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移液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30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移液棒,移液棒上设置有断口,在断口处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能够被挤压和回弹从而使得移液棒被释放或定位;当弹性件被挤压时,移液棒能够在移液通道内转动,当弹性件回弹时,移液棒能在转动方向上被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移液棒转动更为省力,且在移液棒相对应的初始位置和终止位置都具有定位功能,从而使得移液棒中的移液腔的定量功能更为准确,另外,定位功能还能保证移液棒所对应的移液通道不易污染。

A liquid transfer rod with position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移液棒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移液棒。
技术介绍
移液棒是一种用于将液体样本转移的工具检,通常,移液棒从一个腔体中将全部或者部分液体转移至下一个腔体中,在转移的过程中,通常都是通过移液棒将液体转移的,移液棒容易造成位置的偏差,而导致移液棒的移液腔口不能与两个腔体的开口所对应,造成移液的量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移液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移液棒,其特征在于:移液棒上设置有断口,在断口处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能够被挤压和回弹从而使得移液棒被释放或定位;当弹性件被挤压时,移液棒能够在移液通道内转动,当弹性件回弹时,移液棒能在转动方向上被定位。进一步的,弹性件包括过渡段、弧度段和平面段,弹性件通过过渡段与断口连接。进一步的,平面段距离底面的高度大于过渡段距离底面的高度。进一步的,弹性件的长度为0.5-1cm。进一步的,移液棒的侧面还设置有十字转槽,十字转槽由四个定位件形成,定位件为梯形结构,两相邻的定位件形成一能够与转动元件配合的定位槽。进一步的,定位件包括斜面和弧面,弧面的弧度与移液棒横截面的弧度一致。进一步的,弧度段在移液棒的转动方向上始终位于平面段的前方。进一步的,弹性件距离断口的长度为0.05-0.2cm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移液棒转动更为省力,且在移液棒相对应的初始位置和终止位置都具有定位功能,从而使得移液棒中的移液腔的定量功能更为准确,另外,定位功能还能保证移液棒所对应的移液通道不易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密封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3所示,检测杯包括杯体1和杯盖,杯体1包括能够相互连通的检测腔11和收集腔12,检测腔11和收集腔12之间设置有移液通道14,移液通道14内设置有能够控制检测腔11和收集腔12连通或隔断的移液棒3,移液棒3上设置有能够定位移液棒3初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的定位结构,移液棒3初始位置为移液棒3的移液腔与收集腔12开口所对应时,此时液体样本能从收集腔12流入移液腔中;移液棒3终止位置为移液棒3的移液腔与检测腔11开口所对应时,此时液体样本能从移液腔中流出至检测腔11中。移液棒3上设置有断口34,在断口34处设置有弹性件5,弹性件5能够被挤压和回弹从而使得移液棒被释放或定位;当弹性件5被挤压时,移液棒能够在移液通道内转动,当弹性件5回弹时,移液棒能在转动方向上被定位。检测杯主要用于存储或者检测液体样本,杯体1包括检测腔11和收集腔12这两个腔体,收集腔12主要用于存储或者收集液体样本,在使用本检测杯时,液体样本首先会进入收集腔12内,再通过移液棒3将部分液体样本转移至检测腔11内,而检测腔11内设置有用于初步检测液体样本的检测工具,最常见的检测工具为带有试剂纸的检测板,也就是当液体样本进入检测腔11腔体中,液体样本能与检测板上的试剂纸反应,检测人员能从试剂纸的变色反应中得到液体样本的初步检验结果,两个腔体能够通过移液棒3实现连通或隔断,也就是当移液棒3在转移部分液体样本时实现了两个腔体的连通功能,当转移完成时移液棒3又能起到隔断的功能,即检测腔11和收集腔12内的液体样本被移液棒3隔断,检测腔11内的液体样本能能到初步检测的结果,而收集腔12中剩余的液体样本则可以用于其他检测或者说是可以用于其他进一步更为精准的检测,例如,可将收集腔12中剩余的液体样本输送至其他检测仪器中,实现了同一份样本两次检测的目的且这用于两次检测的样本不易被污染使得检测结果更为准确,而限位结构和定位结构能实现在液体样本从收集腔12转移到检测腔11这个过程中的限位及指示作用。具体的说,当移液棒3上设置有内定位结构时,此时该结构的主要功能就是限制移液棒3在移液通道14内定位,能够让使用者知道移液棒3的初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保证能够以定量的方式将液体样本从收集腔12转移至检测腔11中,且不易对移液棒3的其他部位(即非移液腔部分)或者移液通道14造成污染。当移液棒3处于初始位置,即转移腔31与收集腔12相连通的时候,移液棒3的弹性件5回弹处于释放状态,移液棒3能被定位结构所定位,当移液棒3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时,移液棒3的弹性件5处于被移液通道挤压的状态;当移液棒3处于终止位置时,即转移腔31与检测腔11相连通的时候,移液棒3的弹性件5又回弹处于释放状态,移液棒3能被定位结构所定位。弹性件5包括过渡段51、弧度段52和平面段53,弹性件5通过过渡段51与断口34连接;平面段53距离底面的高度大于过渡段51距离底面的高度,作为优选的,弹性件5的长度为0.5-1cm,弹性件不宜过长,过长容易造成回弹力不够;弹性件也不宜过短,过短容易造成弹性件5的断裂。过渡段51较为的薄,便于回弹,伸缩性能好;平面段53较为厚,在弹性件5处于释放状态时,平面段53能与移液通道的内部相抵使得移液棒3停止在初始位置或终止位置。为了使得转动移液棒更为顺利,弧度段52在移液棒3的转动方向上始终位于平面段53的前方,当移液棒3需要被转动时,只需要用较小的力去使得移液棒转动起来;此外,为了报了移液棒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且有足够的回弹力,弹性件5距离断口34的长度为0.05-0.2cm。为了更加方便的转动移液棒3,移液棒3的侧面还设置有十字转槽36,十字转槽36由四个定位件361形成,定位件361为梯形结构,能在转动的时候将力分散至移液棒3的周围,使得转动移液棒更为省力。两相邻的定位件361形成一能够与转动元件配合的定位槽362,转动元件通过与定位槽362的间隙配合,也就是通过转动元件的转动,从而带动移液棒3的转动,作为优选的,定位件361包括斜面364和弧面363,弧面363的弧度与移液棒横截面的弧度一致。具体的说,为了便于转动移液棒3,移液棒3的一端设置有十字转槽36,检测杯上还可拆卸连接有能够与十字转槽36配合的带动移液棒3转动的转动元件,转动元件的一侧为十字螺丝刀形状,该形状能与十字转槽36相匹配,另一端为一字型的把手,在转动移液棒3时,只需要手握在一字型的把手处,将转动元件的另一侧插入十字转槽36中,转动一字型的把手即可达到转动移液棒3的目的。为了保证其转动时的密封性,移液棒3上套设置有密封件5,密封件5包括沿着移液棒3圆周设置的密封圈51和沿着移液棒3长度方向上设置的密封条52,移液棒3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圈51,两密封圈51通过密封条52连接,作为优选的,密封圈51上均布有四条密封条52,两相邻的密封条52和两密封圈51能形成一个闭合的密封区域,也就是在移液棒3的圆周上密封件5形成了4个密封区域,其中一个密封区域是沿着转移腔31的转移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移液棒,其特征在于:移液棒(3)上设置有断口(34),在断口(34)处设置有弹性件(5),弹性件(5)能够被挤压和回弹从而使得移液棒被释放或定位;当弹性件(5)被挤压时,移液棒能够在移液通道内转动,当弹性件(5)回弹时,移液棒能在转动方向上被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移液棒,其特征在于:移液棒(3)上设置有断口(34),在断口(34)处设置有弹性件(5),弹性件(5)能够被挤压和回弹从而使得移液棒被释放或定位;当弹性件(5)被挤压时,移液棒能够在移液通道内转动,当弹性件(5)回弹时,移液棒能在转动方向上被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移液棒,其特征在于:弹性件(5)包括过渡段(51)、弧度段(52)和平面段(53),弹性件(5)通过过渡段(51)与断口(3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移液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段(53)距离底面的高度大于过渡段(51)距离底面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移液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的长度为0.5-1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钢宁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赛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