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智慧专利>正文

户式相变蓄热电采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3521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加热、蓄热、散热、保温于一体具有低谷电蓄热功能的供暖装置。它呈长方体,由外壳、保温层、散热翅片、相变蓄热壳体、相变蓄热材料、电加热管、导热翅片、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底部支架、移动轮、壁挂孔、壁挂支撑筋、蓄热腔加强筋、加热套管等部分组成。可按控制程序实现低谷蓄热、释热采暖。具有安装方便,占地空间小、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应用于电采暖领域,可起到移峰填谷、提高电网负荷率、保护环境、降低取暖费用等作用,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加热、蓄热、供热功能的电采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集加热、蓄热、散热、自动控制于一体并可独立实现供暖的户式相变蓄热电采暖装置。目前,公知的家庭采暖大多采用以下方式户式电采暖装置、用水作传热介质的暖气片、燃气热水采暖器、小然煤炉等,其中户式电采暖装置有电热油丁、冷热双制空调器、暖风机等一般不能蓄热的电暖气,由于不能使用低谷电进行蓄热,因此运行费用较高,用户越来越难以承受,并且由于其表面温度高,造成空气干燥、不舒适;用水作传热介质的暖气片供暖是常用的采暖方式,占大多数,它需要有集中的供热源和统一布置的热网管道,管道损失大效率低,室内管道和散热片影响美观,给家庭美化和装修带来不便,业主整体投资大,且经常遇到收取暖费困难等问题;家用燃气热水采暖器刚刚兴起就遇到费用高、安全性差等许多困难;小然煤炉是较为传统的取暖装置,以北潮流、环保要求所淘汰。为了克服上述采暖装置的种种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户式相变蓄热电采暖装置。该技术不仅涉及一种特殊的相变蓄热材料;而且涉及一种具有较高换热能力的散热翅片,该散热翅片是用钢板经特殊加工处理而成,具有较好的换热能力;还涉及一种能够进行快速安装和移动的装置;同时还涉及一种能够将加热管通电时产生的热量均匀传递到相变蓄热材料的金属翅片;也还涉及一种能够进行全自动控制的温度时间控制器。由此制造成的该技术不仅能够独立进行采暖,还具有低谷电蓄热功能和边蓄边供功能,大大地降低了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由于散热表面温度为60-80℃,安全性和舒适性较好;由于无需管道连接,更易于室内的装修和美观。从根本上解决了由常规采暖装置系统复杂、舒适性差,不美观,占地空间大、管道热损失大、初投资高、推广难度较大等问题和缺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纵剖面构造图。图1中1.外壳,2.保温层,3.散热金属翅片,4.相变蓄热壳体,5.相变蓄热材料,6.电加热管,7.导热金属翅片,8.温度传感器,9.温度时间控制器,10.底部金属支撑,11.移动轮,12.壁挂孔,13.壁挂支撑筋,14.蓄热腔加强筋,15.加热套管。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长方形外壳(1)与相变蓄热壳体(4)通过底部金属支撑(10)和壁挂支撑筋(13)焊接在一起,在二者之间(除散热金属翅片(3)所占空间外)填充保温层(2);在相变蓄热壳体(4)内,导热金属翅片(7)并行地垂直穿在加热套管(15)上,加热套管(15)的两端穿过并焊接在相变蓄热壳体(4)的左右两侧金属板上,形成的空腔为蓄热腔,该腔内充满熔点为60-85℃、融解热为50-75kcal/kg的相变蓄热材料(5),其中心部位设置温度传感器(8);电加热管(6)穿在加热套管(15)内,通过导线与时间温度控制器(9)电连接;相变蓄热壳体(4)的底部焊接金属支撑架(10),支撑架下安装移动轮(11);相变蓄热壳体(4)后部焊接壁挂支撑筋(13),壁挂支撑筋(13)上设置壁挂孔(12),用于将该适用新型固定在墙壁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是蓄热过程在用电低谷时段,时间温度控制器(9)控制电加热管(6)通过加热套管(15)加热翅片(7),再通过均布的翅片(7)扩散传递到相变材料(5)中,相变材料(5)的温度逐渐升高,在未达到相变温度-熔点以前存储显热,相变材料获得足够的热量后,逐渐发生晶格变化----相变潜热,相变结束时蓄热过程完成。释热过程电加热管(6)停止加热,其相变材料(5)中所储存的热量通过均布的导热翅片(7)和散热金属翅片(3)传递到空气中,以实现采暖,相变材料(5)逐渐发生晶格变化----凝固,释放所存的潜热后,相变材料的温度丌始下降并释放显热,达到规定的温度(55℃)时,释热过程结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电加热管、特制的管道和翅片的传热完成相变材料的蓄热、释热两种功能,结构简单,稳定可靠。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相变蓄热系统可实现边蓄边供的供暖模式,工作原理边蓄边供在时间温度控制器(9)的控制下,启动电加热管(6),给相变蓄热材料(4)加热蓄能,该相变蓄热材料的固态密度为2.2g/cm3,液态密度为2.14g/cm3,比热为0.84cal/g.k,熔点为79.4℃,熔解热为73.8cal/g,同时相变材料(4)中所携带的热量通过均布的导热翅片和散热金属翅片传递到空气中,实现采暖供热,将剩余部分热量存储到相变蓄热材料(4)中。当相变蓄热材料(4)的温度达到80℃时或加热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时,停止加热,相变材料(4)中所携带的热量通过均布的导热翅片和散热金属翅片继续向空气中散热,当相变蓄热材料的温度低于60℃时,重新启动电加热管(6)进行补热,以此实现蓄热采暖供热。该过程中总蓄热量为90.6cal/g,其中显热16.8cal/g,潜热73.8cal/g。若设计供10m2面积采暖的蓄热装置,根据《暖通设计规范》,其日总热负荷为5800kcal,其中在用电低谷时段(8小时)热负荷为1950kcal,由电热管(6)低谷加热时边蓄边供,其於16小时所需热量为3850kcal,由相变材料所需热量提供。因此该蓄热采暖装置加热管(6)总功率应为850w-1000w,需相变材料(4)42.5kg,所占容积为0.020m3。由此可见,本技术作为以电加热为热源的采暖装置,可实现低谷蓄热,削峰填谷,平衡电网并提高电网的负荷率等效用,同时由于低谷时段的电价较低,也降低了运行费用,同时还降低了初投资和物业管理费用。图2是目前常规电热锅炉供暖的工作原理简意图。图2中1.电热锅炉,2.循环水泵,3.用户末端,4.介质水管道。图3是目前常用电锅炉蓄热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简意图。图3中1.电热锅炉,2.蓄热罐,3.蓄热罐放热控制阀,4.电锅炉加热循环泵,5.蓄热罐供热循环泵,6.蓄热控制阀,7.热交换器,8.供暖系统循环泵,9.用户末端。工作流程用电低谷时段进行蓄热时,电热锅炉(1)、蓄热罐(2)、锅炉加热循环泵(4)工作,蓄热控制阀(6)打丌,蓄热罐放热控制阀(3)关闭,将热量存蓄到蓄热罐(2)。用电平、峰时段进行供热时,蓄热罐(2)、蓄热罐供热循环泵(5)、热交换器(7)、供暖系统循环泵(8)等工作,蓄热罐放热控制阀(3)打开,将热量送到用户末端(9),完成供暖。对比图1、图2、图3后可以看出,图(1)所示实施例比图(3)所示常规蓄热系统简单,但功能相同,提高了可靠性和运行效率,简化了系统,减少了设备投资,降低了安装调试、运行等费用,减少了安装调试周期。因此,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发展前景。按照图1所述的实施方式形成的其他类似的技术方案,也均属本适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按照图1所述的实施方式,若把外形及结构更换为其他类似的技术方案,也均属本适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上所述乃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等效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范围内,特此说明。权利要求1.一种户式相变蓄热电采暖装置,在外壳与相变蓄热壳体之间(除散热金属翅片所占空间外)填充保温层;在相变蓄热壳体内,导热金属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户式相变蓄热电采暖装置,在外壳与相变蓄热壳体之间(除散热金属翅片所占空间外)填充保温层;在相变蓄热壳体内,导热金属翅片并行地垂直穿在加热套管上,加热套管的两端穿过并焊接在相变蓄热壳体的左右两侧金属板上,形成的空腔充满相变蓄热材料,其中部设置温度传感器;电加热管穿在加热套管内,通过导线与时间温度控制器电连接;相变蓄热壳体的底板外侧焊接金属支撑架,支撑架下安装移动轮;相变蓄热壳体后板外侧焊接壁挂支撑筋,壁挂支撑筋上设置壁挂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慧
申请(专利权)人:王智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