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林林专利>正文

多功能碳纤维发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935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碳纤维发热板,其结构是由防潮层、传热金属外壳、隔热保温层、金属骨架、上加强绝缘层、下加强绝缘层柔性碳纤维电热线和电源接线盒构成,传热金属外壳设置在防潮层的上方并与防潮层共同围成发热板内腔,隔热保温层设置在发热板内腔的底部,隔热保温层的上方设置有金属骨架,金属骨架的上方设置有用上加强绝缘层和下加强绝缘层层保护起来的柔性碳纤维电热线,上加强绝缘层与传热金属外壳的顶部内侧相接,电源接线盒埋藏在发热板的对角线两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碳纤维发热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散热面积大、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宽及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碳纤维发热板采暖元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碳纤维发热板。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有技术的发热板其结构大都是使用镍铬合金、铁铬铝合金、不锈钢合金和铜合金等材料作电热体加热传递到导热油或通过绝缘体直接加热进行采暖,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这些电热材料自身固有特性的原因,在使用中存在着很多不足,如通用镍铬合金、铁铬铝合金和铜合金材料制成的电热体,虽有可塑性和可弯曲性,但电热体在电加热使用过程中表面易氧化,由此造成局部电流过大,温度过高而被烧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热转换效率高、散热面积大、采暖效率高的多功能碳纤维发热板。本技术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在碳纤维发热板中将柔性碳纤维电热线作好两端电源接线盒处理并固定在位于上层加强绝缘层与下层加强绝缘层之中,在加强绝缘层一侧设置传热金属外壳,另一侧设置有隔热保温层和防潮层,克服了现有技术电热转换效率低、高温散热面积小、采暖效率低的状况。附图说明附图1为多功能碳纤维发热板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多功能碳纤维发热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及其优点对本技术的多功能碳纤维发热板做以下详细的说明。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多功能碳纤维发热板,其结构是由防潮层1、传热金属外壳2、隔热保温层3、金属骨架4、上加强绝缘层5、下加强绝缘层6、柔性碳纤维电热线7和电源接线盒8构成,传热金属外壳2设置在防潮层1的上方并与防潮层1共同围成发热板内腔,隔热保温层3设置在发热板内腔的底部,隔热保温层3的上方设置有金属骨架4,金属骨架4的上方设置有用上加强绝缘层5和下加强绝缘层6保护起来的柔性碳纤维电热线7,上加强绝缘层5与传热金属外壳2的顶部内侧相接,电源接线盒8埋藏在发热板的对角线两端部。金属骨架4上设置有用于设置柔性碳纤维电热线7的弯曲状沟槽。本技术的多功能碳纤维发热板作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其加工工艺与普通电加热板相同。不同的是在发热板中采用了柔性碳纤维电热线和加强绝缘及保温处理,用以提高电热器的换热效率、热利用率和安全性。加强绝缘体和防水处理可用陶瓷类、石英类、橡塑共混体类或热固类树脂材料和其组成的复合材料制成,保温处理可用无机材料、有机材料、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多孔泡沫块和切块、毡制品制成,碳纤维的加工制作为已知技术,采用束状碳纤维和碳纤维编织物做成柔性碳纤维电热线,柔性碳纤维电热线与金属电极相连接,柔性碳纤维电热线通过电极与电源相连接,柔性碳纤维电热线外部的包覆层可采用无机材料、有机材料或各类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制成,用于对碳纤维电热线的保护和绝缘。本使用新型的多功能碳纤维发热板的优点是1、结构设计简单;2、热滞后小,升温快,发热温度均匀;3、表面温度在25℃-50℃;表面发热功率在120W/平方米-400W/平方米 之间,技术参数变异范围宽;4、几何形状变异范围宽,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即可采用非标准的方式,又可采用标准单元拼装的方式;5、电工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高达20年以上;6、应用环境可在需要采暖环境中使用。可广泛的应用在工业,农业,民用等领域的空气加热等等。本技术的多功能碳纤维发热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散热面积大、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宽及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权利要求1.多功能碳纤维发热板,包括防潮层、传热金属外壳、隔热保温层、金属骨架、上加强绝缘层、下加强绝缘层柔性碳纤维电热线和电源接线盒,其特征在于传热金属外壳设置在防潮层的上方并与防潮层共同围成发热板内腔,隔热保温层设置在发热板内腔的底部,隔热保温层的上方设置有金属骨架,金属骨架的上方设置有用上加强绝缘层和下加强绝缘层保护起来的柔性碳纤维电热线,上加强绝缘层与传热金属外壳的顶部内侧相接,电源接线盒埋藏在发热板的对角线两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碳纤维发热板,其特征在于金属骨架上设置有用于设置柔性碳纤维电热线的弯曲状沟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碳纤维发热板,其结构是由防潮层、传热金属外壳、隔热保温层、金属骨架、上加强绝缘层、下加强绝缘层柔性碳纤维电热线和电源接线盒构成,传热金属外壳设置在防潮层的上方并与防潮层共同围成发热板内腔,隔热保温层设置在发热板内腔的底部,隔热保温层的上方设置有金属骨架,金属骨架的上方设置有用上加强绝缘层和下加强绝缘层层保护起来的柔性碳纤维电热线,上加强绝缘层与传热金属外壳的顶部内侧相接,电源接线盒埋藏在发热板的对角线两端部。本技术的多功能碳纤维发热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散热面积大、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宽及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文档编号F24D13/02GK2619180SQ03216408公开日2004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7日专利技术者李林林, 黄其杰, 蔺京生, 林忠, 王连君 申请人:李林林, 黄其杰, 蔺京生, 林忠, 王连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碳纤维发热板,包括防潮层、传热金属外壳、隔热保温层、金属骨架、上加强绝缘层、下加强绝缘层柔性碳纤维电热线和电源接线盒,其特征在于传热金属外壳设置在防潮层的上方并与防潮层共同围成发热板内腔,隔热保温层设置在发热板内腔的底部,隔热保温层的上方设置有金属骨架,金属骨架的上方设置有用上加强绝缘层和下加强绝缘层保护起来的柔性碳纤维电热线,上加强绝缘层与传热金属外壳的顶部内侧相接,电源接线盒埋藏在发热板的对角线两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林黄其杰蔺京生林忠王连君
申请(专利权)人:李林林黄其杰蔺京生林忠王连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