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座翻转机构及轴承座翻转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3518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座翻转机构,包括:承载座,设置有用于承载目标轴承座座底的承载面,所述承载面设置有与所述目标轴承座的座底安装部对应连接的连接部;支撑座,所述承载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共轴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承载座至少能够带动所述目标轴承座从立放转动至侧放。在该轴承座翻转机构中,通过设置专门的翻转机构,以在需要翻转目标轴承座时,通过转动承载座即可以实现翻转,使得翻转省力省时,同时承载座整体承载翻转,以有效地避免局部受力不均而导致受压损坏,所以该轴承座翻转机构能够有效地解决目标轴承座翻转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轴承座翻转机构的轴承座翻转系统。

Bearing seat turning mechanism and bearing seat tur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座翻转机构及轴承座翻转系统
本技术涉及轴承座操作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轴承座翻转机构,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轴承座翻转机构的轴承座翻转系统。
技术介绍
热轧厂工作辊轴承清洗时需要翻转轴承座,才能将轴承吊出清洗。因现场无翻转机每次清洗轴承时需要用天车挂钢丝绳将轴承座翻转,每次翻轴承座时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和损坏轴承备件风险;每次清洗工作量大时占用天车率较高,同时也加重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轴承座吊装清洗前翻转不方便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座翻转机构,该轴承座翻转机构可以轴承座翻转机构,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轴承座翻转机构的轴承座翻转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座翻转机构,包括:承载座,设置有用于承载目标轴承座座底的承载面,所述承载面设置有与所述目标轴承座的座底安装部对应连接的连接部;支撑座,所述承载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共轴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承载座至少能够带动所述目标轴承座从立放转动至侧放。在该轴承座翻转机构中,在应用时,通过吊装机将目标轴承座吊装起来,以吊装在承载座上,然后通过连接部将目标轴承座与承载座进行固定连接。随后解除吊装机的限制,以使可以通过转动承载座,带动目标轴承座转动至目标状态,然后再重新通过吊装机进行吊装,随后可以对目标状态下的轴承座进行清洗。在该轴承座翻转机构中,通过设置专门的翻转机构,以在需要翻转目标轴承座时,通过转动承载座即可以实现翻转,使得翻转省力省时,同时承载座整体承载翻转,以有效地避免局部受力不均而导致受压损坏。综上所述该轴承座翻转机构能够有效地解决目标轴承座翻转不方便的问题。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为与所述目标轴承座的座底上安装孔相对设置的螺栓穿孔,以与所述目标轴承座的座底上安装孔螺栓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板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两根并列设置的支撑腿,所述承载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同轴设置的圆柱连接件,且所述承载座两端的所述圆柱连接件分别穿设对应的所述支撑腿,以与所述支撑腿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承载面相对于所述承载座的转动轴线偏下设置,以使所述目标轴承座的重心轴线与所述承载座的转动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优选地,所述承载座还包括上侧面为承载面的承载板部和设置在所述承载板部两端的连接板部,所述连接板部上端与所述圆柱连接件连接、下端与所述承载板部连接,所述承载板部上设置有所述螺栓穿孔。优选地,还包括焊接在所述支撑板上以用于对侧放的所述目标轴承支撑的支撑柱。优选地,还包括驱动端和连接在所述承载座与所述驱动端之间的省力传动部件。优选地,所述省力传动部件为手拉葫芦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承载座相对固定的转盘件,所述转盘件与所述手拉葫芦装置连接以对所述转盘件提供驱动所述转盘件转动的扭矩。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轴承座翻转系统,该轴承座翻转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轴承座翻转机构,包括目标轴承座,所述目标轴承座座底安装部与所述轴承座翻转机构的承载座固定连接。由于上述的轴承座翻转机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轴承座翻转机构的轴承座翻转系统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座翻转系统的前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座翻转系统的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目标轴承座1、承载面2、承载板部3、连接板部4、圆柱连接件5、支撑腿6、支撑板7、转盘件8、手拉葫芦装置9、螺栓10。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轴承座翻转机构,以轴承座翻转机构。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座翻转系统的前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座翻转系统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座翻转机构,具体的该轴承座翻转机构包括承载座和支撑座。该轴承翻转机构用于翻转轴承座,此处的轴承座指的是大型器械上所安装的,且人力无法翻转的轴承座,为了更好的描述本申请的轴承座翻转机构,对于该轴承座翻转机构所翻转的轴承座,称之为为目标轴承座1。目标轴承座1的重量一般至少在一百公斤以上,目标轴承座1主要包括整体大致呈管型的主体和与主体连接以对主体提供支撑力的座底,座底上设置有安装孔,以与安装该目标轴承座1的部件进行螺栓连接,以固定该目标轴承座1。其中承载座用于承载和固定目标轴承座1,具体的,应当设置有用于承载目标轴承座1座底的承载面2,以能够对目标轴承座1座底提供支撑力,以在转动时能够带动目标轴承座1转动。承载面2设置有与目标轴承座1的座底安装部对应连接的连接部,以通过与目标轴承座1的座底安装部固定连接,对目标轴承座1进行固定,以对于目标轴承座1来说,座底安装部依然作为主要的受力部件。以在翻转时,目标轴承座1与承载座保持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且通过该连接部的连接应当能够保证承载座转动能够带动目标轴承座1转动。其中承载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座共轴转动连接,主要是通过轴孔进行转动连接,以通过支撑座将承载座架起,以使得承载座至少能够带动目标轴承座1转动,以至少能够带动目标轴承座1从立放转动至侧放。需要说明的是,立放即目标轴承座1的工作状态,而侧放,即工作状态的上侧面向一侧偏转,而倒放与立放相反。其中目标轴承座1的工作状态指的是,目标轴承座1在安装使用时所保持方位姿态,在吊装机吊装时,因为仅仅是吊装,所以此时整个方位姿态一致保持在工作状态。在该轴承座翻转机构中,在应用时,通过吊装机将目标轴承座1吊装起来,以吊装在承载座上,然后通过连接部将目标轴承座1与承载座进行固定连接。随后解除吊装机的限制,以使可以通过转动承载座,带动目标轴承座1转动至目标状态,然后再重新通过吊装机进行吊装,随后可以对目标状态下的轴承座进行清洗。在该轴承座翻转机构中,通过设置专门的翻转机构,以在需要翻转目标轴承座1时,通过转动承载座即可以实现翻转,使得翻转省力省时,同时承载座整体承载翻转,以有效地避免局部受力不均而导致受压损坏。综上所述该轴承座翻转机构能够有效地解决目标轴承座1翻转不方便的问题。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固定整个目标轴承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座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承载座,设置有用于承载目标轴承座座底的承载面,所述承载面设置有与所述目标轴承座的座底安装部对应连接的连接部;/n支撑座,所述承载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共轴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承载座至少能够带动所述目标轴承座从立放转动至侧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座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座,设置有用于承载目标轴承座座底的承载面,所述承载面设置有与所述目标轴承座的座底安装部对应连接的连接部;
支撑座,所述承载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共轴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承载座至少能够带动所述目标轴承座从立放转动至侧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座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与所述目标轴承座的座底上安装孔相对设置的螺栓穿孔,以与所述目标轴承座的座底上安装孔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座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板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两根并列设置的支撑腿,所述承载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同轴设置的圆柱连接件,且所述承载座两端的所述圆柱连接件分别穿设对应的所述支撑腿,以与所述支撑腿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座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面相对于所述承载座的转动轴线偏下设置,以使所述目标轴承座的重心轴线与所述承载座的转动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明于雷涂剑王丽萍李清张卓睿吴迪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