的第二螺纹孔(41)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孔(11)成对设置,且每对所述拆装孔(11)以所述第一拆装件(1)的端面轴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拆装件(1)与所述骨架(3)通过卡接部(5)连接,所述卡接部(5)包括卡接孔(51)和卡接件(52),所述卡接件(52)与所述卡接孔(51)连接。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泰高科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